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对于羽毛球爱好者来说,提起杀球,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在夹带着回音的一声清脆的巨响中,把球打得快似流星(那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但实际上,多数初级水平及中级水平的球友(即便是牛高马大,五大三粗的壮汉),使尽全力也无法把球打出足够的速度,这不单纯是力气不够,更主要的是方法不对, 为避免文章的冗长,本文着重谈的是杀球的力量问题,对于杀球的角度、落点等问题暂不涉及。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
(1)球拍在击球瞬间应具有足够大的动量 —— 这与挥拍过程有关。这点最重要,在球拍差异不大的情况下,击球是否有力,并不是取决于绝对力量的大小,而是取决于拍速的大小,如果你能把球拍(击球瞬时)的速度挥得越快,击球就越有力。
(2)球拍击球时的“恢复系数”要大些 —— 这与球拍、拍线有关,以及球拍的触球的准确性有关(击球时球拍的触球区域应在“甜区”)。
(3)击球时拍面法线方向与挥拍方向的夹角越小,击球力量越大 —— 这与对球拍的控制有关, 先打个比方,谈谈挥抽响鞭的过程: 你见过抽响鞭吗?看看鞭子的动量传递过程吧。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抽鞭的第一阶段是鞭柄拖动鞭绳,使整条鞭子都参与运动(向前的加速移动),使运动着的鞭绳获得动量(鞭绳的动量 = 鞭绳的质量与其运动速度的乘积), 继而,鞭柄运动终止,且在鞭绳的根部产生一个“回弯”,“回弯”从鞭绳根部以波浪形式向鞭稍移去,“回弯”与鞭柄之间的鞭绳停止了运动,而“回弯”与鞭稍之间的鞭绳则继续运动。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由于这一过程大致遵守“动量守恒”的规律,在“回弯”向前移动时,鞭绳参与运动的部分(质量)越来越小,因此运动部分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当“回弯” 移至鞭稍时,鞭绳参与运动的部分(质量)变得非常之小,所以鞭稍的运动速度惊人的大,响鞭的清脆响声就是鞭稍处“回弯”的快速翻转而获得的,从物理学的角度上说,动量以波浪形式进行传递,效率是最高的。

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相似之处: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大力杀球;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身体的反弓;

可以把人体和球拍的总体视为“多节棍”或“链条”,就好比是柔性的鞭绳,从手腕到球拍就相当于鞭稍,虽和鞭绳有异,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击球的发力是从脚上开始的,蹬地跳起,此时的人身体略呈“反弓”可视为鞭绳根部的回弯,随着转胯、大臂的上举(肘尖朝上、小臂在身后向下)、人体的反弓回收、大臂在肩的带动下甩动小臂、小臂向上继而向前挥出、当接近击球点时,手腕伴随着小臂的内旋大角度的甩动,整个过程将腰、肩、大臂、小臂的动量按照顺序(即相当于鞭绳的“回弯” 以波浪形式向鞭稍移去),最终经手腕有效地传递到拍子上,和鞭子的波浪形动量传递是相似的。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注意:有一种误解,把球拍比做鞭子,认为是象甩鞭子一样地甩球拍,其实,应该是把人的躯干、手臂以及球拍总体上视为鞭子,球拍仅相当于鞭稍,挥拍的过程相当于把人体的动量通过波浪式的传递给球拍,翻腕击球时相当于回弯传递到鞭稍,那瞬间的拍速是很高的。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要领是各关节均要放松,不要因发力而使关节发紧,身体僵硬,动作滞泄,就会把动量抵消掉许多,所以动量传递的效率也就不高了,放松,就能使“多节棍”更加趋于柔性,和鞭子更加相似,要做到“放松”,有两个环节,许多人把握得不好:一是握拍太紧,这会影响到使手腕僵硬;二是手腕发力时用蛮力,打羽球的用腕应该是“甩腕子” 而不是“掰腕子”。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挥拍过程要完成动量的波浪式传递,身体各部位的动作虽有先后,但应该是连贯的,如果做协调了,可以使拍子获得很大的速度,这是击球有力的必要条件,鞭绳动量的波浪式传递依靠的就是连续而基本无阻力,才使得效率极高,人打球时的动量传递效率是比较低的,大力杀球的挥拍过程模仿鞭子,只是尽量争取把动作做好,把效率尽可能提高。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下面再说说挥拍过程与抽鞭的不同之处:

鞭绳本身是没有动力源的,鞭绳的动力仅仅来源于鞭竿,只是在传递动量过程中,因参与运动的部位(质量)不断减小,而造成末端速度非常大,而人的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既能象鞭绳那样传递动量,同时这个“多节棍”的每一节,本身又都是动力源,在传递动量的同时还可以施以冲量。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肩、大臂、小臂和手腕的发力,相对还比较直观,球友们容易理解些,相关文章也比较多,我这里就不赘述了,关于躯干的发力(即通常所说的腰腹力),如果你蛮用腰力和腹力,不仅会感觉到发不出力,而且容易疲劳甚至受伤,躯干发力是有一定窍门的:当你引拍时,你的左肩是向上耸起的,左臂是伸向前上方的,在你需要躯干发力前,先将左肩及左臂有意识地下压,从而可以带动躯干的发力。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总结:

1、身体的动量是通过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逐渐过度到球拍上的;
2、保持各关节的放松,使身体具有类似绳索那样的柔性,以获得动量传递的高效;
3、所谓动作的正确与实施动作的连贯性很有关系,也就是说如何把发的力有效地、不间断地、无阻力地传递到拍面;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4、大力杀球时,手腕翻转一般是通过肘关节制动来激励的,如果挥拍幅度小(例如点杀),肘关节不仅需要制动,同时还需要有个回摆动作,才能保证翻腕的充分;
5、躯干、肩、大臂、小臂和手腕不仅可以传递动量,同时也可在传递动量的同时施加冲量。

要想击球有力,应具备以下几点,这不是力气不够,主要是方法不对

结语:

练习大力杀球需要有个“找感觉”的过程,慢慢练,慢慢去体会,或许有一天,你能杀出时速300公里的球来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腕子   冲量   动量   小臂   躯干   根部   球拍   鞭子   柔性   手腕   力气   效率   身体   速度   过程   动作   方法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