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上世纪50年代末,恩平境内曾发生过轰动全国的坠机事件,机上人员全部死难。但奇怪的是,死难者的遗骸竟然在漫长的33年后才得以归葬,是什么原因呢?

情况是这样的,1959年5月29日夜晚,台湾空军B-18“815”号电子侦察机在恩平上空被我空军击落,坠于恩平与阳江交界的大旺山上,燃起了熊熊大火,机上14名飞行员全部死亡。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坠机发生后,在有关部门的指挥协调下,附近的村民把14具尸体拖进就近的一个炭窑里,草草掩埋。20天后,残骸飞机被上级部队用十几辆卡车全部运到广州,此事件的处理暂告一段落。

战争是残酷的,可怜这批台湾的飞行员家属对自己亲人的生死根本一无所知。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时间一晃过了三十年,人们对此事渐渐淡忘了。但是,海峡两岸的形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当时两岸人民要求“三通”,呼吁统一之声不绝于耳。

1987年,恩平政协收到上级政协转来的一封来信,信函转达了28年前“815”号机飞行机长李某的弟弟李华伟等飞行员家属要赴大陆寻机寻人的愿望。李华伟博士是美国俄亥俄大学图书馆馆长。前些时候,他应中央有关单位邀请来北京讲学。得知“815”号飞机是在广东恩平上空被大陆空军击中坠毁的,他希望能得到政协的协助。

面对此信件,恩平政协的相关人员顿时一筹莫展,因长期以来,台湾问题都是一个禁区,特别是军事对抗的遗留问题,更是非常敏感。五、六十年代,我军曾击落台湾入侵飞机141架,捍卫了祖国的上空,但全国范围内至今尚未有协助寻骨归葬的先例,把“敌人”的遗骨协助归葬会否违反法律或有关规定?

对此,县政协领导反复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最后一致认为,现在情况已有所变化,当今已实行改革开放,要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政协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应从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来考虑,“本是同根生”,协助办理这件事不是为敌人服务,而是为我们的同胞服务,办好了有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情谊,有助于消除历史上造成的隔阂,何乐而不为呢,应积极协助办好这件事,相信也不会对个人带来什么风险。

就这样,政协成立一个工作组,迅速深入坠机现场调查勘察,回来后形成书面调查报告,呈送上级政协,表明愿意给予积极协助。

但是,时间又过了四年,恩平这边仍不见台湾家属信息的反馈。直至1992年8月,冯如研讨会暨全国航空史研究会第二次学术会在恩平举行,台湾《中国之翼》总编辑刘文孝夫妇应邀出席,他从政协送给他的资料中得知B-17“815“号被击落坠机的情况,回去后,在台湾《全球防卫杂志》发表了长篇文章,大量引用恩平政协的调查资料,并且投稿《联合报》刊出。传媒的报导,在岛内引起了强烈反响,台胞家属的寻骨归葬的要求空前迫切和强烈。

为了查证埋葬的确切地点,工作组再次前往勘察,其中政协联谊会会长、航空史学家关中人先生非常热心,虽然年已古稀,但都全程参与。

飞机坠毁处大旺山位于阳江那龙金鸡村东南侧,与恩平交界,海拔200米,当年“815”号飞机中弹起火后,撞在该山山腰爆炸起火。那里山多人稀,树木茂盛,荆棘丛生,加上山势陡峭,又没有现成的路,前往难度非常大,工作组在当地一些年迈的村民的带引下,冒着似火的骄阳,披荆斩棘,徒步攀爬,甚是艰苦。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大约经过一个小时的攀登,工作组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当年掩埋机员尸骸的地方,就是大旺山山腰间一个呈圆形凹下去的炭窑坑,直径约2公尺。因时间久远,窑内及附近大小树木成林,坑内灌满树叶。经当地目击农民的详尽介绍,经过仔细察看,确认那就是当年掩埋机员尸骸之地。

工作组将实情向李华伟博士回了信。12月11日,李华伟博士一行14名机员家属来到恩平,第二天早上,工作组带着他们奔赴大旺山现场,祭拜、挖掘、送火化,回台归葬......,一气呵成。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台家属在恩平期间,副县长邝锦汉亲自宴请了他们,在寻骨归葬过程中,金鸡村农民也为他们提供了许多方便,无不体现了两岸同胞的手足情谊。

台湾“815”号机员家属“寻骨归葬”圆满成功,两岸传媒竟相作了报道,反响较大。台湾碍于两岸形势,表面上称赴大陆接运骨灰是家属个人行为,但实际上较为重视。台湾前情报局长衣复恩在为《赤空凝碧血》一书作序中提到遗骨顺利返台是得到“大陆协助”,台空军总司令唐飞亦为该书作序,对中国政府官员表示达了友好之情。

此事成功,台遗属感激涕零,他们了却了一桩一生中最大的心愿。回到台湾的亲属们,对政协和有关部门以及热心人士给予同胞的关怀念念不忘。

李华伟博士给政协的来信说“这次我们大陆之行,在你们的帮助下,结果非常完满,我们全体家属都万分感谢和铭记。”

刘文孝先生更是赞扬有加,他著文说:恩平政协协助台胞“寻骨归葬”这一义举,是“两岸关系和航空史上的里程碑”。

机员傅定昌的女儿,台湾《联合晚报》总编辑傅依萍更是情意切切,撰写《爸爸回来了》一文说:“爸爸回来了,我没有哭,只是感到欣慰,我为终于有了能前往参拜父亲的墓地感到欣慰,为我们这个社会还是有那么多情义感到欣慰慰。谨借此文向所有曾经协助玉成此事的各界人士致以最深的敬意和谢意。”
大陆方面相关媒体也作了较多报道,其中羊城晚报以”历尽坎坷寻遗骨“为题对整件事情作了较详细的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事情交待完了,这就是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事隔三十三年,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的经过。

愿死难同胞泉下安息,愿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母亲温暖的怀抱!

坠机在恩平发生后,为何事隔三十三年后,死者遗骸才得以归葬?


网友们,你们听说过这一事件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不嫌弃的给小编一个赞,你的支持是小编勤奋创作的源动力!诚谢!

想了解广东更多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欢迎关注“行走广东”,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恩平   金鸡   炭窑   机员   阳江   遗骨   遗骸   台湾   广东   工作组   死者   家属   同胞   两岸   政协   飞机   发生   大陆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