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你知道吗?在中国足球职业化初期,我们的联赛也曾经拥有自己的球星卡。那是中国足球文化最鼎盛时期的标志,也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1994年中国足球开始走上职业化道路,与此同时,中国足协开始考察意甲、英超、NBA等各大联赛的市场开发的先进做法,并且特别注意到在国外体育产业开发中很受球迷喜爱的产品——球星卡。

1998年由中国足协以及下属的福特宝公司经过多年的准备,发行了中国足球纪念品,历史上第一种球星卡——98甲A球星卡。由于是首次发行,无论在球员的选择、卡片的设计上,还是在印刷、防伪等方面都体现了当年球星卡的最高水平。


首次发行大获成功

同样按照国际惯例,球星卡的发行是限量的。98甲A球星卡发行50万包,选取了70位活跃在当年甲A联赛赛场的优秀球员(包括优秀外援),每包中随机放入6张球员卡和一张球星卡目录卡,每盒36包,16元一包,每箱12盒,同时还发行了相应的卡册。

1998年6月开始,在CCTV5的《足球之夜》栏目开始对球星卡经销商进行招募以后,形成了全国性的球星卡热,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首发球星卡,而且是中国体育产业史上第一次借鉴国外经验,发行的正式以收藏为目的的球星卡。从6月开始招募经销商到8月开始正式发行,短短几个月,50万包球星卡发行一空。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1998甲A球星卡包装盒

一代人的集体回忆

为配合甲A球星卡的首次发行,《足球之夜》特地推出了一个小版块《星卡俱乐部》,它让中国球迷第一次知道,我们的联赛也有了属于自己的球星卡,这成了那个年代很多城市年轻人的挚爱。

很多年轻人在看完《星卡俱乐部》的第一期节目后,都梦想自己能有一版全套的球星卡,但是那时随机6张、16元一包的价格,也让很多球迷望而却步。不过,依然有很多才上初高中的球迷攒下自己的午饭钱、零用钱去买球星卡,甚至球星卡成了零用钱的固定去处。

那时,买一包卡,能拆出自己喜爱的球星,则成了最大的乐趣,范志毅、高峰、曹限东、李明、申思……这些明星的卡是年轻人的挚爱,他们或者自己珍藏,或者把重复的卡拿出来和别人交换,不亦乐乎。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1998——2001甲A球星卡卡册

“毁版”造高价

随即,中国足协在各路媒体的见证下举行了盛大的毁版仪式,宣告中国首发球星卡顺利结束。很快各地就出现了成套球星卡和散卡流通市场,成套价格大约在800元左右。由于每位球员卡在总数量中比例是不一样的,所以成套的98甲A球星卡不会超过13000套。

由于98年球星卡的很多优异收藏属性被各地收藏市场看好,套卡最高时达到1800元一套。作为龙头卡的1号单卡一度达到1000多元一张。据悉,仅1998年发行球星卡一项,福特宝便进账1000万元!

时任技术部主任的杨一民曾说:“那时候让我们真切感到,甲A就是一个金饭碗。”球星卡的成功也吊起了时任足协专职副主席王俊生的胃口:“甲A不仅可以超越日本J联赛,只要给我们时间,跟欧洲五大联赛抗衡也并非没有可能。”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1998甲A球星卡——范志毅

星卡市场欣欣向荣

1999年4月,福特宝公司推出了99甲A球星卡,该套卡一共有111张,较1998年多了不少,其中球员卡94张,球队卡14张,足协标志卡1张,兑奖卡1张,目录卡1张。依然有很多球迷成盒甚至成箱的拆开,只为集齐全套,其中大连实德队一共有11人入选球星卡,而头号前锋的卡那时依然是龙头产品,当时的市场价值也在千元左右。

从设计水准上来说,这一年发行的球星卡应该是历年当中最走心的。首先,所有球员的照片都来自赛场摄影,与上一年的“摆拍”相比,看上去更加真实自然;其次,设计元素更加丰富,制作也更加精美;另外,球员的名字都是请专业的书法家来题写的,不仅上档次,而且能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中国风。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1999甲A球星卡——肇俊哲

2000年,福特宝公司再接再厉,又发行了第三套2000甲A球星卡。对于集卡者来讲,这套卡可以说是历年甲A球星卡中最具价值的。2000甲A球星卡是福特宝与美国著名球星卡公司亚德合作的,正是由于亚德公司的参与,让甲A球星卡首次出现了比例特卡。

2000年甲A球星卡一共173张,其中常规卡110张,特卡63张,包括10张中场发动机、10张甲A球星聚光、10张射手榜、12张甲A群英谱、20张球星签名卡以及每包都有一张介绍卡。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2000甲A球星卡射手榜

这其中最吸引人的当属特卡之王——球星亲笔签名卡,他的比例是1:108,但对于所有人来说这都是极大的诱惑,因为球星在卡片上签名,再由球迷得到,无形中拉近了球星与球迷的距离。当然好卡也不容易拆到,平均每拆三盒才能出一张。那个时期,只要是球星签名卡,不管是谁,价格动辄都是以百元计算的。

球迷玩球星卡的乐趣之一就是交换,这个时候,网上交易已经开始慢慢的流行起来,精彩球星卡论坛是卡迷们的网上大本营,不过那个年代没有先进的支付宝,只能靠君子协议来相互汇款寄卡。不过也有很多卡迷会遭遇不幸,被网上的人骗走几百甚至上千元,但却没有任何办法。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2000甲A球星卡签名卡

缺乏经验 迅速陨落

然而,高潮过后就是沉寂,但谁也没想到,甲A球星卡的衰落会来的如此之快。虽然2001甲A球星卡如期而至,但福特宝公司却做出了一个败笔决定,那就是将最吸引人的卡片设计为球衣卡,即剪下球员穿过球衣的一片布和卡片结合。

对于当时并不成熟的球星卡市场来说,最吸引球迷的还是球星的签名,球衣卡有多珍贵?这个概念根本不被大家熟悉,而且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人在怀疑,球衣卡里镶嵌的球衣真的是球员穿过的比赛服吗?所有的布片都是单一的颜色,可真正的球衣颜色可不仅仅是那一种,还有号码、广告、队徽臂章等等,一系列的疑问真的让人很难相信,那片布曾经和球员一起在球场上奋战!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2001甲A球星卡球衣卡

与此同时,糟糕的包装使得这一年的球星卡简直就是诡异的代名词。一包到底有几张?原来是每包6张,而2001球星卡则是每包2-7张不等!特卡的比例也很诡异,1:35、1:143这样带有极大运气化成分的比例让特卡的数量不会固定,最最诡异的就是球衣卡数量,一箱可能出2-5张球衣卡更是让所有人都琢磨不透。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2001甲A球星卡宣传册

虽然和前几年比大家的收入在此时有提高,球星卡的价格也没有变,但销售量却因为这些问题而逐步下降。最终在一片骂声中,甲A球星卡彻底的告别了市场。而此时的中国足球,虽然国家队冲进了世界杯,但国内的联赛却因为假赌黑泛滥以及足协领导各种不职业的做法而落入低谷……不过在那年,福特宝公司还是出版了几套国足打进世界杯的球星卡,每套卡都有单独的编号,一套33张,颇具收藏价值。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2002年“中国之队球星卡”

重新流入市场 卖出“白菜价”

甲A球星卡销声匿迹五年后,2007年,2000版和2001版的球星卡尾货整箱整箱的流入市场,2001版整箱仅需200元,2000版的球星卡整箱也不过千元,要知道当初这一箱卡至少5000-6000元。如此的白菜价一直延续到了现在,看看淘宝,一版99年全套的甲A球星卡带卡册不到200元就可以买到,曾经最贵的2000年全套球星卡甚至只要几十元。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甲A球星卡卖出“白菜价”

中国球星卡路在何方

虽然我们中国的公司已经没有人再做球星卡,但其实,一年一版的福特拉(FUTERA)世界明星卡,不管中国足球成绩多差,每年也都会给中国球员留一定的名额,甚至是有中国球员的球衣卡、签名卡这样的高比例特卡。这说明什么?显然中国的市场是他们不愿放弃的,中国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人愿意去做!

随着新资本的涌入,我们的中超逐渐回暖,不少世界顶尖的大牌球星和教练都纷纷来到中超,各地球市也呈上升趋势,人们来到球场,为一睹球星、名帅的风范,中超的影响力逐渐扩大,我们的足球周边产品也不应放弃这个机会。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福特拉(FUTERA)发行的李铁和孙继海球衣卡

不过,1998年到2001年这四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做球星卡,千万不能仅以获取最大利润为需求,需要的是培养市场,循序渐进。短期内获利然后抬屁股走人,为了圈钱而逗球迷和卡迷玩,是很难让这个市场持续下去的。这也是为什么国外的球星卡可以做到长盛不衰。

在很多球星卡的论坛上,总有人在问,中超为什么没有球星卡,甚至呼吁福特宝公司或者其他专业制卡公司去操作此事,一位卡迷在论坛上发帖,“再牛X的老外都是浮云,因为能让我们始终不忘的,唯有本土的东西”。

甲A球星卡——中国足球文化鼎盛时期的图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中国足球   球星   福特   球员   球衣   鼎盛   足协   图腾   中国   卡片   全套   联赛   球迷   比例   时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