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进攻端最理想的状态是周围方圆几里都空无一人,篮筐就像自家后院一样触手可及,可问题来了,对手也不会平白无故为你扯出空当,wide open是需要战术打出来的。空间是篮球场上最被需要的因素之一,当球队需要来一次内线进攻时,外线必须清除空间;当球队需要一个三分球时,内线必须要有吸引包夹的能力;当球队的内线和外线都遭到严防死守,中距离位置需要一个能自如跳投的球员,对于这些能够架构空间的球员而言,他们或许就是球队取胜的关键。

何为场上空间

空间(space)应该是篮球运动大多数进攻战术中最强调的要素之一。拉开空间,对于进攻方有众多利好,拥有充足的突破空间,拥有充分的起跳空间,拥有足够的传球空间,拥有足够的单打空间。简而言之,当进攻一方拥有足够的空间时,他们可以做许多事来增加进球的几率。事实上,在篮球场上,球员的双脚被允许活动的空间非常有限——也就是一个长28.65米宽,15.24米的长方形木地板。这段距离巅峰时期最快的德文哈里斯从一端到另外一端,只需要3.9秒。对于大部分NBA球员来说,肯定都能在五秒内完成这段距离的跑动。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球场的面积

想象一下,在这样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放入了十个平均身高2.01米,平均体重99.5公斤的球员,其中还不乏考辛斯,锡安这样身高体型易于常人的选手,球场的空间就变得更加拥挤了。特别是在半场阵地战中,经常会出现人挤人推搡的场面。在28.3平方米的三秒区内,防守方经常会投入3到4人,而进攻方也很可能会投入2到3人,这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NBA每场比赛会出现20.6次犯规:每个NBA球员手臂所能控制的范围大约是一个面积为3.46平方米的圆,当禁区里站了八名甚至更多球员的时候,他们的臂展所至范围不可避免地和对方发生了冲突,肢体接触由此产生,犯规也在所难免。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当奥尼尔和邓肯这样的巨兽都停留在油漆区,内线会给人一种窒息之感

解决这样的空间问题,特别是对于渴望获得空当出手的进攻方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在进攻时选择突破到防守球员扎堆的禁区,或者迎着防守人的长臂干拔投篮,很明显失误以及投丢的几率是非常高的。但如果拥有一些特殊人才,比如底角射手,比如会投三分球的大个子,对方的防守势必会有所侧重,而这时候在球场的另一些区域,进攻方很可能能够得到突破以及投篮的空间,而这些能够拉开空间的功能性球员就是架构球场空间的关键因素。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1819赛季各位置命中率最高的球员,这些球员在保持高命中旅的同时也拉开了场上的空间


底角射手:

我们都知道,底角三分球是NBA比赛中最划算的进攻方式。在底角投三分球要比其他区域出手三分的距离更近。用数字的角度衡量,底角三分球距离篮筐的距离为6.71米,比弧顶三分球距离篮筐的距离足足少了0.53米。篮球场上的真理是距离篮筐越近,投篮命中率越高,因此,底角三分球的命中率比其他位置的三分球命中率更高是情理中事。上赛季底角三分球的每次出手换算成得分是1.2分,与之对应的中距离则是0.8分,乍看之下每回合差距只有0.04分,但这样细小的差距累积起来很可能会影响一场比赛的结果。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遭人诟病不断的乔治,是上赛季底角三分命中率最高的球员

以全联盟最喜欢投三分的火箭队为例,这支球队场均三分球出手超过两次的球员多达8人,但是只有考文顿一人的三分球命中率超过了40%,但如果以底角三分球为例,这支球队人人都是神射手。尤其是经常埋伏在底角的塔克,他的三分球是火箭进攻体系中重要一环。举个例子,当哈登在外线持球的时候,协防队员明明知道他会直接攻击篮筐,但是又不能放空底角的射手。大多数防守球员会选择一只脚踏进油漆区以内,以便自己处在最好的位置可以随时进行协防。然而如果处在底角的塔克或者考文顿不断进球,这就会使防守者不敢进行协防,空间也就被拉开。这就是为什么当塔克三分球命中率高的时候,火箭队往往会赢球——射手们不断投进底角三分球,对手不敢夹击哈登和威少,后两人获得更多的一对一机会,不断的进球或者上罚球线,对于火箭队而言,这是进攻端最良性的循环。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塔克


45度角射手:

如果要提到拉开空间的能力,能够在球场的两个45度角命中三分球射手显然会是最好的。与底角三分线相反,这两个位置距离篮筐7.25米,也就是在常规射程内距离篮筐最远的位置。即便是威少和詹姆斯这样运动能力极其拔节的球员,也无法做到上一秒协防内线、下一秒就扑到7米之外的三分线外。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过去的几个赛季汤普森是最好的接球就投球员

在这种情况下,每一个防守球员都会做一个考量:究竟是去内线作夹击,还是去守好自己的对位球员?当然,如果对手是邓肯罗宾逊这样的射手时,可能就不需要思考:上赛季,邓肯-罗宾逊一共出手了513次接球三分,命中了其中的237球,命中率高达46.2%,在单赛季至少出手500次接球三分的球员中排名历史第一,勇士队的汤普森与库里包揽了第二到第五的位置。对于大部分防守战术而言,对于持球人的防守是第一位的,即便是人球兼顾的防守战术,也会要将更大的防守注意力集中在球上,但对于邓罗的防守是个例外,他是NBA为数不多无球在手比有球在手可怕得多的球员。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邓罗是上赛季接球就投三分命中率的第一名

这些事实反映了邓罗作为一个顶级射手在战术端的牵扯作用。斯波尔斯特拉教练的不会用单打或停滞的弧顶挡拆展开进攻,他希望球队执行与勇士队类似的进攻战术,不断运球、突破、传球,投中空位。而在这种打法中,优质的射手拥有着出色的吸引防守注意的能力,他们就好像磁铁一样,当他们移动的时候,对方的防线势必要随之移动,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掩护战术挡拆战术或者混合挡拆战术,防守者只能顾此失彼。——任何一个篮球场出色的防守者都不会放空邓罗而去夹击巴特勒的单打,这就是罗宾逊(和希罗)在外线的磁铁效应,也就是他能够帮助帮助其他四名队友获得足够的空间,这也是热队本赛季可以获得成功的一大因素。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邓肯罗宾逊的良好手感是热队成功的关键


低位单打型中锋:

在如今的联盟中,中锋在进攻端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被弱化,像快船,火箭这样的球队,甚至在中锋位置上找不到一个像样的攻击手,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锋作为篮球场上最重要球员的时代已经过去。当球队拥有一个能在低位制造巨大杀伤的中锋时,这同时意味着他们在外围有更多的机会。恩比德就是一个类似的低位大杀器,他拥有着出色的对抗能力和低位技巧,2.13米的身高和113公斤体重使他很容易就占据到篮下有利的位置,再加上上乘的技术和不错的手感,他的低位单打一般很难防。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大帝身边缺少像样的射手

本赛季恩比德有36%的进攻都是背身单打,每场比赛能得到9.1分。背身单打得分占到了自己总得分的40%,52.4%的背身单打命中率和每回合1.12分的输出全都排在全联盟第1位。甚至在面对双人夹击时,他能够直接冲到篮下暴扣得分。但遗憾的是,蓝队未能给他找到合格的射手。在引进霍福德组成死亡五大之后,球队的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再加上依然没有练出三分的主力控卫西蒙斯,蓝队的进攻经常相当滞塞。比赛中防守者会选择包夹低位进攻时的恩比德,这个时候西蒙斯是被战略放空的那个点。这支球队三分球命中率是全联盟倒数,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拥有着出色的低位大杀器,但整体进攻效率只有联盟第17的原因,当外线空位机会把握不住的时候,再好的进攻空间也无法拯救这支球队。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西蒙斯亟需三分投射能力

相反湖人队则是一支内外兼修的球队,浓眉在内线大杀四方的同时,外线的詹姆斯和波普甚至大漠都能提供稳定输出。打法稳健的他们也夺得了本赛季NBA总冠军。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蓝队上赛季进攻效率极为低下


策应型中锋:

传统意义而言,篮球比赛在阵容配备上一直是以中锋为中心的,中锋无论在阵容配备上还是在打法上一直起核心中轴的作用,而一次成功的阵地战进攻也必须要以中锋接球作为开端。但在现代篮球中,中锋的分类被进一步细化,很多技术细腻,臂展超长的中锋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三秒区外。当这些策应型中锋在高位持球时,能够极大吸引对方的高位防守注意注意力,如果能够借助中锋的传球能力配其他球员的无球跑动,势必能够将整支球队组织起来。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白魔术师约基奇

对于这类中锋而言,要想能够在进攻端真正为队友创造空间,必须拥有出色的投射和传球能力,当他持球时,如果对方的中锋提到高位防守,可以选择用传球打击对方的内线,如果对方中锋死守篮下,则可以用投篮结束一次进攻;如果对方选择换防,则可以形成错位进攻的机会。当今联盟中,约基奇无疑是策应组织能力最强的中锋,高位策应,无球掩护的手递手传球都是他的特长。当他在场上时,掘金的射手们和空切球员能够获得更好的机会。在他的策动下,哈里斯和巴顿都成为稳定射手,而穆雷成为了得分能力最好的几个后卫之一。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约基奇中路跟进后与左翼穆雷运球手递手。


大个射手

大个子球员一直是NBA球场上的稀缺物种,如果大个子球员能够在中远距离投篮,那就是稀缺中的稀缺——大个射手不但意味着球队在进攻端多一种选择,同时也可以将自己对位球员从进禁区中拉出来,给自己的后卫更多突破机会,这也是大个射手在战术层面上最大的意义。小牛队可能是最早意识到大个射手重要性的球队之一了,因为他们在过去十多年的建队核心就是2.13米的诺维斯基。德国人拥有完美的投篮技术,得分范围覆盖整个半场,可以从任何位置发动进攻,不光中距离投篮冠绝联盟所有内线,甚至还拿过全明星三分大赛的冠军。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诺天王金鸡独立

而曾经爵士队的中锋奥库也是一位大个射手,虽然是中锋,但他和搭档布泽尔都有着不错的手感,经常漂在外线投篮。所以爵士和那些年的火箭对垒时,因为后者没有一个机动性好的大前锋,奥库(布泽尔)经常战略性把姚明拉到外线,让火箭禁区失去保护。唉,要是斯科拉早去一年就好了。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突破高手

突破是篮球场上最常见的撕开对手防线的招式之一,突破成功的意义就在于形成局部的多打少,很多篮球战术都是围绕突破这一动作来做文章。对于联盟中很多的突破高手而言,他们往往能够吸引到协防或者夹击,而当他们突破后,主动传球给位于空当位置的队友,使之获得空当投篮机会就成为了一个创造空间的好方法,而这种方法,毫无疑问对于突破者的要求很高:观察防守的能力,突破线路的选择、传球时机的把握以及传球手法的运用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进攻效率。联盟中有着众多的突破好手,詹姆斯无疑是其中最好的一个。新秀赛季之后,詹姆斯每个赛季场均都至少站上罚球线7次,可见他的杀伤力。和欧文的连续晃动、罗斯的瞬间加速不同,詹姆斯的突破可以用碾压来形容,就像一个推土机一样一条直线压进去,并且将线路上的任何障碍物撞开。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詹姆斯

进入生涯第17个赛季的詹姆斯虽然在速度和爆发力上较之以往有所减弱,但却拥有更好的意识,更强的阅读防守能力。他的第一步意识非常好,一旦对手内线上前协防,他会立刻送出外线三分或者内线暴扣的助攻。出色对抗能力和身体协调性是詹姆斯能够拥有出色的根本原因,而出色的篮下终结能力和分球意识是他能够利用突破拉开场上空间的主要原因。在湖人的体系中,詹姆斯被用作一个大号的组织后卫,他用出色的串联能力和组织能力帮助戴维斯波普来得分。十年前在骑士队的时候,球队的一星四射体系,也是围绕詹姆斯来展开。

深度|架构空间——解析篮球战术中的空间制造者

詹姆斯的突破,势不可挡

所以在今天这个投射比重越来越高的篮球节奏中,空间变得越来越重要。想一想,勇士队能在过去四年内取得巨大的成功,也是因为在场上他们有着两个可以吸引包夹,和自如分配球的巨星,再加上一套流畅的传切体系。换言之他们的场上空间非常理想,所以说要想取得好的成绩,球队不只需要有超级明星,能否制造出巨大的出手空间才是最重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邓肯   战术   詹姆斯   底角   篮筐   球员   单打   低位   空间   制造者   外线   内线   中锋   射手   架构   深度   球队   能力   篮球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