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两则事例看教师语言的巨大作用

由于疫情,本学期的时间大大缩短,比正常学期少了一个半月。虽然说都进行了网上课程在线学习,但是效果怎样大家都心知肚明!七八年级只有两周的时间,而九年级也只有两周的时间罢了!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里,面对特殊的这一代学生,再加上在当前对教师形象整体不佳、教学环境整体不利的背景下,我们做教师的更要秉持本心,对学生要有耐心,做好这良心活,对学生不能散手不管,更不能自由放羊。不能对学生恶语相加,要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细心感化学生!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大家请看下面这两例实例:

故事一:

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她在读初中时,作文极好而数学极差,几次考试都不及格。为了对得起父母和老师,她硬生生地对数学死下功夫,三次小考,数学都得了满分。

数学老师认为她成绩的提高百分之百是因为作弊。她是个倔强而又敏感的女孩,并不懂得适度地忍耐更能保护自己,就直言不讳地对老师说:“作弊,对我来说是不可能的,就算你是老师,也不能这样侮辱我。”

结果,被冒犯了的老师气急败坏,单独给她发了一张她根本没有学过的方程式试题,让她当场吃了鸭蛋。之后老师拿蘸了墨汁的毛笔,在她眼眶四周涂了两个大圆圈,然后让她转身给全班看。又让她去大楼的走廊上走一圈。

这一事件的结果是:其一,让她休学在家,自闭了七八年,严重时,连与家人同坐一桌吃饭的勇气都没有;其二,养成了终生悲观、敏感、孤独的性格。尽管她一生走过48个国家,写了26部作品,用她的作品帮助很多人树立起豁达、坚强的人生信念,但她自己始终走不出心灵的阴影。

良言一句三冬暖,两则事例看教师语言的巨大作用

故事二:

有这样一个女学生,同上面的她一样,读初中时,语文也出奇的好,曾在年级的语文阅读测验中得过第一名。但数学相当糟糕,面对数学课本,就像面对天书,数学老师教的东西,她没一样能听懂。她戏称自己为天生的“数学盲”,并且断言这种盲永远无药可救。

她跌跌撞撞地读到初三时,只好整晚不睡觉,把一本几何题从头做到尾。

第二天,上数学课时,老师讲到一半,忽然停下来,在黑板上写了4道题让全班演算。这没头没脑的4道题在下午补考之前出现在黑板上,又与正在教的内容毫无关系,再笨的学生也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于是,她忽然就成了全班最受关心的人,几位同学边笑边叹气,把4道题的标准答案写出来让她背。她背会了3道,在下午的补考中得了75分,终于能够参加毕业考,终于毕了业。后来,初中最后的那堂数学课连同数学老师关切和怜爱的眼神,一并成为她生命中温馨美丽的回忆。

良言一句三冬暖,两则事例看教师语言的巨大作用

第一个故事的主人公是三毛,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席慕容,这是两个让许多人为之痴迷的女作家。但是三毛短暂的一生是充满悲剧色彩的,而席慕容的幸福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为什么美丽倔强的三毛总让人心痛又让人绝望,而外表平常的席慕容却既让人心怡又令人神往呢?这与她们年少时在数学课上的经历不无关系。

同样的两个数学教师,三毛的老师认为她的数学成绩是作弊得来的,语言存在鄙视意味,而忽略了三毛为此做出的种种努力,眼中的打击了三毛为之努力的决心,几次下来,导致三毛对上学失去了信心,造成精神抑郁,最终上吊自杀身亡。她的这种文风影响了一代人。

而席慕蓉的数学老师却用鼓励的语言鼓励学生“背会”答案,顺利毕业。使她的内心充满阳光和温馨。结果她写的文章里的主人公性格都是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

德国教育家彭多慧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亲其师,信其道。”由此看见,教师的教育语言的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唯美、豪迈;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

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味:情趣、意境、修炼、魅力。

教师的教育语言是反映教师素质和形象的一个十分中的方面。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教师在与学生、家长的交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理,言之有爱”,谈吐文雅、幽默,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几句简单的话语,就会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相反,如果主观武断,粗话不断,脏语连篇,甚至恶语伤人,就会令人不快或反感,轻则会使学生对你所教的这一学科失去兴趣,对于你本人失去好感,产生恨意;重则会对教师群体好感下降,对学习失去信心,进而会影响学生的三观,使学生走上对社会不满甚至产生仇恨的危险分子。

良言一句三冬暖,两则事例看教师语言的巨大作用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教;在课堂上用自己智慧的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尽其所能的把学生培养成为他该成的人才。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我们在教学中首先把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好,教会学生会尊敬人,会爱人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语言   教师   良言   教育家   事例   全班   俗话说   主人公   数学老师   初中   作用   两个   老师   数学   时间   故事   体育   席慕容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