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2021年5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并公布了中国提议的在嫦娥五号降落地点附近的8个月球地貌的命名申请。新增的八个地名分别是:


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天船基地(Statio Tianchuan),表示在银河中航行的船舶;

华山(Mons Hua),以中国西岳华山命名。

衡山(Mons Heng),以中国南岳衡山命名。

裴秀(Pei Xiu),中国西晋时期地理学家。

沈括(Shen Kuo),中国宋代天文学家、数学家。

刘徽(Liu Hui),中国三国时期魏国数学家。

宋应星(Song Yingxing),中国明末科学家,其《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光启(Xu Guanqui),中国明代农艺师、天文学家、数学家。


那这八个地名是怎么得来的呢?这还得从大约二十年前的各国登月计划说起。


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2004年2月,我国防科学工业技术委员会对外宣称:中国月球探测计划已经进入实施阶段,将分为“绕”“落”“回”三步。


第一阶段:

3年内,有一颗属于中国的卫星将开始绕月飞行,卫星命名为“嫦娥一号”。

第二阶段:

6年内,中国的月球车将在月面上软着陆,展开巡视探测。

第三阶段:

2020年之前,中国研制的机器人将把月壤样品采回地球。


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跃跃欲试。


日本计划在2025年在月球建立基地,让机器人做月球的“拓荒者”;


欧洲计划在2020年实现载人登月,同时完成月球基地建设;


USA宣布再度登月的时间定在2015年,最迟不超过2020年,并且要在月球建设“多国太空站”;


印度计划在2008年发射第一艘无人登月飞船“月球飞船-Ⅰ号”,并放话“在太空领域不逊于中国”。


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时间回到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预定轨道。12同1日,嫦娥五号在月球正面预选着陆区着陆。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机器人的成功采样返回创造了五项中国首次:

第一次在地外天体进行采样与封装;

第一次在地外天体上点火起飞、精准入轨;

第一次在月球轨道无人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

第一次携带月球样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

第一次建立我国月球样品的存储、分析和研究系统。

然后再翻看各国的登月计划,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月球上新增8个中国地名,到底意味着什么?

嫦娥五号在月球表面巡视了一轮之后,然后就有了现在月球上新增了八个中国地名的故事。

当时大家都不过是开玩笑说说而已,怎么就你一个人当真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魏国   月球   地名   南岳   天工   中国   衡山   华山   天文学家   数学家   天体   嫦娥   飞船   样品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