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目前已知的吴王夫差剑共有九柄,此剑为春秋时期兵器。1976年河南省辉县百泉文物保管所在废品回收部门的协助下从废铜中发现,据访查,可能是1949年以前被人从辉县琉璃阁战国墓葬中盗出的。现藏国家博物馆。该剑全长59.1厘米,剑身宽5厘米。剑柄上有两道箍,剑格上有兽面花纹,镶嵌绿松石,剑身布满花纹,锋锷仍很锐利。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吴王夫差”剑

剑身铸有篆书铭文10字:“攻敔王夫差自乍其元用”。“攻敔”就是指春秋时期的吴国,也叫“勾吴”、“工吴”或“攻吾”;“王夫差”就是指历史上很有名的吴王夫差一“春秋五霸”之一;“乍”同“作”“自乍”就是自己制作的意思。“元用”含有大用、永远使用的意思。这句铭文总的意思是说,这是吴王夫差自己制作的宝剑,希望他能长久使用下去。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吴王夫差”剑铭文

吴王夫差(公元前495年一前473在位),是吴王阖闾的儿子。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第二次伐越,越王勾践用计谋大败吴军,吴王阖闾因病伤死去,临死前传位给夫差,叮嘱他为父报仇。夫差遵从父王遗训,即位当年就操演军队,以图复仇。次年在夫椒大败越军,勾践退守会稽。打了败仗的勾践听取了臣下文种、范蠡的意见,答应卑辞向吴国求和,等待时机以再图大业。文种通过吴臣伯喜否说服吴王接受了越国的求和,勾践夫妇入吴为奴,在阖闾墓旁的石室里喂养马匹。他们小心地侍候着吴王,百依百顺,忍饥挨冻,毫无怨言。整整三年,吴王终于相信他们已臣服了,决定放他们回国。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在吴国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

夫差随机兴师动众,北伐齐、鲁,争霸 中原。公元前488年他在陵(今山东泰安)打败齐国。此后多次伐齐、伐鲁。公元前482年,他与晋争霸,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大会诸候。因逢晋室内乱而一度夺得霸主的地位。此时吴国的发展达到极盛时期。

但是,吴国连年征战,造成国力空虚。而越王勾践不忘会稽之耻,卧薪尝胆,发展生产,增值人口,轻摇赋税,使越国国力逐渐恢复。伍子胥力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以除心腹之患,又遭夫差拒绝。之后夫差听信谗言用属娄剑赐伍子胥死。伍子胥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三千越甲可吞吴

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夫差率精锐赴黄池之会、只有太子与老弱留守之机,率越军趁虚而入,并杀死吴国太子。得知此事后,吴王夫差匆匆赶回,与越国议和。考感到吴国实力犹存,匀践答应了求和之请。公元前475年,越军攻打姑苏城,围了二年以后,最终攻下了这座城,夫差逃至姑苏山。历史惊人地重演了,这一次品尝胜利滋味的是越王勾践。他没有接受吴国的投降,夫差自杀,越国吞并了吴国。勾践成为春秋末年政坛上显赫一时的风云人物。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灭了吴国

吴越地区水网纵横,地多林莽,战车缺乏用武之地,军队的主力是水兵和步兵,青铜剑轻便锋利,是适合步兵用的短兵器,因此铸剑业很早就发展起来,领先于中原诸国。当地出现了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名家,其中干将夫妇铸剑不成、以身祭剑的故事,流传至今。那些出自名家之手的宝剑,被列国君主视为珍宝,为之不惜大动干戈。《越绝书》记载,楚王派风胡子到吴国请欧冶子、干将铸铁剑。欧冶子、干将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剑,晋、郑闻而往求,楚王不允,于是出兵围楚,竟达三年之久。

吴越地区制作的青铜剑质地优良,铸造精美,各诸侯国均以能得到吴越的宝剑为荣。据《史记》记载,公元前544年,季札奉吴王之命聘于鲁,经过徐国(今安徹泗县北)。徐君十分喜爱季札的佩剑,却碍难启齿。季札看出他的心思,但是使命在身,不敢解剑相赠。季札行聘结束回吴,再过徐国时,徐君已死,季札于是解下宝剑、系在徐君坟前的树上而去。随从问他;徐君已死,剑送给谁呢?季札回答:不是这样的,当时我心里已经答应送给他,不能因为人死而违背内心的诺言。“季札挂剑”的故事赞美了季子的真诚,还说明当时官员奉命出使他国,佩剑须臾不可离身,剑在外交活动中不可或缺。吴国盛行佩剑之风,击剑活动在当时也相当普及。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庄子》说吴王喜爱击剑,吴国百姓的身上就多有剑瘢,剑术是吴越军队中必须习练的技能。夫差的死对头勾践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采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教练士卒提高击剑的水平。越女剑的传说反映了这方面的历史。

中国国家博物馆重要展品之一,“吴王夫差”剑,究竟有何历史?

千百年来,许多的金石收藏家以搜寻吴越之剑作为终身梦想。香港中文大学张光裕教授称,1991年在香江古肆中还曾见过此剑。1991年,在香港古董店拍卖,后被台湾古越阁主人王振华、王淑华购藏。

新中国成立后,文物、考古部门在河南、山西、山东、湖北、安徽等省发现、出土了“吴王夫差剑”数把,其规格、形制、铭文相似,只是大部分保存情况较差,品相不佳。国家博物馆收藏的这把吴王夫差剑就弥足珍贵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吴王   勾践   辉县   姑苏   越军   铭文   中原   吴国   佩剑   楚王   击剑   干将   卧薪尝胆   展品   公元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