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品牌观点/文】


2019年“压哨”上市的贵州银行,在新一年的3月发布了去年全年的业绩报告。


年报显示,贵州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超过20%的增长。2019年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7.06亿元,同比增长22.08%;实现净利润人民币35.64亿元,同比增长23.89%。


贵州银行资产规模突破了4千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该行资产总额为4093.89亿元,较上年大幅提升19.98%,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9.57%。

从信贷规模看,截至去年末,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1798.68亿元,较上年提升28.35%,且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42.86%。从客户存款看,客户存款2602.66亿元,较上年提升18.26%,近三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3.43%。


在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该行抗风险能力持续加强。


截至2019年末,贵州银行不良贷款率1.18%,较年初又下降0.18个百分点,大幅低于全国城商行平均不良率2.32%。该行拨备覆盖率324.95%,较年初上升81.23个百分点。


同时贵州银行为回馈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支持,拟以总股本7%分配现金股利,股利总额10.21亿元(含税)。

成交量急速萎缩,破发窘境依旧


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省级城商行,贵州银行总部位于贵阳市,成立于2012年,是由遵义市商业银行、六盘水市商业银行和安顺市商业银行这三家城商行合并而生。


2019年12月30日,合并成立仅7年的贵州银行(6199.HK)就在港交所敲钟,但未能逃过首日破发的“命运”。


贵州银行此次发行价为2.48港元/股,全球发售22亿股。上市首日,贵州银行以发行价开盘后,便开始下行,截至收盘,报2.30港元/股,跌幅达7.26%。


3个月过去了,贵州银行股价曾一路下行,最低跌破2港元/股,成交量一度不超过30万,不过在年报向好的预期之下,该行股价从低点逐渐反弹,成交量也不断放大。


然而利好兑现是利空,借着年报增长预期的掩护,大资金提前蜂拥而出。


3月25日,也就是在年报发布之前的一天,该行成交额突然放大至5158万;3月26日年报发布当天,该行股价一度逼近发行价,成交额却再度放出“天量”,截至收盘,当日成交额达到2.78亿元。


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然而,从该行年报公布后第二天开始,成交量急转直下,每日成交额不足百万,甚至在3月31日创出单日13万成交额的数据。


交易量小、交易周转率低、流通性小、股价变动小的贵州银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冷门股。


不仅如此,截止4月8日,贵州银行股价依旧低于发行价,同时,虽然4月8日尾盘大涨,但依然在2.32元每股净资产附近徘徊,破发破净窘境依旧。


在港股受此冷遇的贵州银行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能力受到质疑,为何业绩亮眼却换不回投资者的关注呢?


“脱茅”加速进行中,营收构成存短板


截至2019年末,贵州银行主要股东共有六家,分别为贵州省财政厅(持股13.15%)、茅台集团(持股12.00%)、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7.20%)、遵义市国有资产投融资经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93%)、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92%)、贵州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6%)。


由此可见,茅台集团位列贵州银行第二大股东,事实上,贵州银行与茅台的渊源颇深,在2001年遵义市商业银行成立之初茅台就已入股。后随2011年增资扩股,茅台在遵义市商业银行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5.27%。


此后通过合并增幅,茅台在贵州银行的持股比例不断上升,贵州银行可谓“含茅量”最高的上市公司。


贵州茅台曾公布,其全资子公司“茅台营销公司”、“茅台酱香公司”和“茅台财务公司”因经营业务及发展需要,与贵州银行发生存款业务。


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背靠茅台这样的大树,贵州银行的存款源源不断。但目前随着茅台集团的内部调整以及监管机构对于银行股权、关联交易的大排查。贵州银行也“不得不”减少与关联方的关联交易。


据2019年业绩公告中相关数据,贵州银行2019年的关联交易额明显减少。


截至2019年末,该行向主要股东吸收存款余额11.78亿元,较2018年末的134.36亿元减少了122.58亿元,降幅达91.23%;发放贷款及垫资余额5.01亿元,较2018年末的10.99亿元下降了54.41%。


与此同时,贵州银行与其他关联方的交易量也在缩减。其中,存款余额由2018年末的10.74亿元降至2019年末6.81亿元,降幅36.54%;发放垫资及贷款余额则由2018年末的26.54亿元降至2019年末0.91亿元,降幅达96.58%。


不过,贵州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于公司业务。2016年、2017年、2018年,贵州银行公司业务收入分别为71.34亿、73.84亿、70.94亿元,分别占总收入的88.4%、85.7%、80.9%。


相比之下,零售业务分别为7.67亿元、8.57亿元、8.43亿元,分别占总营业收入的9.5%、9.9%、9.6%。

2019年,贵州银行超过7成营收由公司业务贡献,约1成营收由零售业务贡献。全年公司业务、零售业务收入分别为80.06亿元、11.07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2.85%、31.24%。


而公司业务中相当部分是与政府相关项目。截至2016年、2017年及2018 年末,贵州银行地方政府相关企业贷款分别为人民币169亿元、353亿元、621亿元,分别占贵州银行贷款及垫款总额的24.8%、40.0%、44.3%。贵州银行表示,贷款主要用于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发展。

可见该行业务高度依赖贵州当地政府与股东,而这也可能导致贵州银行在经济下行周期内的资产质量恶化。


贵州银行在招股书中也表示,贷款高度集中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中绝大部分涉及政府相关企业,该类客户经营状况与贵州省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状况相关,可能会受总体经济环境和经济周期波动影响。

因此,对于贵州银行来说,与茅台等股东和关联方的业务需更加审慎是趋势,增加零售业务占比则是该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贵州银行曾表示,未来会批量获取零售客户,针对个人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开发新的产品,升级智能网点以提升客户服务及体验。而这也需要贵州银行在科技金融以及品牌上进行不断投入。

各类罚单不断,内控合规亟需再升级


要想富,首先堵“漏洞”。


2020年1月20日,据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黔东南银处罚﹝2020﹞0002 号)显示,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黔东南分行存在金融统计类、支付结算类、货币金银类、国库类违法违规行为。

贵州银行“脱茅”记:关联交易骤降 风控合规待考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根据《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第三十八条、《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六十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对贵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黔东南分行给予警告,并处以罚款合计人民币22.5万元。

而在此之前,也有媒体报道,贵州银行已为包商银行同业存款计提减值损失近1.5亿元,亦有5亿元锦州银行的同业存款尚未到期。此外,罚单显示,截至2018年5月18日(行政处罚的通知时间)贵州银行被监管方处罚320万元,其P2P资金存管系统也曾遭受过攻击。

上述一系列问题折射出贵州银行的内控漏洞。随着零售业务被放到更重要的地位,该行在合规风控方面承受的压力也会更大,逐渐壮大的贵州银行迫切需要修炼好内功。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贵州   遵义市   贵州省   商业银行   银行   成交额   茅台   年报   年末   股价   股东   存款   贷款   业务   体育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