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在弥留之际,留下两道密诏,让乾隆能够稳坐帝位六十年

清世宗雍正皇帝,虽然在位时间相比康熙、乾隆两位皇帝比较短,但是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雍正在弥留之际,留下两道密诏,让乾隆能够稳坐帝位六十年。

雍正乃康熙帝第四子,于1722年12月27日登基(黄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雍正皇帝的做事风格是有名的勤劳亲为,因此对内政民生的问题,用强力的手段进行铁腕施政,例如在中央设置军机处和密折制度来加强皇权,在地方上推行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改土归流、打击贪腐的王公官吏和废除贱籍等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清朝经济和国力进一步增加,对外则通过对俄国谈判确定蒙古北部边疆,平定青海,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等加强对西藏的控制,但同时由于在位期间正值壮年,针对当时的时弊果断做出处置,仍有诸多改革被后世肯定,并在康雍乾盛世的延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大作用。他在位13年,除万寿节会休息一天,其余时间都在工作,整日窝在养心殿,批阅奏章,召见大臣,可谓是兢兢业业。相比于康熙、乾隆两位皇帝,雍正基本就可以算是不近女色。

雍正在弥留之际,留下两道密诏,让乾隆能够稳坐帝位六十年

但终日的辛劳也让雍正在继位13年后,在圆明园突然暴病,生命垂危。雍正弥留之际,将四位重要的人物召到自己身边,分别是庄亲王允禄和果亲王允礼,以及最看重的两个大臣张廷玉和鄂尔泰,雍正帝告诉四人,“朕会留下了两封密诏,驾崩后,你们一起打开第一道密诏,宣布新皇帝的人选。等到新皇帝即位后,再把另一封密诏交给他。”

雍正死后,为了安定大局,四位顾命大臣宣读了第一封密诏。内容就是让皇四子宝亲王弘历继位,也就是后来的乾隆。

而乾隆登基后,宣读了第二封密诏,“雍正八年六月内,钦奉皇考谕旨,张廷玉器量纯全,忠诚供职,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安民察吏,绥靖边疆,洵为不世出之名臣。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朕万年之后,二臣着配享太庙。今朕欲将皇考此旨入于遗诏内颁发。”

第二道密诏中,雍正的意思很明显,他为乾隆留下了四位顾命大臣,但是让人奇怪的是雍正将张廷玉一介汉臣排在了鄂尔泰的前面,刻意抬高了张廷玉的地位。要知道在清朝,满人的地位比汉人高得多,雍正此举就是为了牵制鄂尔泰,才将张廷玉放在了前面。张廷玉和鄂尔泰也的确不负众望,在朝堂上分了两派,互不相让,正是因为雍正的精心考虑,让大清皇权顺利过渡,帮助乾隆稳坐帝位六十年。

根据《清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喻旨:“宝亲王皇四子弘历........圣祖康熙帝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雍正元年八月朕于乾清宫召诸王、满汉大臣入见,面谕以建储一事........即立弘历为皇太子之旨也,其后仍封亲王者,盖令备位藩封,谙习政事。........着继朕登极,即皇帝位。........俾皇太子弘历成一代之令主........与和亲王(弘昼)同气至亲实为一体........大学士张廷玉器量纯全,抒诚供职,其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大学士鄂尔泰志秉忠贞才优经济........此二人者,朕可保其始终不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雍正   乾隆   密诏   帝位   弥留之际   雍正皇帝   始终不渝   承上启下   皇权   大学士   皇太子   亲王   大臣   康熙   皇帝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