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一、茶之用,始于药——茶与健康历史

茶的应用,最早是药用,然后是食用,最后是饮用。

二、知茶性,成分珍——茶之功能成分

1、茶叶的成分概述:如今研究中,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已知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700多种

2、茶叶中的特征性成分:茶多酚、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

3、茶叶分类原理与六大茶类成分异同: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的六大类

4、环境因子对茶叶品质和功能成分的影响: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量成正比;温度、光照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

三、喝茶健,寿众生——茶之保健作用

1、茶健康之自由基病因学机理

2、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总体效应

3、茶的各种保健功能与机理

4、茶健康研究最新进展

四、辨体质,科学饮——科学健康之饮

1、看茶喝茶(茶类性味)

2、看人喝茶(九大体质)

3、看时喝茶(因时制宜)

4、饮茶贴士(注意事项)

五、关注茶与健康的一些问题或看法

1、倡导“茶为国饮”

2、提倡中国人每天多喝一杯茶!

3、茶功效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结果差异大

4、茶的毒性问题

5、饮茶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6、茶是健康饮品,茶不是药。

7、饮茶与吃茶提取物效果不同

▽直播实录分享:

一、茶之用,始于药——茶与健康历史

茶的应用,最早是药用,然后是食用,最后是饮用。“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句话大家都听过,茶的药用到今天已经有5000年的历史

到了汉代,中国文人将茶当做长生不老的仙药,东汉末年,圣张仲景,在《伤寒论》评论:“茶治脓血甚效”,说明茶是能解毒的。名医华佗讲了“苦茶久食益思意”,还有一句更有名的是“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这是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提出的。陆羽《茶经》里关于茶的记载也很多,如:“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从这些文献里,我们就可以发现,唐代以前人们就认识到茶的功效有很多。刘贞亮就将其总结为茶有“十德”:散闷气、驱腥气、养生气、除病气、利礼仁、表敬德、尝滋味、养身体、可雅心、可行道。

到了宋代后,对茶的研究更深入了,例如苏东坡《茶说》:“浓茶漱口,既去烦腻,且苦能坚齿,消虫。”还有吴淑《茶赋》、顾元庆《茶谱》、李时珍《本草纲目》等等,都记载了茶的功能。

在国外,茶叶最早也是被认为是一种可以保健和预防人体疾病的“药”。日本和韩国的僧侣来中国回国时,就医“药用”的名义将茶树带回国。那么日本的中茶鼻祖——荣西禅师,被称为“日本的陆羽”,在《吃茶养生记》中有句话:“茶者,养生之仙药也,延龄之妙术也。”,在建保二年,荣西献二月茶,治好了源实朝将军的热病,此后,日本的茶风更加盛行。

17世纪,茶传到欧洲,从中国通过澳门从海上运到荷兰,再从荷兰转播到整个欧洲。在公元1657年传到伦敦,那时候的茶是在药店里出售的。所以茶在一开始,都是以药用的。

上世纪80年代,林乾良教授查阅了500多种文献,引用了历代典籍92种》其中茶书11种,药书28种,医书23种,经史子集30种,将茶的传统功效归纳为24项, 从“少睡、消食……其他”。陈宗懋院士在《中国茶经》中也曾引用过这24项传统功效。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茶与健康研究再次出现高潮。在“回归大自然”的号召下,许多医药方面的研究也开始从寻找天然的植物中寻求合成药物的替代品。其中,日本科学家富田勋(Fujiki)在1987年最早报道了茶多酚具有抑制人体癌细胞的活性,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从那时起,世界各国都投入了茶叶对人体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中国的起步比日本富田勋更早。在1983年,杭州召开了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讨会。这个会开了5天,就茶与健康的关系、接下来要怎么做进行讨论。几乎把当年中国茶叶界顶尖的教授、专家们都请到了杭州开会。我认为这是中国茶与健康研究的号角。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2013年我们在杭州再次召开这个会,这个会主要是为了纪念第一个茶与健康文化学术研讨会。这也表示这个会对中国乃至国际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这是1978-2018年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的增加情况。大家可以看下,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茶园面积增加了3倍,产量增加了10倍,2018年有250吨,1978年只有20几万吨。所以我们认为这与茶与健康的研究有很大的关系,茶与健康促进了茶的生产与消费。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这张照片也是很经典的,被认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研究茶与健康的团队,有12位院士与几十位教授。大家在杭州召开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茶叶保健功能评估”研讨会。这是陈宗懋院士与甄永苏院士的一个项目,后来就项目的成功出了一本书——《茶叶的保健功能》。刘仲华老师说,《茶叶的保健功能》:汇集全球茶与健康研究成果最系统、最权威的著作。如果大家真正对茶叶与健康感兴趣的话,可以阅读这本书。为了这节课,我也重新翻阅了这本书。这本书也给大家推荐一下,这本书也是作为许多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的教科书。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这是1985-2018年茶与健康的世界文献量,近年世界茶叶文献量大约1500篇左右,其中有关医学方面的文献有700多篇,也就是说茶叶的文献中大约50%是“茶与健康”方面的。可以看出“茶与健康”也是我们研究的热点。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这里我引用一下陈宗懋院士的话:有关茶与健康的研究国际上始于上世纪60年代,发表的论文至今数以万计。广义而言,饮茶有益于健康的认识已获国内外的普遍公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在“回归大自然”的呼声召唤下,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饮茶与健康的研究,半个世纪来相继证明了茶叶中的茶多酚类化合物对人体的多种常见病,如龋齿、减肥、代谢综合征、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都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在减肥、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常见病方面具有更高的肯定度。从发表的文献数量上也有与年俱增的趋势。特是在对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上集中了更多的研究。2017年5月在 PubMed网站收录的“茶与健康”的文献有5168篇,“茶与癌症”相关文献有4355篇。总体而言,饮茶有益于健康是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也已经为世界所公认。

二、知茶性,成分珍——茶之功能成分

1、茶叶中的成分概述

如今研究中,茶叶中的化学成分已知经过分离鉴定的化合物700多种。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喝茶好,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很多。我认为这句话只对一半,什么叫营养成分?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这就是营养成分。我们知道一个人不吃东西,只喝水,生命能够维持7天;那如果一个人不吃东西,只喝茶,我估计最多也只能维持个7、8天。

所以说,茶的营养成分很多,里面含有六大食品营养素: 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水,以及人体必需的44种营养素。但我们不能只通过喝茶来维持生命所需的营养物质,因为它的种类虽多,但含量都是微量的。

所以喝茶的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营养,更多了是为了功效。功效和营养是有区别的。功效:(功能因子)概念: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将来我们宣传茶的保健作用主要的是从功效出发,其中茶多酚(及其衍生物茶色素)、茶氨酸、咖啡碱、茶多糖是最具现实应用价值的!

2、茶叶中的特征性成分

从化学角度上,我们可以理解为:茶是各种各样的生化反应产生的一系列化学成份组成的特殊物质。它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其特征性成分。

我们小时候不喜欢喝绿茶,尤其是我女儿,我问她:“你最喜欢的饮料是什么?”我多么希望能听到“茶叶”两个字,但我听到是“雪碧”两个字。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茶叶是苦的。”这个“苦”,就是茶叶里面咖啡因成分所造成的,这也是茶的第一个特征性成分。我们说夏天的西湖龙井不好喝,因为它是涩的,这个就是茶的第二个特征性成分——茶多酚。还有一个高山茶比较好喝,我们说这个茶鲜爽,这个就是茶的第三个特征性成分——茶氨酸。所以大家要把茶的特征性成分:茶多酚、咖啡因(碱)、茶氨酸,记下来。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为什么把这三个成为特征性成分?我们刚刚看的成分表里,糖类比这些还多,为什么不是糖类?因为特征性成分是有要求的。第一是特有的或最多的成分。有人会说咖啡碱不是茶叶,是咖啡。但是在自然界中含有咖啡碱最多的是茶叶,不是咖啡豆。第二是要求这些成分一定要溶于水,是可以泡出来,喝进去的。第三要求要有生理功能,不然喝茶对我们来说没有意义。

2.1茶树体内的氨基酸

说到茶氨酸,就不得不提氨基酸。大家都听过氨基酸,那茶氨酸和氨基酸有什么差别?在茶叶里,有20中蛋白质氨基酸,这就是大家在中学里所学的人体必备的氨基酸;还有6非蛋白质氨基酸,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茶氨酸。为什么最重要?第一,它的含量最大,占到了70%以上;第二,它的味道是我们所需要的“鲜爽”味,而其他的更多的是苦味。

那氨基酸在茶叶里有什么规律呢?一般来说小叶种比大叶种多;茶类里白茶、绿茶比红茶、黄茶多;茶级里高级茶比低级茶多等等。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茶氨酸的独特功能

1、显著提高机体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袭;

刘仲华老师的团队也发表了“ 茶叶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2、镇静作用,抗焦虑、抗抑郁;

茶氨酸可以让我们体内的多巴胺增多,起到安神镇定的功能。有人会说喝茶可以提神,那是咖啡碱的作用,这与茶氨酸是两个完全相反的功能。所以有学生和我说,老师喝茶会睡不着,那我会回答,那是因为你喝不够多。因为咖啡碱有适应性。我记得大一的时候,老师给了我们每人一泡龙井茶,结果晚上同学们集体睡不着。现在我们每天4、5杯,都没有影响。所以可以这么理解,短期喝茶会影响睡眠,尤其是对咖啡碱敏感的人,长期喝茶会让我们睡得更好。因为咖啡碱对人的影响是强烈、短暂的,一般只影响几个小时,茶氨酸可以让我们睡得很好,但是我们感受不到,因为它能够影响我们很多天,是长期的。这个是我们认为这是茶氨酸非常有价值的功效,有人将其称为:21世纪“新天然镇静剂”

3、增强记忆,增进智力;

小老鼠实验中证明,在饲料里面加了茶叶成分的小老鼠走出迷宫的时间,比没有在饲料加入成分的小老鼠快了4秒。虽然人体实验我们还没有做,但是由此,我们可以判断,茶氨酸可能会改善孩子的记忆力和智力,所以我也建议小孩子、中学生、大学生可以喝一些抹茶。

4、有效改善女性经前综合症(PMS)、有效增强肝脏排毒功能:

这个我们也有研究表明,茶氨酸能够改善PMS。在学校每年的体检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女生身体一届不如一届。这表现在营养各方面都比以前的好,但是痛经与月经不调的比例却不断上升。后来发现是现在的孩子睡眠不好。上一辈的人很多10点就睡了,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是12点才睡。从中医角度上讲,是元气受到损伤。男生就会掉头发,女生就会痛经或月经不调。于是,研究发现在非生理期喝一些含有茶氨酸的产品可以改善这方面的功能,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2.2茶叶中的生物碱(咖啡碱)

丰富的生物碱决定着茶叶对人体具有提神益思强心利尿、消除疲劳等功能。如果每天喝茶数杯,则精神振奋,思路敏锐。

茶里的生物碱有十几种,最重要的是咖啡碱(2-5%)、可可碱(0.05%)、茶碱(0.002%)。大家不要以为茶碱是最多的,其实是这三个里最少的,咖啡碱是最多的。大家可能觉得咖啡豆里的咖啡碱比茶多,但是其实只占到1-2%。那为什么叫咖啡碱而不是茶碱?因咖啡碱最早是在咖啡中发现,故名咖啡碱。在1827年,从茶叶中也发现含有此化合物,而且比咖啡豆的含量还要高,故又称茶素。

含有咖啡碱的植物很少,除茶叶和咖啡外,还有可可、冬杏等,但以茶叶中的含量最高。它也是茶叶的特征性成分之一,可用以鉴别真假茶。

♦咖啡碱的性质

①物理性状:白色绢丝状结晶。

②溶解性:易溶于热水,酒精、氯仿、乙酸乙酯中,利用它易溶于氯仿的性质常用于提取和进行定性定量。

所以小朋友不喜欢喝茶,因为它苦,这就是咖啡碱。而且它的溶解度比茶氨酸、茶多酚高好几倍。我们就可以利用咖啡碱易溶于热水的性质指导6种特殊人群喝茶:小孩、女生在三个非常时期(月经):第一杯茶不要喝,3、4杯可以喝;茶的浓度可低一点;睡觉不好者:尽量早上喝茶,不要晚上喝茶;喝绿茶胃不舒者:少喝绿茶,尽量喝红茶、普洱;高尿酸症(痛风者):尽量把咖啡碱去掉,再喝;醉酒者:不要拿浓茶解酒

③升华:于120℃开始升华,到180℃大量升华

④络合:同一原料制作料红、绿茶,红茶的咖啡碱含量更高,但红茶却没有绿茶苦,因为咖啡碱还有一个性质,就是络合。即红茶在用开水冲泡时,颜色很深很浓,但在冷掉后会变浑浊,这就是“冷后浑”,这也是红茶质量相对比较好的标志。这主要是红茶里的茶黄素比绿茶多,所以络合比绿茶厉害。

♦茶树体内咖啡碱的生物合成与分解

刚才我们说了咖啡因分解后会变成尿酸,任何茶叶都是嫩茶叶的咖啡碱比老的含量多,但为什么老茶叶更苦呢?因为嫩茶叶里的茶氨酸、茶多酚比老茶多,将咖啡碱给盖住了。

分解途径:咖啡碱或其他嘌呤碱→黄嘌呤→尿酸→尿囊素→尿囊酸→尿素→CO2

人体内咖啡因的分解与茶体内有区别:咖啡碱或其他嘌呤碱→黄嘌呤→尿酸

从分解途径可以看出,人体内的咖啡碱分解到尿酸就没有了,所以大家体检的时候都会有尿酸。到了中年后,大家对尿酸都会很害怕,因为尿酸太高会容易痛风。人体内存在很多的尿酸含量,以前被认为是人类进化的缺陷,因过量的尿酸沉积在关节含会引起“痛风病”。

但是研究发现,尿酸对人体是有好处的,它是一种内源性的抗氧化剂,成为解除人体内外环境所产生的有毒物质的第一道防线,使人类的寿命大大超过大多数哺乳动物和相近于人类的灵长类动物一一猿猴。

如果尿酸不太高,在临界点,有轻度的痛风,相对来讲反而更好。所以在青年中,你可以发现有高尿酸症、轻度痛风的,身体都很好,很少感冒。

♦咖啡碱的生理作用

1、兴奋作用提神醒脑之功

茶叶早期是寺庙中的饮料。由于茶有适度的兴奋作用、能驱除睡意,使僧侣在深夜打坐时能保持较好的精神状态,因此寺庙中都种植茶树。尔后佛教的传播又推动了茶叶的普及,使茶成为一种广为人知的饮料。1827年茶叶中的咖啡碱被发现,人们终于认识了这个让人兴奋的茶叶功臣之一。

2、强心作用

咖啡碱能促进冠状动脉的扩张,增加心肌的收缩力,增加心血输出量,改善血液循环,加快心跳。

3、促进消化液的分泌

咖啡碱能刺激胃液的分泌,使胃液持续增加,促进食物的消化。古人所说的“去滞化食”的主要功劳也应归功于咖啡碱。

4、抗过敏、炎症作用

咖啡碱也和茶多酚一样,能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物质。咖啡碱对即发型和迟发型过敏反应非常有效。

5、利尿作用

咖啡碱具有强大的利尿作用。其机理为舒张肾血管,使肾脏血流量增加,肾小球过滤速度增加,抑制肾小管的再吸收,从而促进尿的排泄。这能增强肾脏的功能,防治泌尿系统感染。与喝水相比,喝茶时排尿量要多1.5倍左右。

此外,还有抗忧郁、降低肠癌或直肠癌的机率、止痛、增强身体敏捷度:咖啡因也有助于在运动时,增加身体的敏捷度,使运动员缔造较好的成绩、降低得胆结石的机会等等。

2.3茶叶中多酚类物质

茶多酚是我们研究的最多的物质,是由:黄烷醇类(儿茶素类)、黄酮类和黄酮醇类;花青素类和花白素类、酚酸和缩酚酸类所组成的一群复合体,成分非常复杂。

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色素:茶黄素类、茶红素类、茶褐素类等等。

茶多酚可与金属的反应,还原重金属离子并生成沉淀,使毒性强的金属离子还原为毒性弱的离子,利用多酚类与重金属离子生成沉淀的特性,可回收贵重金属。利用茶灰净化水。

2.4茶叶中复合多糖

茶多糖是茶叶中具有生物活性的复合多糖,是一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酸性多糖或酸性糖蛋白。

TPS的组成和含量影响因素主要是茶树品种、茶园管理水平、采摘季节、原料老嫩、加工工艺、制备方法等。例如:乌龙茶中含量普遍高于绿茶和红茶;茶的原料越老,TPS的含量越高,六级炒青绿茶中多糖含量是一级茶的2倍;乌龙茶中茶多糖含量为2.65%±0.27%,约为红茶的3.3倍和绿茶的1.7倍。

3、六大茶类成分异同

六大茶类是根据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以酶学为基础的茶叶分类。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提出按制法和品质建立的“六大茶分类系统”以茶多酚氧化程度为序把初制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青茶、白茶、红茶的六大类。

大家可以看下这个细胞图,茶多酚是在这个液泡里,刚才我们说茶多酚里有儿茶素,多酚氧化酶在细胞质那里。茶多酚很多,多酚氧化酶很多,但是两个不住在一起,是不会发生反应的。酶是一个催发剂,使这两个东西发生反应。我们可以将酶理解成“媒婆”这个角色。没有酶,这两个东西就不是碰在一起,也不会产生颜色。比如,我们冬天零下十几度,去到茶山上,你会发现茶山整片整片的红色,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被冻红了。 为什么会被冻红?第一关是细胞膜的透性破坏掉了,使分布在不同细胞器的多酚氧化酶和茶多酚碰到一起发生酶促反应,所以就变红了。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我们知道绿茶是要经过高温杀青的,高温杀青相当于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降低,使它失活。所以绿茶的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是不结合的。而红茶就是千方百计将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结合,通过萎凋、发酵,使其结合。结合后就变成了我们看到的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所以大家可以这么理解,红茶是绿茶变来的。

♦六大茶类加工工序

绿茶的加工,鲜叶必须首先通过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使茶多酚不被氧化,形成清汤绿叶等品质特点,故绿茶又称为不发酵茶。

红茶的加工,鲜叶则需要充分利用酶的生物化学作用,即利用多酚氧化酶等酶系的活性增强,使茶多酚发生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形成“红汤红叶”的品质特质,故红茶又称为全发酵茶。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青茶(乌龙茶)则介于红、绿之间,摇青使叶缘摩擦损伤,促使发酵红变后再进行杀青,形成“绿叶红镶边”的品质特征,故称为半发酵茶。其他茶类,如黄茶、黑茶经杀青后,再堆闷(闷黄、渥堆),促使多酚类进行非酶促的自动氧化,形成“黄汤黄叶的品质特征,称为后发酵茶。黄茶也有老师称为轻发酵茶。

白茶则是将采下的多毫芽叶,摊放风干,让白毫尽可能保留而披在芽叶上形成“白毛披身”的品质特征,称为微发酵茶。

六大茶类哪个茶最好?我认为需要将它们的功能区分开来,不能一概而论。这是我的一个原创,将六大茶类比喻成一个女生,大家也可以将它比作一个男生。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六大茶类多酚类成分比较

绿茶以儿茶素为主;红茶以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为主;乌龙茶以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和儿茶素为主;黑茶以茶褐素为主;黄茶以儿茶素、茶黄素为主;白茶以黄酮及其苷类、儿茶素为主。

4、环境因子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茶树的生长环境:喜光怕晒(耐荫)、喜湿怕涝、喜温怕寒、喜 酸怕碱。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温度、光照与茶多酚的含量成正比;温度、光照与氨基酸的含量成反比。这句话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一般来说,南方茶多酚比较多,北方氨基酸比较多

三、喝茶健,寿众生——茶之保健作用

1、茶健康之自由基病因学机理

首先我们要了解茶的“自由基病因学”机理。茶健康之“自由基病因学”机理何谓“自由基”?

自由基(free radicals)是指游离存在的具有一个或几个不配对电子的分子、离子、原子或原子团。在机体内的自由基常以氧或氮的形式存在,即氧自由基(OFR)和氮自由基。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自由基如何产生?过量自由基有哪些害处?茶为何可以清除自由基?只有自由基病因学能够解释“茶为万病之药”。大家可以看下(上图),人为什么会生病?人为什么会变老,为什么会得心血管病,为什么会机体病变,是因为细胞功能衰退乃至使组织坏死。细胞功能为什么衰退组织为什么坏死?原因是因为生物大分子被破坏了。生物大分子为什么会被破坏呢?原因是因为自由基促使了DNA失正,导致损伤,出现了问题。这就是自由基病因学。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自由基的产生是因为化学反应中共价键的断裂,带有不成对电子的自由基形成离子。在光、热、高能射线、呼吸过程中电子供应不足,病理等使体内产生的自由基代谢失衡。现代的自由基病因学与自由基药理学为茶的多功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自由基有害生物学效应

机体内过量的自由基也会对机体有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对蛋白质的损伤:使蛋白质失去某些生理功能,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2)对核苷酸的损伤:受到损伤的DNA将发出错误信息,使整个细胞代谢发生紊乱。

(3)对生物膜的损伤:使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

(4)导致细胞的凋亡

(5)对内脏器官的影响:自由基能引起多种器官功能异常或组织病变。

(6)自由基会破坏免疫系统功能:自由基对淋巴细胞、K细胞、NK细胞都有影响。

(7)自由基与肿瘤:自由基能引起致癌物质在人体内的扩展和连锁反应,攻击DNA造成多种形式的损伤,从而诱发肿瘤形成。

♦自由基清除剂

科学家已经证实了维生素类可以清除自由基。我们有句话说,结构决定功能,我们从茶多酚、儿茶素的结构上看,好像茶多酚儿茶素的自由基清除剂比维生素还要多,为什么?大家可以看下图: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茶多酚对人体罹病的罪魁祸首过量的自由基具有极强的清除能力,是活性氧的克星。它可以抑制氧化酶,与诱导氧化的过渡金属离子络合,直接清除自由基,对抗氧化体系的激活(激活自由基的清除体系)。所以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最精华、对人体最有益的成分。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观看上图,你会发现红、绿茶与其他植物相比,抗氧化活性非常高,清除效果好。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就是:2杯茶的效果相当于225ml葡萄酒、1050ml橙汁、12杯啤酒、750g洋葱、600g苹果……2003年中国《大众医学》杂志组织国内权威营养学家评出十大健康食品、十大抗氧化食品、十大健康长寿食品中都有“茶叶”。

2、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总体效应

♦茶叶的调节免疫作用

茶是具有显著的抗氧化和调节代谢作用的健康饮料。国内外已有大量的研究报道茶叶及其功能成分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可通过抑菌抗病毒,调节炎症免疫、代谢性免疫、肠道免疫和肿瘤免疫等作用,提高人体健康水平,降低疾病风险。

陈宗懋院士、杨中枢教授《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总体效应》一书中也表示,在茶对癌症、代谢综合征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三大类人体重要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当前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证实了茶能够预防人体的一些疾病,治疗动物的一些疾病。

♦茶对癌症的预防

许多研究报道了茶及其主要成分茶多酚在许多动物模型中可以抑制不同器官部位中的致癌过程,包括胃、食道、小肠、直肠、肝脏、胰脏、肺、口腔、皮肤、膀胱、前列腺、乳腺等。

♦饮茶对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预防

关于饮绿茶对减肥和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在动物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12篇关于减肥的论文中,有1篇证明饮用绿茶或EGCG可以明显降低体重或脂肪组织的质量;有1篇论文证明儿茶素可以降低血糖或胰岛素水平。有关饮茶可以降低实验动物血压和改善内皮功能的研究也较多。

♦饮茶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预防

英国Newcastle大学的科学家在2001年报道了饮茶对几种对记忆功能有影响的酶类的研究,其中包括乙酰胆碱酯酶、丁酰胆碱酯酶和β-促分泌酶等。茶叶的提取物可以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可以提高人的记忆力和认知能力,改善脑功能。除了EGCG具有调控脑细胞生存和死亡的多种基因、钝化促进细胞死亡和前凋亡基因的表达及诱导神经元中的蛋白激酶C外,茶氨酸也具有神经保护功能。

3、茶的各种保健功能与机理

♦茶抗氧化和延缓衰老作用的研究

在当代中国茶业科技奠基人中可以发现,这些老前辈每一位都很长寿。几乎每个大学,每个研究院的老师们都活到了90多岁。有时候我们还会开玩笑说,搞茶的人不活到90多岁,都不敢走。例如,当代茶圣吴觉农93岁、庄晚芳先生89岁、陈椽先生92岁、王泽农先生93岁、张天福先生108岁……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这是在上海世博会上,我们在全国评选出来的——世博茶寿星:以茶“秀”出健康的活动,评选的要求为90岁以上的老先生们,并且是从事茶文化、茶行业工作抑或是非常喜茶、爱茶和饮茶人,因长期养成品茶习惯的长寿者。当时联合国副秘书长阿瓦尼·贝南在联合国馆内亲自为30名全国茶寿星“秀”出了健康而颁奖。

此外,我们通过茶儿茶素制剂对果蝇生存试验发现,茶可以让果蝇的寿命增长5到7天。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表,茶儿茶素制剂浓度越高,果蝇的的平均寿命越长。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茶增强免疫力功能研究

茶儿茶素制剂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已获得 食药监局规范结果判定。

♦茶对脑损伤的保护

陈宗懋院士《茶叶对人体健康的总体效应》一书综述里也提到了茶多酚可以保护多巴胺神经元———防治帕金森病。在日本,专家针对70岁以上老人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发现,每天至少喝两杯到三杯茶的老人,不仅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比较低,且其记忆力、注意力和语言使用能力也要明显高于平时喝茶较少,或不喝茶的人。

♦茶降血脂作用

在茶的提取物中,降血脂的功能我认为是最明确稳定的,将茶叶的茶多酚提取出来,给血脂高的人进行治疗,在100个人中有80几个人一个月就降了20%。在日本和韩国中,儿茶素降血脂的功能是深入人心的,这是我的老师——杨强先生,当年我们一起去韩国讲授,这家公司将儿茶素做成保健品,一年卖出几十个亿。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茶美容祛斑人体试食研究

茶儿茶素制剂对黄褐斑颜色的影响,平均下降0.60度,,平均下降幅度达28.3%,,对黄褐斑颜色减退效果非常显著;对黄褐斑面积的影响,平均减少3.75±cm2,对黄褐斑面积减少效果显著。

♦茶减肥作用

茶对体重的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动物实验证明,茶的减肥效果很好,但是人体效果并没有很显著,但是对于预防的效果是很好的。在美国,他们也认为茶能够燃烧脂肪。

♦喝茶与高血压危险性指数

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证明:喝茶的人高血压的平均发病率为6.2%,而不喝茶的人平均为10.5%。饮茶能够增强血管柔韧性、弹性和渗透功能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和末梢血管,故有降血压能力,并防止动脉硬化。

♦茶叶降血糖活性及对糖尿病的功效

江和源老师的《茶叶降血糖活性及对糖尿病的功效与机理》一文中表明:在我国和日本,很早就有利用粗老茶叶治疗糖尿病的民间传统。现代科学实验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独立或者协同作用保护胰脏、肝、肾等器官,修复胰岛细胞的损伤,提高胰岛素活力,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达到延缓糖类吸收、降低血糖水平、缓解糖尿病病情等效果。

♦茶多酚解酒作用

通过“茶多酚对乙醇所致小老鼠急性中毒的预防作用”实验,发现灌输一定的酒精量,小老鼠会醉死。但是在酒精中加入茶多酚,发现同等酒精剂量下,小老鼠醉死的数量大幅减少,死亡率由原来的70%降到20%-30%。

♦茶叶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功效与机理

江和源老师的《茶叶降血糖活性及对糖尿病的功效与机理》一文中表明:茶叶中的功能成分对口腔健康有着良好的保护作用,经常饮茶,有助于人们防治一些常见的口腔疾病,如龋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口腔癌等。

♦茶之抗癌活性

现已证明的茶叶抗癌机理有:抗氧化、调控致癌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抑制基因表达、阻滞信号传递、抑制肿瘤蔓延、调节转录因子和诱导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等。

我认为,日本在饮茶防癌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在1999年启动一个用饮茶预防全民癌症的计划。他们的计划是:女性每天饮茶10杯的,癌症的发生时间平均可以延迟7.3年,男性的可平均延迟3.2年。

4、茶健康研究最新进展

我们团队在茶叶研究的一些内容与进展主要是:普洱茶功能基础与安全性研究、茶果功能性物质制备与功能评价、EGcG通过MDSC抗肿瘤免疫机制(成果发表在《 Nutrients》)、EGCG抑制结肠癌细胞组蛋白甲基化转移酶EZH2功能及机制研究、抹茶降低肥胖诱导的肝脏炎症、EGCG降脂减肥作用机制等。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浙江大学茶学系于九十年代研制的心脑健是中国第个茶多酚药物,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物之一。通过茶多酚药物进行临床试验中发现,其有肿瘤科、口腔科、皮肤科等多显著的治疗效果。目前,茶多酚防治肾疾患已进入临床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法》,经国家药监局审查,本品符合新药审批的有关规定,同意进行临床研究。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四、辩体质,科学饮——科学健康饮茶

1、看茶喝茶(茶类性味)

♦茶的基本药性

关于茶的药性,历代医籍或茶专论均有记载。例如,《唐本草》记载:“茗,苦茶。茗,味甘苦,微寒,无毒。”

《本草纲目》的记载与论述:“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沉也,降也,最能降壮胃健,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茶体轻浮,采摘之时,芽蘖初萌,正得春升之气。味虽苦而气则薄,乃阴中之阳,可升可降”。

根据典籍记载,茶的药性可以概括为:性寒,味苦甘,归肺、胃、大肠、膀胱、心经,作用趋势以沉降为主兼有升浮,无毒。

♦茶的分类与性味

古代文献中有关茶药性的描述,主要是针对绿茶。制茶工艺的不同,使茶叶活性成分发生变化,不仅影响了茶的形色和口感,也导致茶叶性味功效的变化。

不同茶类由于加工工艺、品种、地域、季节等因素的差异,内含物的含量有所不同,其性味特点和保健作用也有所侧重。张伯礼教授在《茶叶的保健功能》这么分类的:根据化学成分的差异和人体反应的不同,从总体上讲:绿茶、白茶性寒凉;青茶、黄茶性平和、味苦、微甘;红茶、黑茶偏温不寒,味苦,降浊。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我找了许多老中医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个原创性的分类,将六大茶类分为以下几种(上图)。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根据成分进行区分,一是咖啡碱、二是茶多酚、三是其他成分。简单来讲就是,咖啡碱是以什么状态存在?游离态则是凉性,络合态则是温性;茶多酚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儿茶素则是凉性,衍生物则是温;其他分中和之(基酸、茶多糖等)则为中性。

♦品饮建议

六大茶类的品性是不一样的,发酵程度也不同,功能也有区别。刘仲华院士根据茶类品性不同对茶类品饮的一些建议——不同茶类品饮的时间轴:

六大茶类,健康属性各有所不同,建议交替喝;

一天之中,早中晚由轻氧化(发酵)喝到重发酵;

一年之中,春夏秋冬由轻氧化(发酵)喝到重发酵;

一生之中,随着年龄增大由轻氧化(发酵)喝到重发酵。

2、看人喝茶(九大体质)

我个人认为喝茶还需要根据体质进行区分。这是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体质类型体质特征和常见表现,里面将人区分为9体质:

平和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正常体质。

气虚质:易感气不够用,声音低,易累,易感冒。爬楼,气喘吁吁的。

阳虚质:阳气不足,畏冷,手脚发凉,易大便稀溏。

阴虚质:内热,不耐暑热,易口燥咽干,手脚心发热,眼睛干涩,大便干结。

血瘀质:面色偏暗,牙龈出血,易现瘀斑,眼睛红丝。

痰湿质:体形肥胖,腹部肥满松软,易出汗,面油,嗓子有痰,舌苔较厚。

湿热质:湿热内蕴,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脸上易生粉刺,皮肤易瘙痒。常感到口、口臭。

气郁质:体形偏瘦,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常感到乳房及两胁部胀痛。

特禀质:特异性传·过繁体质、打喷嚏,易患哮喘,易对药物、物、花粉味、季节过敏。

大家看到这个可能觉得自己好像什么体质都有,如果想要判断自己是什么体质的话,可以上百度查一下“体质测试”,然后根据最近的体感,回答几个问题,根据问题的回答进行体质测试,最后会给你打出一个结论,得出你最终的体质。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比如,这个人的体质,他的体质主要是平和质,有阳虚质倾向。我们可以看到,八种体质里他每个体质都有一定的分数,那他是什么体质是由所有体质里分数最高的那个决定,当然也有人会存在两种体质可兼而有之。

♦品饮建议

测出体质后,我们就可以根据体质来喝茶。平和质的人,什么茶都可以喝;燥热体质的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我们喝茶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身体往平和质发展,使身体越来越健康。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每种茶类,无论你是什么体质,小尝一下,偶尔喝喝都是没关系的。而且,在饮茶方面,有的人要讲究一些,偏嗜于某种茶,这样在长期的饮茶习惯影响下,体质也会发生变化。最后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的重要:喝茶总比不喝茶的好!

3、看时喝茶(因时制宜)

这一部分的观点是根据不同的季节喝不同的茶,比如:春饮花茶理郁气,可以喝去年秋铁观音、普洱熟茶;夏饮绿茶驱暑湿气,可以喝白茶、黄茶、苦丁茶、轻发酵乌龙茶、生普洱;秋品乌龙解燥热,可以红、绿茶混用;绿茶和花茶混用;冬日红茶暖脾胃,可以喝熟普洱、重发酵乌龙茶。但是这并不是主要原则,比如,冬天怕冷,阳虚的人,夏天应该喝红茶;夏天怕热的人,冬天应该喝绿茶。

4、饮茶贴士(注意事项)

忌空腹饮茶:会冲淡胃酸,抑制胃液分泌,妨碍消化,甚至会引起心悸、头痛、胃部不适、眼花、心烦等“茶醉”现象,并影响对蛋白质的吸收,还会引起胃粘膜炎。忌睡前饮茶:会使精神兴奋,可能影响睡眠,甚至失眠。忌饮隔夜茶:茶水放久,失维生素,易发馊变质/微生物,重金属、农残等。

糖尿病患者宜多饮茶:饮茶降低血糖,有止渴增强体力的功效。腹泻时宜多饮茶:茶多酚可刺激胃粘膜,可快速人体补充水分同时茶多酚具有杀菌止痢的作用。出大汗后宜饮茶:可补充人体所需的水分,降低血液浓度,逐步消除疲劳。吃油腻食物后宜饮茶:茶汁会和脂肪类食物形成乳浊液,有利于加快排入肠道,使胃部舒畅。吃太咸的食物后宜饮茶:吃得太咸会导致食盐摄入的过量,易造成血压上升,应尽快饮茶利尿,排出盐分。

Q:

为什么醉酒慎饮茶?

A:

茶叶有兴奋神经中枢的作用,醉酒后喝浓茶会加重心脏负担。饮茶还会加速利尿作用,使酒精中有毒的醛尚未分解就从肾脏排出,对肾脏有较大的刺激性而危害健康。因此,对心肾生病或功能较差的人来说,不要饮茶,尤其不能饮大量的浓茶;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可以饮少量的浓茶,待清醒后,可采用进食大量水果、或小口饮醋等方法,以加快人体的新陈代谢速度,使酒醉缓解。

Q:

可以用茶水服药吗?

A:

药物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能否用茶水服药,不能一概而论茶叶中的鞣质、茶碱,可以和某些药物发生化学变化,因而,在服用金属制剂药时因茶多酚易与金属制剂发生作用而产生沉淀,不宜用茶水送药,以防影响药效。有些中草药如麻黄、钩藤、黄连等也不宜与茶水混饮,一般认为,服药1-2小时内不宜饮茶。而服用某些维生素类的药物时,茶水对药效毫无影响,因为茶叶中的茶多酚可以促进维生素C在人体内的积累和吸收,同时,茶叶本身含有多种维生素,茶叶本身也有兴奋、利尿、降血脂、降血糖等功效,对人体可增进药效,恢复健康也是有利的。

五、关注茶与健康的一些问题或看法

1、倡导“茶为国饮”

我国茶叶的产量、面积、消费以及出口金额都是全球第一。所以大大讲了:因茶致富,我们要把茶叶这个产业做好!茶是我们国家典型的文化名片,也是产业扶贫、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所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所以我们需要倡导“茶为国饮”

2、 提倡每天多喝一杯茶

20年前,中国茶叶学会倡导“每天一杯茶工程”,现在我们做到了,所以我们要提倡“每天多喝一杯茶”!日本的口考是全民每天饮茶10小杯(10*120ml)!英国是为了您的健康,请您每天喝4杯茶!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国的茶叶消费总量是世界第一,人均消费量已经超过了全球的一倍,排在全球第6.7名,这些数据都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觉得还不够。我们希望能够从2018年的3斤/人提升到2023年5斤/人。

王岳飞:辨体质,喝对茶,更养生

我国的茶叶的产量、面积都是全球第一,但是我们的低于其他国家。我国茶园亩产只有57.56公斤,全球茶园亩产80.56公斤,其他国家(63个)亩产118.23公斤,我们单产不足别人的一半。而且我们喝茶的人只有5亿,喝茶的人不多,如今供大于求现象已经出现,所以我们希望倡导更多的人喝茶。

3、动物实验与人体实验结果差异大

(1) 动物和人体之间在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代谢上有差异

(2) 实验剂量和实际浓度的差异:在动物体上所用的实验剂量要比在人体饮茶后在组织和血液中所含有的实际浓度要高得多。

(3) 性别的差异:在实验中往往女性的效果优于男性,这和男女性别在习惯上有许多差异有关,通常男性吸烟、喝酒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尼古丁和乙醇往往是茶多酚阳性活性的干扰因素。

(4) 茶多酚活性组分的低生物利用性:EGCg的生物可利用性低可能和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具有8个HO基团有关联。

(5) 干扰因素的介入:在动物实验中,实验动物的进食条件都是在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而人的流行病学实验中许多条件难以控制,如喝酒、吸烟等扰因素的介入使得实验结果难以控制。

4、茶的毒性:茶多酚(EGCG)、咖啡碱

日本和英国联合发表的研究及瑞士的研究报告结论都认为儿茶素不存在遗传毒性和对肝脏引起毒性的可能。结论:喝茶是安全的!

5、饮茶的时效关系与量效关系

有的人会说喝茶没有什么用,那是因为喝茶需要有一定时间和一定的茶量才有一定的功效。

6、茶只是健康的饮品,茶不是治病的药

饮茶是一种生活方式,饮茶不是为了治病;饮茶是为了养生、预防亚健康;吃药是为了治病、脱离疾病痛苦;饮茶并不能解决不良生活方式(吸烟、喝酒等)带来的身体不适或伤害!茶没有这个功能!茶没有这个责任!茶也没有这个义务!

7、饮茶与吃茶提取物效果不同

中国茶人首先把茶吃起来、用起来!我们认为喝茶、吃茶的效果是不同的。比如,人在肥胖以前或者是在血脂高前喝茶,是非常有用的,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你已经肥胖或是高血脂了,你再喝茶就没有什么用,但将茶里的茶多酚提取出来又是有用的。因为茶叶里的茶多酚含量是3杯茶里有600毫克,大家吃的保健品也差不多是600毫克,但是效果却不同,因为保健品里茶多酚的单位面积里面浓度比较高。

此外,我也希望中国茶人将茶从生活资料到用到生产资料;以茶入菜(新鲜叶、干茶);以茶为饰(家庭、办公室);以茶吸臭;茶渣肥料(茶园、洁净养花草)以茶洁身(头、身、脚)。千方百计将茶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儿茶素   体质   咖啡碱   氧化酶   尿酸   红茶   绿茶   活性   功效   茶叶   成分   人体   作用   功能   健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