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原文标题:中投回归:这项技术回到了NBA最高舞台上,而且可能左右太阳与雄鹿总决赛的走势 / The return of the midrange: It is back on the biggest stage and could decide these NBA Finals between the Suns and Bucks

发布时间:美国时间2021年7月14日

发布媒体:the Athletic

文章作者:马库斯·汤普森

文章译者:戴高乐

“我总决赛第三战,因为比赛在最后时刻失去了悬念,德文·布克被蒙蒂·威廉姆斯提前换下场。坐在场边,回想起自己14投3中的运动战效率,布克若有所思。赛后,他不可避免地被问到了相关的问题,而布克的回答也非常简单:

觉得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出手机会,我们会争取让这种局面出现。”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从布克沉稳的语调中可以听出,这位首次踏上总决赛的小伙子,对于自己之后的比赛充满着信心。情况也果然如此,就在总决赛第三战仅得10分之后,布克在随后的第四战迎来爆发,单场砍下42分。他提到的“更好出手机会”,也在第四战中出现了。

那么,布克提到的这个“机会”,到底在哪里呢?其实,打到了总决赛这个关口,两支对阵的队伍,都已经冲破了前三轮的阻碍。所以他们非常清楚,想要在这个最终赛场上笑到最后,那就必须保卫好自己半场的每一寸地板。不过,在这片防守强度最高的赛场上,那些传奇的得分手们,依旧能够突破对手的防线,找到出手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布克口中的“机会”。

那么,这个空间在哪里呢?不是三分线外,更不是三秒区内,而是在中距离。

历史仿佛是一个轮回,NBA经历了“魔球”理论的洗礼,进入到了全新的时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NBA最重要的舞台上,似乎早已被丢进历史垃圾堆的“中距离”进攻,又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而且毫不夸张地说,谁能在今年的总决赛中“占领”中距离这个空间,谁就更有机会去冲击总冠军。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这种理论,有数据的支持。在今年总决赛前三战中,雄鹿和太阳两支球队在中距离的进攻比例,达到了2016年总决赛以来的峰值。而今年,雄鹿和太阳两队在晋级总决赛的过程当中,每一轮在中距离的出手比例,都会比前一轮更高,这种情况,也是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头一次出现。

最近这些年,三分球在NBA进攻环节中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距离篮筐越近,得分可能性最高”的规律,也从篮球诞生之初就从未改变。所以在这两个理念的共同作用下,中距离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但也正因为如此,中距离往往成为了防守兵力相对薄弱的区域。

仔细回想一下,在NBA总决赛的历史上,很多精彩和致命的进球,其实都来自于这里。比如1984年总决赛第4战,拉里·伯德在加时赛里,就是扛开“魔术师”约翰逊的防守,然后在中距离命中了反超比分的一球;再比如1990年总决赛第5战,活塞的维尼·约翰逊在开拓者的杰罗姆·凯西头上,命中了一个干拔跳投,为活塞锁定了冠军,而他出手的位置,就在三分线内一步。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当然,总决赛历史上最知名的一个中距离出手,发生在1998年总决赛的第6战。乔丹和公牛的第六冠,就是源自迈克尔·乔丹在罚球弧顶处的一个跳投出手。那里不是三分线外,也不是三秒区内,正是中距离。

NBA是巨星的舞台,而巨星之所以能成为巨星,是因为他们可以投进“巨星球”。曾几何时,自己运球之后的干拔跳投,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巨星球。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很多巨星,已经可以把投篮的出手点越拉越远,但相对的,他们面对的防守强度和命中投篮的难度也是越来越高。加上各队从未真正放松过在篮下的防守,这就是为什么中距离变成了现代NBA的一座“金矿”。只要你有能力,中距离也足以让你赢下比赛,扬名立万。

除了前面提到的乔丹和伯德,还有很多巨星曾在NBA总决赛中,在中距离留下过精彩的表现。远的不提,就说2013年总决赛,大家都记得雷·阿伦在总决赛第六战用一个三分球把热火从悬崖边拉回,但在之后的抢七战中,是詹姆斯不断地命中中距离投篮,特别是第四节的3个中距离,成为热火锁定冠军的关键。还有杜兰特和邓肯,他们也都是中距离出手的大师,也曾在总决赛中,有过很多中距离的表现。

而在今年,中距离成为了布克、保罗与米德尔顿对决的主战场。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据NBA官网的统计,在1996-97赛季中,有31.9%的运动战进球都来自中距离。此后的两年,这个数字不断提升,分别达到了33.5%和33.7%。但是从1999-00赛季开始,这个数字开始下降,到了31.7%,此后更是逐年下降。与此同时,中距离“非受助攻”进球的比例,却常年保持一致。比如在1999-00赛季,这项技术统计的比例数字为12.3%,而到了2007-08赛季,这个比例也依旧有13.%。

“非受助攻”的中距离投篮,基本就可以理解成那些球员们的个人单打,其中很大一部分,就转化成了前面提到的“巨星球”。这个技术统计,在最近10年呈下滑趋势,从2008-09赛季的12.6%,下降到了2018-19赛季的6.6%。这个变化的原因,一方面是NBA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但另外一个方面,是中距离投篮本身就在大幅度地减少。

不过,减少并不意味着“灭绝”,随着各队在三分线外和篮下防守强度越来越高,中距离进攻的重要性,也正在越来越被重视。每支球队都希望用反击上篮,或者接连不断地三分完成每次进攻,但NBA级别的防守不会允许这样的场面出现。越是高级别的比赛,这种情况越是明显。所以,能否尽可能地把握每一次出现的机会,才是衡量一支球队是否为强队的根本指标。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相比三分球和篮下进攻,中距离出手虽然面对的防守压力会相对小一些,但这种进攻方式本身,就存在一个天然的门槛,那就是每次出手的距离都可能跟前一次不一样,而球员们在抵达出手点时的身体姿态和动能,也是瞬息万变。除了靠长期的训练积累肌肉记忆外,每次出手时的微调,也是一位球员能够成为中投高手的关键。

每个打过球的朋友,可能都玩过类似的“投点”游戏。就是在三秒区周围选定几个投篮点,在一个点投进球之后,才能向下一个点进发。对很多人来说,他们可能无法扣篮,也无法投进三分,但三秒区周围的这些中距离的投篮点,则是他们可以通过训练来掌握的。而这,就是篮球的基本功。

对NBA球员来说,扣篮和投三分普遍不是什么难事,也正是在这样竞争激烈的舞台上,决定一支球队成败、决定一位球员成色的,往往就是基本功的强弱。具象一点来说,就是谁能在中距离投得更稳。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如果不看总决赛第四战,那克里斯·保罗无疑是中投的大师级人物。而在他的身边和对边,布克和米德尔顿也在快马加鞭地朝他奔来。不算总决赛第四场,这三位高手在3场总决赛里,已经累计出手了58次中距离跳投。平均下来,每个人都出手了差不多20次。这个数字,是2013年总决赛以来的峰值。

2013年总决赛,热火和马刺也都是在篮下和三分线外布置了重兵防守,所以韦德、詹姆斯、波什以及帕克这4位球员,每个人在那次总决赛里,都至少出手了35次中距离跳投。而在4位球员当中,波什的中距离命中率最高,达到了39.5%,是4人当中唯一命中率超过38%的球员。

而今年,保罗、布克和米德尔顿,不仅在中距离投篮的数量上,有望赶上2013年,而且三人的效率也不赖。总决赛前三场,3位球员在中距离的平均命中率,达到了48.3%。虽然可能会有所起伏,但平均看下来,他们依旧在中距离很有把握。

中距离进攻的回归,不仅对太阳和雄鹿各有好处,也对NBA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相比要么投三分、要么冲篮下的“魔球”,中距离进攻增加了比赛的一个新维度,也让进攻的套路更加丰富多样。

中距离是保罗杀人的坟地?2021年总决赛会中投的可大有人在

而且,对于球迷们来说,看着球星们通过个人技术,在中距离闪转腾挪,与防守人斗智斗勇,然后精准地将球送进篮筐,本身就很有观赏性。篮球中的一个美妙元素,正在NBA总决赛的舞台上,绽放着它独有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保罗   中距离   伯德   雄鹿   约翰逊   詹姆斯   坟地   球员   大有人在   热火   巨星   赛季   出手   球队   比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