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迷上了表演。

只不过他的童年里,除了母亲慢慢变老之外,

还有幼年丧父的深刻记忆。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1971年,于和伟出生于辽宁抚顺。

那一年,他的母亲45岁,这已经是她生下的第九个孩子了。

懵懂之际,于和伟就失去了父亲。

母亲靠着摆摊,拉扯大了这些孩子。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只不过,从小的于和伟,并不是懂事的那个。

他学习成绩不好。

成绩上不去的原因,可能跟偷偷看金庸的小说有关。

但对一个男孩子来说,那一个个武侠故事和飞檐走壁的侠客,

在心底播下了放荡不羁的自由。

只是少年太过自由,学习成绩就掉链子。

他参加了两次中考,成绩都是一塌糊涂。

那时候的工作都是分配的,而工作分配的前提,你得能考上中专、大专或者本科。

这要是考不上学,于和伟只能在家里做待业青年。

眼看向往的自由过头了,他不想要这种生活。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咋办呢?

正好市里的幼儿师范学校在招生,老师建议他去这里上。

虽然只是个中专,但好歹毕业后可以到小学去当老师。

听了老师的建议,他成了一名中专师范生。

可惜,老师是从希望他有个稳定的前途来考虑的。

而于和伟却从来对当老师没有半点兴趣。

学校三年,他不知道课程是什么。

每天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球鞋刷得白不白。

一转眼三年过去,他还算有点自知之明,没有到学校去误人子弟。

彼时,他听说市里的话剧团在招生,

眼看着自己还能揪住青春的尾巴,他果断报考。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终于,他成功了一次。

话剧团的日子还算安逸和稳定,如果他不再折腾,

就此生活也算很不错了。

可惜,他骨子里就不是那种安分的人。

于和伟根本不想要一眼看到底的未来。

那个时候他到处打听,听说上海戏剧学院在招生。

21岁的他,便从东北直奔上海。

这一次,他又成功了。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学校四年,让他找回了活力和青春。

通过话剧《借我一个男高音》的表达,

喊出了他埋藏在心底不安分的声响。

接着,他又穿上了军装。

古都南京,前线话剧团,新的坐标让于和伟兴奋了一段日子。

然而,每天固定时间点到食堂吃饭,

人们日复一日盯着肩头的星星是否会变,

再看看有些人不断掉的头发,

于和伟再次感受到了一种危机感。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这和原先在话剧团的生活有什么区别吗?

他想要的,就如在毕业论文中说的那样,

要有一种上了贼船般的新奇和突破。

换言之,于和伟自己想要改变。

《历史的天空》不是他的第一部作品,

但这却是他尝试改变的起点。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这个剧本最初,就是前线话剧团的编剧写的。

写好之后,本子交给了导演高希希。

编剧告诉高希希,反派万古碑别找其他人了,让我们团里的于和伟上吧。

浓眉大眼才是正面形象,小眼睛的于和伟,确实适合演反面人物。

何况那时候他刚出道,饰演的作品一个巴掌数得过来,

演什么还是不演什么,自己说了不算。

高希希也不了解他,答应让他出演,也算是给团里面子。

可是过了一个月,情况发生了变化。

副导演突然给团里打了电话,让他改演剧里的一个叛徒李文彬。

吃饭的时候,于和伟将此事告诉了编剧。

编剧下午就给导演和制片人打电话,说这个角色早已定好了,

他也已经看了一个多月的剧本,人物都已经定型,怎么能说不演就不演呢?

过后,副导演又一个电话,万古碑接着演。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要不是他稍微坚持那么一下,这个角色就从于和伟的身边溜走了。

彼时在剧中,李雪健和张丰毅都已经是大腕儿了。

不过除了拍戏和对戏之外,于和伟平日里都很少和大家说什么。

每次拍完戏,他就直接回自己屋里了。

以至于制片人等一帮人都在私底下议论他,这谁啊,拍完也不问演的咋样?

那天收工后,他突然被叫去,说是导演要跟他吃饭。

于和伟说不去,刚刚吃过了。

来叫他的人,还是把他死活推搡了出去,还说导演夸他了。

那天吃饭,高希希第一次对他饰演的角色进行了评价。

确实,《历史的天空》播出后,反派万古碑在观众的大脑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接着,他又在《大宅门2》中饰演了白占安。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这原本是一个很小的配角,而且和剧中一众光芒万丈的主角比起来,

于和伟在其中,基本上就如空气一般的存在。

可惜谁能想到,这个当初对着镜头吐唾沫的男人,

最终还是在观众中收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更在多年以后,凭借网络而成为了流量的当红。

这在当年,恐怕连于和伟自己都不敢想象。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电视剧的天地要比话剧的舞台宽广。

但刚刚出道的那几年,虽然他出演的角色能让人耳目一新,

但还没有一部剧是让他来扛大旗当主角的。

而他在话剧团里的时候,刚开始确实是真扛大旗的。

他还记得当初,学校里连他在内,一共7个人最后被招进了话剧团。

每天的生活雷打不动,除了报到,就是开会和去食堂吃饭。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因为刚开始他不锻炼,于和伟的身体一度长到了170。

这体格,让他站在舞台上,成了最后那个扛大旗的。

扛了一段大旗之后,他才有机会从跑龙套变成有台词的演员。

那段时间他回家的时候,家里的亲友在吃饭时,

都好奇他这个演员是干嘛的。

有人趁着酒兴,想让他在饭桌上来一段,哪怕来一段报菜名也行。

于和伟死活来不了。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不过这却促成了他对自身改变的念头。

可他刚出道拍电视剧那几年,情况确实也不容易。

一般的主角,要么定的大腕儿演员,要么就从专业的学院里找好了。

通常到各地方的演出剧团里招人的,要么是配角,要么只能是龙套。

有一次一个角色,5天给1000块。

那时候他还想着能不能把价格稍微涨涨,最终没说妥,他也就不去了。

后来他才逐渐明白,不要说一天200,有时候给100,也有人抢着去。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所以到后来,一天给200,于和伟也乐得进组。

就这价格,还因为他是专业的话剧演员,比一般的人多了一倍。

在那段低谷时期,是于和伟的老婆宋林静帮他一点点走出来的。

两个人相识于青春之时,有着很深厚的感情,这也是他的初恋。

1996年,便结婚了。

更巧合的是,两个人一同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

而后又一起被招进了话剧团。

正是这种多年在一起的经历,让两个人的感情很坚实。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婚后,宋林静诞下一女。

那些年,于和伟还没有名气,为了养家糊口每天都东奔西跑。

这导致,在女儿的童年里,于和伟大部分时间是缺位的。

每次想到这一段,于和伟觉得,这是对女儿最大的亏欠。

期间,妻子更多的是对他进行鼓励,

那段时间,宋林静的身份不只是妻子,更是他的红颜知己。

而真正要改变自己,走出自己的迷茫期和低谷,一切都还得靠自己。

万古碑的出演,让于和伟获得了一个小高潮。

在此之后,从《敌后武工队》,到《孝子》,

无论是军旅题材还是现代剧,他一步步进行着自己的拿捏。

七八年的时间下来,他确实拍戏不少,但就像他自己感受到的那样,

在影视圈里,一部电视剧可能会火上一段时间,

但是如果不继续拍,或者下一部正好接到了烂剧,

那么此前积累下来的名气,也会瞬间流失。

这种感觉让于和伟陷入到了一种深深的焦虑之中。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尤其是在2009年拍摄完《三国》后,焦虑的感觉更是一天比一天严重。

这次在剧中,他饰演主角刘备。

这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诠释的不可谓不好,

而且这也是他和导演高希希的几次合作了,

两个人在一起也能找到默契。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然而《三国》拍完之后,他说自己陷入了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状态。

彼时,于和伟不是没有戏拍,而是担心自己接到烂剧。

此时的他,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只会饰演反派的小演员。

可相比于自己演叛徒或者烂人的时候,

已经积累了名气的于和伟,更有了一种对角色的定义。

他希望下一部接演的角色,不会是以前的延伸,应该能看出新意。

所以,当几年后再接演《军师联盟》的曹操时,他曾经有过短暂的犹豫。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此前,他曾经说过自己喜欢曹操这个人物。

或许正是这句无心之言,让他在几年后接到了曹操角色的邀约。

可当新的剧本真正放在面前的时候,他反倒犹豫了。

毕竟曹操在影视界有过太多版本了,如果演不出什么新意来,那真不如不接。

看过剧本后,他才发现这里的曹操,不再是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枭雄,

正因为如此,他最终把不一样的曹操呈现在了观众面前。

而随着《军师联盟》的热播,

人们蓦然发现,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开始,于和伟已经接连在三国戏里溜达三趟了。

这在以流量为王的互联网时代,让于和伟成为了一个行走的表情包。

也就是从饰演曹操之后,他的演艺生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观众也发现,这么多年下来,于和伟饰演过无数的人物形象,

他和其他一些演员不同,人们根本无法对其进行简单的归类。

饰演曹操之后,他又饰演过姜子牙,

而后又从古代来到现代,从能制造毒品的科研人员,

到一个小县长,或者是历史人物陈独秀,亦或是检察院检察长,

百面人生千面形象,几乎没有他驾驭不了的人物。

而且在拍摄电视剧之外,偶尔穿插拍摄的电影,

也能让他收获“金鸡”。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这一发展阶段,尤其是陈独秀这个角色,于和伟10年时间里饰演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2010年的电视剧《中国1921》里。

第二次则是在电影《建军大业》。

而第三次则是在今年热播的《觉醒年代》里。

《觉醒年代》播出后,圈内的朋友给他打电话:你把陈独秀演活了,演得好。

他很高兴,或许这正好说明,在拍摄之前他下的功夫没有白费。

由于历史上陈独秀留下的形象很少,在接到剧本后,

他只能从散碎的历史资料中,不断在脑海里勾勒陈独秀这个形象。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从民国的文献,再到有关涉及到陈独秀的个人日记,

他都有过广泛的涉猎。

有了这个基础,他才能在拍摄中,用语言去诠释这个人物。

拍摄中有一段戏,是关于陈独秀演讲的。

为了要求连贯性,他要求导演这场戏要一镜拍完。

但是,光是这段戏的台词就很多。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一镜到底的话,对他的功底要求很高。

台词之前他已经烂熟于心,但不是靠着一字字背出来的。

他说那样就失去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韵,

不再是人物的表达,而是单纯地背课文了。

理解大于死记硬背,或者说那个时候,他已经把自己一步步往陈独秀的身上定位。

正式拍摄的时候,他最后一次把台词又通了一遍。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随着导演喊开始,他进入了角色。

待到拍摄完毕,在现场的副导演对他说,牛啊,一个字都没出错。

那个时候,他心里落了地。

不是因为自己把台词说对了,而是因为他知道,在那个过程中,自己就是陈独秀。

随后《觉醒年代》成了开年大剧。

而于和伟则在知天命之年,又斩获了一大批年轻的粉丝。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如今,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一边吐着唾沫,

一边说接着奏乐接着舞。

一边又在B站上,当着年轻人的学委。

于是,创业的先帝,从中道“投魏”再到“蹦迪”。

有时候,他也会和网友互动。

在他看来,接受新鲜的事物,思维不受局限,才是一个演员该具备的。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拍戏之余的他,喜欢电影、书籍和旅游。

他说,电影和书籍,可以让自己永远处于学习的状态。

而行走在路上的旅行,则可以让自己享受更多新奇的向往。

随着逐年的走红,于和伟也同样逃不掉被娱记们黏附。

他和妻子宋林静,一直携手至今。

而于和伟唯一的绯闻,就是和王丽坤。

爆料说两个人因戏生情,不过,事后被当事人自己澄清没这回事。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是于和伟给王丽坤装修房子的事,

事后有人去看过,说那不过是于和伟姐姐的房子。

因此,没什么实锤绯闻的于和伟,

近几年围绕在身边的,都是一些捕风捉影的事。

如今,于和伟经常表示,当年万古碑饰演后,

甚至身边的朋友都打电话过来骂他。

说他太坏,不能跟这样的人做朋友。

虽然被人骂,但是他很开心,说明他把人物角色诠释到位了。

所以,他也十分怀念那时候的自己。

不知道前路会有多么曲折和坎坷,

但充满了前行的激情和力量。

于和伟:幼年丧父,母亲45岁生他,25岁娶初恋,对女儿亏欠最大

文|二十二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话剧团   团里   反派   幼年   话剧   编剧   台词   剧本   初恋   导演   演员   确实   角色   女儿   母亲   电视剧   老师   人物   时间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