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文人忘记了什么?大抵是忘了那一片守卫边疆的胡杨绿吧

如今的文人忘记了什么?大抵是忘了那一片守卫边疆的胡杨绿吧!

标签:中国人文历史、如今文人忘了什么?唐代文人风骨风尚、唐代人物事件话题、人文历史杂谈看法随笔

若谈起我们如今的文人,要么枯瘦文质、要么臃肿滑腻、大抵是代表了如今现行的两个派别吧。自然是后者多于前者、自然是后者优于前者。但今日我们并不先谈他们。我们专谈一下我们唐时的文人。


如今的文人忘记了什么?大抵是忘了那一片守卫边疆的胡杨绿吧


唐时,文随马背刀!

其实唐朝并不全是以汉人为主、在唐早期、今西北、中亚这一块我们都是广结异邦的盟国,丝绸之路甚至不少文人将士都是带有胡人血统的,因为当时本身来说唐朝皇室就带有部分的胡人血统。当时胡人的身高以及身体优势更强于汉人,因此在唐朝的军队当中、八大将军有三人即是胡人血统、如安禄山、麻胡子、李光弼等历史著名人物都是胡人出生。

而文人之中如李白。也正是他写出了关于唐朝为何胡人多依靠于唐朝的胡汉名言——“胡无人、汉道昌。”

因此我国当时也染上了不少胡气——武人热边战!文人荡边疆!因此唐朝时我国其实也是一个有些彪悍、敢于发挥国际军事力量的世界强国!

瞭想唐时功绩——灭突厥、征西域、征朝鲜、威吐蕃。甚至其唐朝第二代国君李世民也被周边国家誉为“天可汗”一时风头无二。

在这样的好战不畏强敌风气之下、文人自然也随之热血起来、像写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王昌龄;还有写出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的杨桐。

自不用提文武双参与过平安史之乱、写出“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的岑参;说出“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的班固。更不用提“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胡人”李白。

其实岂止于他们,或者换句话说早唐、盛唐的文人没有几个不些边塞诗的、如白居易、王之涣、高适等实在数不胜数,那个时代的文人大抵也染上了一抹盛唐的威气吧。不然那时为何文人为何下马能文章、上马可杀敌呢?

今日、从古至今的荒漠化下的那一抹残酷的胡杨绿

我们自唐以来一直都以今甘肃省西北角的玉门关、瓜州、敦煌关、阳关的驻边战士为我们民族的边疆热魂!

而在今日。取代了他们的则一种植物。

在边塞重地的甘肃省栽种全省的基本上只有一种树体——胡杨!至于近年来也在广泛培植的沙枣树、白杨、红柳等无非只是替代品而已。

时至今日。守疆人已不在、而卫疆魂常驻心!

而其中从古至今依旧在发挥着这片效力、进行着另一场战斗的的不过是笔挺直立、沉默不语的守疆卫士——胡杨!

王维有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是来描写阳关的,而如今荒漠日益的西北荒漠已经很难再见唐时的娇柔青柳了、除了部分景区依旧靠着人工养殖着它以外,难得一见。

而我们的胡杨却万古如一日、只是直挺着身躯、盯着比古时更为严峻的枯风、更为猛烈的沙尘、依旧护卫着身后的点点绿洲。

在灰皇的荒漠之间、甘肃版图上的这一抹胡杨绿面临的依旧是残酷不止的战斗。

“笑傲荒丘枕戈壁,鄙夷涸辙望云川.铮铮铁骨何曾惧,岁月沧桑志亦坚.”——出自胡杨颂。

为什么我们的文人?

那么到底会有人问,那么我们的文人到底怎么了,枯瘦的不像胡杨、臃肿的更不像胡杨。具体难说,不过浅言一点吧。风沙未减、而驻边之意已无、何因呢?

无非是风沙大、而汲水浅吧。愿真正能驻守边疆的胡杨永见其绿。(1344字)

文| 蓝蚁(湖北黄冈团风人,经济系毕业,文艺男青年,苏白传媒旗下昆德拉传媒编辑部 全媒体助理编辑。)

审读:苏白传媒 总编审 邹剑川

运营:苏白传媒 小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边疆   玉门关   胡人   阳关   文人   盛唐   甘肃省   枯瘦   汉人   臃肿   荒漠   血统   唐朝   自然   传媒   体育   胡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