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日本帝国主义历时八年的全面侵华,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民族危难时刻,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不屈不挠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气吞山河的篇章。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广东的兴宁也不例外。漫长的迁徙,造就了兴宁人的铮铮铁骨,也将家国情怀深深根植于这片土地,风雨如晦的战争年代里,无数兴宁儿女投入到抗战救国的历史洪流中。但是,兴宁人除了万山丛中,青纱帐里浴血奋战外,他们还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这就是版画宣传。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当地版画家刘可为的工作室内,收藏摆放着诸多版画作品,其中一幅作品《咆哮》是兴宁版画家罗清桢在1941年创作的抗日宣传作品,刀法精练,拿捏精准,气势磅礴,刚健之美跃然版上。

据导游介绍,兴宁木刻老前辈以木刻刀为武器,积极参加抗日运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倡导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以文艺唤起国民的认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当革命时,版画之用最广,虽极匆忙,顷刻能办。”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在鲁迅先生的倡导下,中国近、代首个革命美术团体“一八艺社”的许多社员开始进行木刻创作,当时的成员中有一半是兴宁人,抗日战争期间,兴宁版画家们穿行于烽火硝烟之中,用刻刀与木板对这场战争进行记录与刻画。在那个年代,图画成为了比文字更直观的传播手段,木版画也凭借富有张力的艺术语言,成为呼吁民族觉醒,号召人民抗战的有力武器。版画家们用手中的如椽铁笔,点燃兴宁儿女的抗战激情,爱国救亡的热血在这片土地上喷薄涌动。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期间,笔者到过抗战将领罗策群曾经的住所参观过,在这里留存的照片与文字都默默诉说着这位英雄保家卫国的荣光。抗战期间,罗策群带领部队积极抗日,他军队的士兵大多来自兴宁。1937年12月12日的南京保卫战中,罗策群在紫金山北麓的岔路口与敌军交战,罗策群与2000多名将士壮烈殉国,时年44岁。

罗策群的牺牲激励着兴宁人投身革命,让兴宁人的抗战热潮达到顶峰,兴宁人前赴后继走向战场、保家卫国的激情激荡在每个人的胸膛,不屈的抗战历史将革命精神深深根植于兴宁人的血脉之中。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硝烟散去,大国重生。兴宁人用刻刀将流淌在岁月中的灼灼星光凝结传唱。

一年一度的抗战主题展是兴宁人对家国情怀的延续。他们将抗战中的英雄事迹化为生动鲜活的版画作品,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穿越时光,呈现在人们眼前,向游客传达着沉重的历史质感与时光之美,一个个英雄故事在这里化作一种民族力量的精神符号,提醒今天的兴宁人勿忘艰难岁月,传承家国情怀。抗战岁月中,兴宁人以笔为刀走向战场,在浴血奋战中塑造起一座座精神的丰碑,虽经时光洗礼却愈发历久弥新。


穿越兴宁的烽烟时光,感受当地不一样的抗战武器,瞬间被折服了

2009年3月20日,兴宁版画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愿这朵瑰宝薪火相传,大放异彩!

网友们,你们知道兴宁版画这一文化遗产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不嫌弃的给小编一个赞,你的支持是小编勤奋创作的源动力!诚谢!

想了解广东更多的风土人情、人文景观,欢迎关注“行走广东”,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本文属“行走广东”原创文章,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兴宁   时光   刻刀   保家卫国   木刻   浴血奋战   烽烟   版画   广东   中国   情怀   瞬间   武器   岁月   年代   民族   精神   作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