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项羽干不过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策略问题?

为什么项羽干不过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策略问题?

标签:中国人文历史、秦末汉初、刘邦项羽、项羽为何干不过刘邦、历史杂谈随笔看法

项和刘二人的故事在历史上是非常出名的,想必大家都已经听说过这个故事了,也知道最后的结局是项失败,在江边自杀而亡,而刘成为君王掌管天下。那么大家知道为什么项会失败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话,就接着看下面的文章吧,下面小编将会为大家具体分析一下其中的缘由。


为什么项羽干不过刘邦,是妇人之仁,还是策略问题?


用人不善

其实项的身边有非常多的能干的人,这些人的能力,一点都不输给他的竞争对手。项能把他们召集起来也是花了一番功夫的,这些人也是看在他有一定的帝王风范,所以才决定跟随于他。但是这些人决定跟随自己之后,他又会对他们存有非常大的疑心,在各个方面都对他们表现出极其的不信任。最后其中一些人实在受不了他这样的行为,于是转而投奔他的竞争对手刘。而刘在对待人才方面,则与项完全不同,他会用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把他们留下来,并且把他们的能力发挥到最大。最后项身边唯一能够值得完全托付的军师,也被自己逼的在逃亡途中死去。

项在不相信外人的同时,非常的相信自己组内的人,对他们完全不存在戒备心。非常典型的就是自己的长辈,他完全没有想过要防备他,但是却是这样的一个人出卖了自己,帮助自己的竞争对手,并且间接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当初在自己设下的局上,如果不是自己的长辈对于刘的提醒,可能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他才是最后获得胜利的那个人。

妇人之仁

项平时在做决定方面,不太有一个领导人的风范,更像是一个女子一样犹豫不决,在很多事情上都拿捏不定。这也是他众多失败的原因当中之一。举个例子来说,就是他当初设局宴请刘,本来打算是在宴会中将其杀死,但是他却迟迟肯动手,一直在等待所谓的时机。最后自己的人悄悄地与对方私通,告诉了对方自己的计划,结果暗杀不成,对方成功的逃脱了。当时这个情况发生之后, 他军师就怪他的性格过于犹豫。这件事情在最后的胜负上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亲手错失了这个机会,导致了最后自己的失败和失去生命。

暴虐、刚愎自用

项在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建议,老是觉得自己的决定才是最正确的那一个。比如说他当初攻下一座城池的时候,为了庆祝和分享他的喜悦,他放了一把火烧掉了,当时敌人的宫殿,抢走了里面的各种珍宝,大肆杀戮敌军的俘虏。有人劝他不要这样做,因为这样会很大程度上的失去民心,从而得不到百姓的支持,最后的战争很有可能会失败。但是他完全听不进去,依然按着以前的样子做事。并且由于那个人提到了一些不该提的事情,他非常的生气,他便直接下命令让仆人把那个人给煮熟了。

小时候的一些性格分析

其实项的失败还和他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这些东西从他小时候就开始渐渐地体现出来。小时候,他的父亲让他读书学习知识,但是学过一段时间之后,他就直接不学了,因为他觉得学了也没用,认识几个字不过是能写出自己的名字吧。后来他的父亲又让他学习剑术,他又觉得学习剑术也只能和一个人对打,完全没有用,所以他又放弃了。这时候他的一些短浅的见识,过于坚持个人想法的性格就已经很明显的体现出来了与后来的很多事件,都有一定的关联。

失败的策略

向项推翻以前的国家之后,明明是有很大优势的,但是却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决定继续往东走,而把原来的好地方留给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本来这个时候应该留在关键的地方巩固自己的势力,但是他却不听取其他人的建议,决定开拓新的地盘,最后整个形式都非常的被动,自己一直在被对手逼着行动,而没有主动出击的机会。刘这时候相当于是捡了一个漏,把非常重要的地方很轻松的就占领了,然后在当地开始渐渐地巩固自己的势力,俘获民心,慢慢地自己的军队就强大了起来。(1546字)

文| 丫头(四川成都人,网络写手,文艺女青年。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直属现代印象文化第八事业部实习助理编辑、合作作者。)

策划组稿:苏白传媒本部策划部 策划编辑 菜菜

审读:苏白传媒 编审 苏白

运营:苏白传媒 彤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项羽   妇人之仁   刘邦   用项   后项   剑术   军师   民心   风范   长辈   小时候   当初   性格   策略   传媒   地方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