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在足球历史上,那种经典的组织者扮演过重要角色,他们是场上的领袖,负责组织全队的攻防,控制比赛的节奏,并且几乎要参与球队的每一次进攻。组织者的良好表现可以给比赛带来很高的观赏性,但是经典组织者鼎盛时期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最早在70年代这种情况便出现了。在1978年世界杯上,经典组织者已经遭遇到了困境,他们失去了在中场的统治力。对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人盯人来抵消掉组织者的发挥其次防守方在防守时注重保持人数优势,留给进攻方的开放空间很小,组织者通过传球来打破防守并创造出空间的进攻方式很难奏效。在这种情况下两种趋势应运而生:一是善于助攻的防守球员从防线的纵深后方发起进攻;二是一名中场球员控球后马上开始主导进攻,其他队友通过跑位来准备接球,这种进攻方式需要球员对场上局势迅速做出判断,当时的法国队充分展现出了这种才华。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经典组织者最初的活动范围

在1986年世界杯上,传统风格的组织者数量在减少,但是他们并没有完全消失,摩洛哥队的蒂莫米球技高超,才华横溢,是球队发起进攻时的决定性因素;英格兰队的霍德尔在罗伯森和威尔金斯被换下后比赛施加自己的影响;而博伊的视野和对比赛的理解,让他成为了墨西哥队中不受限制的领导者;前苏联队的雅科文科非常善于控制比赛,他从中场稍稍后撤,从这个位置给球队的进攻注入活力,他具备那种能够突然改变节奏的天赋。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霍德尔

1990意大利之夏,绝大多数参赛队只采用了两名前锋,有的甚至设置了单前锋,出现了减少后卫来强化中场这一明显趋势。当时加强中场的352阵型占据了主导地位,球队通常会选择快速通过中场,由两个边路来主导进攻,经典组织者看起来在已经消失了,只有一些全能中场依然在要塞发挥重要作用——例如马特乌斯。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四年之后,经典的中场球员仍然表现为过时的人物,这类球员曾经扮演的“指挥官”角色,以及所发挥的作用开始被几名球员共同分担。因此在美国举行的这届世界杯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组织者,一种侧重防守,一种侧重进攻。前者如巴西队的邓加和阿根廷的雷东多,这种球员在后场争夺球控球权并指挥比赛节奏;后者则包括意大利队的罗伯特巴乔、罗马尼亚队哈吉和瑞典的布罗林,他们创造并寻找射门机会,可以亲自创造来终结比赛。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托马斯布洛林

法国世界杯继续表现出这种趋势,经典的组织者已是明日黄花。他所发挥的作用对一名球员来说要求太高了,这一角色的生存空间变得微乎其微。同时加快节奏和注重整体的比赛特点要求每名球员都承担起职责。在中场继续出现了进攻组织者和防守组织者的分化。像最后赢得冠军的法国队,拥有一条强大的中轴线,队中的防守型中场德尚不引人注目,但作用不可估量,担任进攻型中场的则是年富力强的齐达内。以及德约卡夫,几乎法国队的每一次攻势都要从他的他们的脚下经过。类似地,获得亚军的巴西队拥有邓加和里瓦尔多,荷兰队拥有戴维斯和博格坎普,他们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很多球队都采用了高大强壮的中前卫来作为防守屏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后腰。他们占据了球场中路。曾经统治着球场中部的组织者,要么出现在中场边路,要么在中场与锋线之间进行活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边前腰和前腰。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边路的组织者包括英格兰队的贝克汉姆、尼日利亚的奥科查、德国队的施耐德和塞内加尔队的法迪加;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衔接中前场的组织者包括阿根廷队的贝隆、乌拉圭队的雷科巴、比利时队的威尔莫茨、日本队的中田英寿和土耳其队的巴斯图尔克。世界杯期间,这类球员的发挥对球队命运有着重要的影响。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到了德国世界杯,经典的组织者早就已经式微。演变过程中出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现在一些球队由若干名球员共同分担传统组织者的职责,另外一点就是组织者位置的变动,传统的组织者是球队的攻防核心,位置在阵型的中央,如巴尔德拉马和普拉蒂尼,但是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于传统的中心位置而言,组织者的位置出现了前移和侧移,乃至后撤。在那届世界杯中,发挥最出色,作用最突出的几名组织者分别是皮尔洛、里克尔梅、哈维和齐达内,他们堪称德意志赛场上最著名的节奏大师。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就第一个特点而言,一些球队继续使用两名组织者分别指挥进攻和防守,像法国队在中场拥有齐达内和维埃拉,两人一攻一守,并且先后担任队长。就第二个特点而言,组织者的位置更加灵活,不仅延续了向边路和向前场的移动,还出现了向后移动,这种现象在世界杯赛场非常惹人注目。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组织者的后移

皮尔洛的踢法让人耳目一新,他代表了组织者的后移。从历史上看,赢得1986年世界杯冠军的阿根廷队有一个名叫巴蒂斯塔的球员,蓄着大胡子,他在俱乐部担任组织者,到了国家队则在防线前进行防守,也经常组织进攻。当时阿根廷队采用了菱形防守体系,他和布朗踢一前一后的两个自由人。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雷东多起初也是踢中场指挥官,但1994年参加世界杯时在国家队踢防守型中场。类似的球员还有保罗索萨和瓜迪奥拉或者更早的法尔考,在意大利语中,regista这个词专门指这种球员——位置在中场靠后,同时负责组织进攻。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皮尔洛在布雷西亚队效力时尝试了现在的位置,当时巴乔是他的队友。塔尔德利入主国际米兰后,他也来到了国米,但是在这里得到了机会很少,在转会AC米兰之后终于迎来了转机。安切洛蒂开创了让4个十号同时上场的先河,球队的战绩和观赏性都“高歌猛进”,皮尔洛在安切洛蒂的战术体系中如鱼得水,和球队一起相继赢得欧洲冠军联赛冠军和意甲联赛冠军,并且逐渐成为意大利国家队的主力。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巅峰时期的皮尔洛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中场球员,他的控球和组织技艺炉火纯青,而且视野开阔、创造力十足。他在意大利国家队和米兰都担任纵深拖后的组织者这一角色,负责指挥球队并控制比赛节奏。但由于抢截能力不足,速度也不够快,这种踢法需要队友足够的支援,在AC米兰和意大利国家队跑动积极,拼抢凶狠的加图索都是他的搭档。同时在前场安排一名类似九号半球员能让皮尔洛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布雷西亚队脚法秀丽的巴乔是他的队友,在AC米兰则是由纵向突破能力极强的卡卡和其组成的进攻中轴,在意大利国家队,则换成了更加霸道,射术更精湛的托蒂。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组织者的侧移

侧移指的是那些踢中场边路的组织者,包括贝克汉姆、施耐德和菲戈等人,或者在阵型位置被放在边路的球员,例如里克尔梅。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里克尔梅的比赛风格和经典组织者最为接近。在06年的阿根廷队,他和马斯切拉诺、坎比亚索(卢乔冈萨雷斯)、马克西一起组成了四人中场。里克尔梅踢名义上的左前卫,但是队中拥有助攻能力超强,活动范围很大的左后卫索林,在索尼来到前场时,里克尔梅会相应地在中路进行活动。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跟皮尔洛一样,里克尔梅也拥有细腻的脚下技术,同时速度慢、攻强守弱的缺点也经常被对手利用,乃至制约了他职业生涯的发展,这实际上是组织者的通病,他们在场上会削弱球队的防守力量。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尽管缺乏速度,但里克尔梅拥有高人一筹的传球视野和控球技术,他的踢球技术别具一格,佩克尔曼是里克尔梅的恩师,里克尔梅入选阿根廷青年队时就接受过他的言传身教,佩克尔曼成为阿根廷队主教练之后,立马确立了里克尔梅核心地位。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边路球员成为球队的组织者,这种情况并不少见。2001年齐达内转会到皇马,当时如何在中前场安排多名球星成了关注热点,博斯克的解决方法是让齐达内担任虚设左前卫,左后卫卡洛斯频频压上助攻,齐达内的位置也相应向中路移动。而在齐达内到来之前,皇马的组织核心一直由菲戈担任。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西甲巴伦西亚队的艾马尔也踢过边路,他经常在肋部活动。在2002年世界杯上,作为英格兰的组织者,贝克汉姆的位置也是在边路,他的传球是球队的主要进攻手段;0304赛季以不败战绩夺冠的阿森纳球队,中场核心是担任左边前卫的皮雷;而在巴萨梦二,左边锋罗纳尔迪尼奥是球队当之无愧的进攻核心。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组织者前移

前移指的是组织者位置在中场和锋线之间,如意大利队盛产的九号半球员,还有2000年欧洲杯上博格坎普,相对而言,组织者前移的历史更为久远,像意大利队就拥有深厚的九号半传统,意大利语中用fantagista来称呼巴乔和托蒂这样的球员。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2010年南非世界杯,西班牙队夺得冠军,队中的两大组织核心哈维和阿隆索发挥出色,他们一前一后编制着西班牙队的进攻脉络。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但是在当届比赛中发挥最亮眼的“组织者”并不是这两位中场大师,而是乌拉圭队的迭戈弗兰。弗兰自出道以来在场上的角色就是中锋,但是在那届世界杯,由于乌拉圭中场创造力不足,中锋储备又特别出色——有苏亚雷斯卡瓦尼两员大将。所以主帅塔瓦雷斯把弗兰放在一个类似于九号半的位置上,而在这个位置上,弗兰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自己奔跑能力强,视野开阔,远射精准的特点。他在当届杯赛一共打入五球,不仅率领乌拉圭队夺得了世界杯的第四名,而且他还当选当届比赛的金球奖。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当然,说了九号半,就不能不提巴乔,意大利人是普拉蒂尼口中第一位九号半球员,他不仅拥有精湛的技术和开阔的视野,也有出色的门前嗅觉和得分能力,1994年世界杯是属于巴乔的舞台,他和罗马里奥交相辉映,硬生生把意大利带到了决赛。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组织者位置变动原因:

具体而言,组织者的位置变动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一些球员是作为中场核心来培养的,但是接受完青训进入联赛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开始尝试打其他的位置,像皮尔洛即是如此。刚从国米转会到尤文图斯的扎内蒂,他在青年队踢的是指挥官,但是进入职业队后逐渐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组织能力的中场工兵,如果他具有更高天赋的话,也许能像皮尔洛那样踢球。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二是有的球员一直是在踢边路。但他们具备精湛的个人技术和睿智的战术头脑,在边路也能指挥球队的进攻,从而成为了组织者,比如菲戈。边锋这个位置对速度和体能要求很高,但是菲戈跟华金和塞尔吉尼奥那样的边路好手相比明显不同,突破、射门、传中、远射和组织进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极大丰富了球队的进攻手段。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而现在的足坛,非常强调球队的攻防整体性,基本没有固定的组织者,即使有,也多半为全能中场。他们不光可以攻上去,还能守回来,让自己的身影遍布每一个需要出现的角落。而就算状态不好,脚头不顺,他们依然可以用出色的防守和大范围牵扯来帮助球队。2014年世界杯的保利尼奥,2018年世界杯的莫德里奇,还有曾经叱咤英伦的双德。都是此类球员的代表人物。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甚至,当今世界的最佳中场德布劳内都要兼顾防守,这不知是足球战术的进步,还是美丽足球的凋零。

深度|帷幄风骨——论绿茵场组织大师位置的移转腾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乌拉圭   齐达内   位置   帷幄   组织   移转   绿茵场   米兰   风骨   球员   边路   意大利   世界杯   前场   组织者   中场   国家队   深度   球队   大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