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有很多《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故宫收藏的一定是张择端真迹

全世界有很多《清明上河图》,为什么故宫收藏的一定是张择端真迹

《清明上河图》是一座迷宫。据说,全世界以“清明上河图”为题的作品达四十一件,包括:日本有十八件,台北有十三件,纽约有六件,伦敦有四件,芝加哥、洛杉矶、布拉格及北京等地各三件,其他去向不明的有四件,共计四十一件。

《清明上河图》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别:第一个是张择端的真迹;第二个是明代著名画家仇英画的“仇英本”;第三个是清代宫廷画家画的“清院本”。

世界上拥有最多《清明上河图》的不是中国大陆,也不是中国台湾,而是日本。

日本东京有一个美术馆叫“大仓集古馆”,在这里收藏着日本最有名的《清明上河图》。大仓集古馆收藏的《清明上河图》,长六一五公分、宽二八点五公分,但这幅《清明上河图》是真的吗?

仔细观察,太仓集古馆的这幅《清明上河图》中,运河沿岸的店铺招牌,写着“发卖棉花行”,店门口放着一个大笼子装满棉花,店家老板正在和上门的客人聊天。而棉花传到开封一带,应该是元代以后的事情。此外还有店铺招牌写有“描金漆器”,但漆器是在明代宣德以后才在中国开始制造。因此,从这些事情来看,《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不是宋代,而是明代以后的景致,也就是俗称的“仇英本”《清明上河图》。

仇英是活跃于十六世纪前叶的明代画家,他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是根据"清明上河"这一题材,参照" 宋本 "的构图结构,以明代苏州城为背景,采用青绿重设色方式,重新创作了一幅全新画卷,风格与宋本迥异。"仇本"也是后世众仿作鼻祖,明人笔记载,当时各种以此为蓝本的仿作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达官豪门相互馈赠的高档礼物。

所谓“院本”是宫廷画家的画,“清院本”的意思就是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

1736年12月,清朝最盛的乾隆皇帝时期,陈枚、孙祜、金昆、戴洪、程志道等五位宫廷画家合力完成《清明上河图》献给乾隆皇帝。在绢本上着色,纵三十五点六公分、横长一千一百五十二点八公分,相当地长。张择端作品的左端结束的形状很奇怪,因此有人推测有部分缺漏遗失了。清院本为了把左侧剩下的部分补足,加上了开封城中心的宫廷和池塘。虽然是清代的作品,但是画得很有北宋风味。

这个清院本也有许多有趣之处。 例如,在道路旁有好几个乞讨的乞丐、在路上摔倒的男子、落马的男子、吵架骚动的画面、粪水洒了一地、周遭的人掩鼻的样子、私塾前的尿尿小童、餐厅前瘫在朋友身上作呕吐状的男子、背着死狗的男子后面有狗追他等不吉利的场景。为何拥有强大权势并自夸盛世的乾隆皇帝,可以容许这样的绘画内容呢?因为这幅清院本与清朝盛世无关,绘画内容是虚构的,或者说是描绘过去的世界,在一个虚构的土地上发生的事情。因此不会伤害到清朝皇帝的威严。画家们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完成了清院本。而乾隆皇帝也没看过张择端的真迹,他看到的是明代流通的仇英仿本。乾隆皇帝自己也想看到《清明上河图》的真迹,但当时他以为原作已经消失,因此接受了“复活”的清院本。

1949年蒋介石撤退台湾时一起运走了故宫文物,但没有带走张择端的真迹,只带了《清明上河图》的清院本。

在沈阳发现《清明上河图》是1950年。当时还没确定大陆的《清明上河图》是真迹之前,台湾立即抛出关于真迹的论战,企图混淆视听。因为蒋介石始终认为“文物的所有者=中华之王”,手里握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就是得到正统。台湾的《清明上河图》必须是“真迹”。

但蒋介石想不到的是,历史有时候就是这么诡异,当年溥仪被赶出故宫的时候也把也把《清明上河图》真迹带走了..........

进入1970年代,中国大陆陆续公开了《清明上河图》的资讯,真迹就收藏在北京故宫的这个事实,已无可动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故宫   真迹   院本   漆器   台湾   日本   明代   清代   清朝   蒋介石   宫廷   画家   棉花   全世界   男子   收藏   作品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