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中国女排曾经的那些强力接应


细数中国女排曾经的那些强力接应


细数中国女排曾经的那些强力接应


细数中国女排曾经的那些强力接应

上次我们提到,中国女排是否要走强力接应的路子,很多朋友都说到,不在于走不走这种战术打法,而在于你有没有强力接应这种队员。确实,如果一个好的战术打法没有相应的队员支撑,说得天花乱坠也是空中楼阁。黄金一代有着行云流水的攻防转换,也在于当年这拨儿队员个个都是技术细腻攻防全面,各种技战术在场上能够做到即时切换,所以才有独步天下的技术特色。而强力接应并不是欧洲开创,只是欧洲习惯用,而且有这些身体条件突出的队员。中国女排历史上其实也有着不少特点鲜明、风格突出的接应选手,只是当时整个国家队在战术打法上的要求不同,她们大多没有能够成为国家队的主力,但是这并不代表她们的实力不够,只是当时的国家队层面的技术要求和风格特色有着其他考量。


八一女排接应:白云。作为中国女排队伍中的佼佼者,八一女排历来以队员身体条件突出,网口实力出众著名,当年在女排联赛中与天津队可谓缠斗多年。而其中,八一女排的接应白云在很多时候都是进攻的核心人物。她在右翼的进攻点高力量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和副攻的战术攻也能有所作为。陈忠和打造国家队时期,白云入选国家集训队。但是因为当时的战术体系要求接应具备极强的一传防守能力,特别在一传上要尽量分担主攻压力,这使得白云在进攻上的优势无法体现,惜别国家队。其实,作为另一种战术打法的储备人选,白云的实力还是有目共睹的。


江苏女排接应:邱爱华。邱爱华是中国女排运动员中少见的能将跳发球发出威力的接应选手。凭借良好的球感和极强的腰腹能力,邱爱华的后攻可谓是惊艳一时。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进入郎平执掌的国家队,在原主力接应王子凌受伤的情况下邱爱华挑起了接应的担子。同时,孙玥和李艳因为伤病,在左翼的进攻实力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时候,郎导希望右翼能够有所作为。于是,背飞女王吴咏梅和强力接应邱爱华的进攻战术明显增多。作为场上主要的进攻点,邱爱华不仅强攻、后攻犀利,在前排单脚背飞又远又快,和副攻配合的前交叉、背交叉包括双背飞等战术球统统成型而且得分率极高。可以说郎导第一次执教中国女排前期,崔咏梅也算强力接应,但崔咏梅打球老道,让人记忆深刻的更多的是她的全面,而王子凌技术细腻,战术攻打得让人眼花缭乱,而郎导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之后,成功挖掘并打造了邱爱华这个强力接应。郎导因身体原因交棒胡进之后,胡放弃了当打之年的邱爱华,启用了李珊和巫丹担纲接应,而陈忠和组队没有再召入邱爱华,也使得邱爱华从此淡出国家队。


江苏女排接应:陆倩。陆倩是江苏女排的主力接应。当年,和江苏女排副攻陆燕并称“江苏双陆”。陆倩的弹跳出色,虽然身高一米八二,但是弹跳摸高达到三米二六,她在右翼的进攻极为强悍,动作舒展男子化,腰腹力量好,有滞空,当时就是江苏女排的进攻核心。而且,陆倩打球球风硬朗,属于典型的低调又实惠的球员。但是她的一传能力确实不足,所以一直未能得到国家队的青睐。一直到蔡斌指导执掌国家队,打造中间加压两翼齐飞的进攻战术,除了攻击力强劲的王一梅、楚金玲和保障出色的惠若琪,陆倩也得以进入国家队阵容,并在东亚运动会上获得了珍贵的出场机会。虽然陆倩只是国家队的过客,但她右翼犀利的进攻能力和出色的滞空令人记忆犹新。


北京女排接应:曾春蕾。曾春蕾是一位极具个人特点的接应选手。单单将其划归强力接应或者跑动接应都不算很合适。出道之初,曾春蕾就以她凌厉的发球和在右翼极强的进攻被称作强力接应。其实曾春蕾一传能力并不弱。作为左手接应,在右翼进攻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所以曾春蕾既能打大调攻,也能打二号位的背平背抠以及和副攻配合的交叉战术。当年后排五米线的一个大调攻让我们记忆深刻。而历经伦敦奥运和2014年世锦赛、2015年世界杯、2018年世锦赛、2019年世界杯,曾春蕾不仅仅是作为强力接应出现在场上。后期,她的一传保障对队伍的贡献有目共睹。虽然现在已经淡出赛场,但是左手接应的场上风采仍然历历在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亚特兰大   中国女排   强力   右翼   江苏   女排   场上   打法   国家队   战术   选手   主力   队员   当年   能力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