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史评:确立台湾大学校训

摘要:傅斯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接第四任台大校长,耗尽心血经营这所台湾省最高学府。

傅斯年史评:确立台湾大学校训

台大“功人” 定海神针

“若有学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


创建于1928年的台北帝国大学是台湾大学的前身,也是日本殖民统治的产物(日本共有东京、京都、东北、九州、北海道、京城、台北、大阪、名古屋等9个帝国大学)。抗战胜利后,台湾省回归中国,更名为国立台湾大学,以国民政府接收台湾大学之日(11月15日)为校庆。

此时台湾局势动荡,台大问题成堆,经费不足、师资薄弱、学潮迭起、管理混乱,三年换了三任校长。1949年1月,傅斯年“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接第四任台大校长,耗尽心血经营这所台湾省最高学府。

他身患严重高血压,已不允许繁重工作,经不起老领导朱家骅再三游说和老朋友陈诚再三邀请,不得不接下这个“烫手山芋”。1月20日,傅斯年来台,陈诚亲到机场迎接,以示尊重。

傅斯年任台大校长短短1年11个月,在其位谋其政,为台大主要建立“四功”。

第一,组建雄厚师资。

早在1932年8月28日,傅斯年就在《独立评论》上发表《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认为“大学以教授之胜任与否为兴亡所系”,只有先“澄清了大学教员界,然后学术独立、学院自由,乃至大学自治,皆可付给之。”

然而,中共军队势如破竹,国民党政权已是风雨飘摇,前途渺茫。台大师资捉襟见肘,滥竽充数者多,原台北帝国大学中的日本教授几乎已离台(这些教授在日本大多是二流,才到台北工作),大陆顶尖学者来台又少。胡适也是先到美国观望几年,不轻易上孤岛漏船。

傅斯年、蒋经国、陈雪屏主持的“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就没“抢”出多少有份量的学者。傅斯年赴台后不死心,又邀请陈寅恪、竺可桢等大腕来台,无人响应,感慨“基于政治情形,此地请人大不易也。简直请谁谁不来。”(《致李书华信》,1950年10月18日)

如此艰难困苦,难不倒奇才傅斯年。他果断对台大师资“动手术”,而且是大进大出。所谓“进”,就是成立“教员聘任资格委员会”,专司招聘,聘任教授的准星锁定“中央研究院”。

他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威望,长期在“中研院”史语所做所长,极具号召力,把史语所整建制搬迁到台湾。所以有本事聘任到“中研院”数十位大师,任台大教授或兼职教授。台湾岛内著名学者,几乎被傅斯年的台大一网打尽。

“中央研究院”院士李亦园1948年9月考取台大历史系,作为亲历者,在《永怀师恩》中回忆,“傅先生莅任数个月后,一切校务都很快地走上正轨。傅先生不但在短期间内稳定了整个学校的行政,而且‘带’来大批在国内学术界极负盛名的学者。”

所谓“出”,就是不称职的教师,坚决淘汰不许上讲台。他铁面无私,以真才实学为择师的首要标准。例如直接听课,判断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能力,不称职的教师被他陆续“听”掉。做校长期间,台大不续聘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共有70多人。

长期做傅斯年助手的那廉君回忆:“一个名贤的后裔,总想到台大任教,但他(傅斯年)硬是不聘!接任校长之初,发现他的好友又是老友的弟弟教书不理想,绝不顾虑地劝他自动辞职!又发现一位教授,绝无教书的能力,只好叫他做些行政工作。”(智效民《傅斯年的教育理想和实践》)

第二,确立台大校训。

1949年11月15日,傅斯年在台湾大学第四次校庆上演说,期勉台大学生:敦品、力学、爱国、爱人。此后这八字成为台大校训。

把“敦品”(敦厚品行)放在“力学”(勤奋学习)之前,是因为他认为,“青年是领导下一时代的,他们的品行在下一个时代的影响必然很大”。“这些年来,大学里最坏的风气,是把拿到大学毕业证书当作第一件重要的事,其实在大学里得到学问乃是最重要的事,得到证书乃是很次要的事”;希望学生“由学术的培养达到人格的培养”。

台大在官网“有关台大·校徽”专栏中,将傅斯年的“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八字训示,称为“立教之根本,修身之准则。”

台大还在官网“有关台大·校训”专栏中说明,当时傅斯年所用的是“力学”,不是“励学”。在台大1950学年度第二次校务会议中,这八字校训提案被保留并未通过。

有关台大校训的题字,目前可考的始自继任傅斯年的钱思亮校长。他在台大1964学年度毕业纪念册上题“敦品励学爱国爱人”,并注明“录本校校训与毕业班同学共勉之。”

(2015年11月29日一稿,12月8日二稿,【山水微言·75】。本文为《功狗·功人·功主──傅斯年史评三部曲之立功篇》第3节,连载第4节《“若有学生流血,我要跟你拼命!”》待续。《“士人之节,在中国以此维纲常者也”──傅斯年史评三部曲之立言篇》6节已连载。压题照为台大第五任校长钱思亮题傅斯年校训。)

版权声明:压题照来源台湾大学官网。“山水微言”系列评论均为一人原创,欢迎个人转载,请保留“山水微言”署名、版权声明。作者的评论微信公众号:SSWYPL,欢迎关注切磋,机构如转载联系授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台湾大学   史评   校训   中央研究院   台湾省   学年度   微言   爱国   台北   帝国   台湾   师资   校长   教授   体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