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之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不配叫大师,她是谁?

《百家讲坛》是央视2001年开播的讲座式栏目,至今开播已经过去20年,节目一贯坚持“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一度在观众里掀起一股热潮,不仅是对节目本身,对专家讲师们也是十分喜爱。其中讲师大多数是男性,于丹和蒙曼是当中少有的两个女性,观众对其的关注度相对也是比较大。

万人敬仰

于丹主要讲的是《论语》,通过她的讲述,把一件枯燥的事物讲述得绚烂多彩,让人想一直听下去。把一些让人感觉很难懂的文言文,变成了通俗易懂的白话文。一时间,她一炮而红,赢得了观众一致好评,并且被奉为“国学大师”,连易中天老师对她也是有很高的评价。

于丹之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不配叫大师,她是谁?

万人唾弃

从国学大师到万人唾弃,被北大学生赶下台,到底经历了什么?

红遍大江南北之后,人们对于丹关注度越来越高,其中也不乏一些专门研究论语的学者。于丹出书后,许多学者批判于丹说道:于丹“鸡汤式”讲论文,看似是将难懂的国学变得通俗易懂,实际上是让文学经典变得肤浅。她的文章乍一看确实会与之产生一定程度的情感共鸣,但只要再稍微花点心思去品鉴,就会发现,披着通俗的外壳里隐藏的是肤浅,读她的书根本无法给读者有大的收获,除了那一点共鸣以外,就是一具空壳。同时还有很多读者发现,于丹的书籍涉嫌抄袭。

这些事情被曝光之后,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但这还不是最终真正被赶下台的原因。2009年,于丹被曝光德行不一致,出席活动与人发生口角,“耍大牌”等等行为,瞬间成为话题热门。大家很难接受,一个“国学大师”应当是有才有德,但这幅没素质的模样,简直是让中国人丢尽了脸面。

于丹之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不配叫大师,她是谁?

而在于丹之后,又有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她不配叫大师。

观众喜爱

这位国学大师是蒙曼,是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她主要讲的是唐朝历史,因为对历史理解比较深,知识面也比较广,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

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蒙曼受到嘲讽呢?

于丹之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不配叫大师,她是谁?


饱受质疑

为了传播传统文化,央视开播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观众喜爱度比较高的蒙曼也受邀参加了这个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节目里出现了《悯农》这首诗,《悯农》是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诗句当中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人人都会背,蒙曼说“锄禾日当午”就是指的农夫在种庄稼的过程。

这一解释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众多网友表示,蒙曼将“锄禾日当午”一句解释为农夫种庄稼的过程是错误的。

其实,“锄禾”二字采用了省略兼倒装的方式,翻译过来也就是“为禾锄”,就是为庄稼锄草的意思。

这是因为对于农作物来说,高温天气非常恶劣,而对于杂草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农民们会选择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锄草,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达到松动土壤的目的,而且更重要的是那个被锄掉的草也会因为丧失水分而死,并不是蒙曼所说的种庄稼的过程。

对于这个简单诗句解答的错误,让她饱受质疑,很多人认为,一个简单的诗句都解释错误,才学不精配不上国学大师的称号。

于丹之后又一位国学大师被赶下台,网友嘲讽不配叫大师,她是谁?


结语

所谓国学大师,作为公众人物,一定是要有才有德,踏踏实实做学问,缺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国学   论语   大师   庄稼   农夫   易懂   诗句   讲师   肤浅   通俗   学者   观众   错误   过程   节目   网友   体育   于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