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三国演义》中

刘备夷陵之战惨败后

回到白帝城就开始交代后事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刘备看了一眼角落里的马谡

让其余人退下

开始和诸葛亮说悄悄话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诸葛亮在这里是答应的好好的

可是等到刘备死后就不是这样了

他觉得马谡是“当世英杰”

之后也是屡屡重用马谡

北伐时还派马谡去镇守街亭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可惜马谡违背诸葛亮的命令

导致街亭失守

而马谡也因为违抗军令被诸葛亮处死

诸葛亮演绎了一场“挥泪斩马谡”的戏码

又对着众将说了先帝的遗言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在这里诸葛亮是追悔莫及

如果早早听了刘备的话

估计也不会发生街亭失守的事

只是为何诸葛亮执意要用马谡呢

首先 马谡确实是才华过人

马谡家有五位兄弟 人称马氏五常

其中名气最大的是马良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马谡在兄弟们中排行最小

最初以荆州从事的身份

跟随刘备进入蜀地

担任地方县令 太守的职务

马谡此人熟读兵书

喜欢军事谋略一类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也知道用兵之道

军事才能比较突出

诸葛亮对他非常看重

两人经常谈论一些军事政策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时候

马谡曾向诸葛亮进言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攻心为上 攻城为下

还被诸葛亮成功采纳了

北伐开始前

诸葛亮靠着马谡的计谋

成功地离间了魏国的曹睿 司马懿君臣

为北伐开了个好头

这里就可以看出来马谡做的什么工作了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马谡一直在做的是谋士

负责出谋划策

真正上战场的机会几乎没有

缺乏实战经验

刘备说马谡“言过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毕竟真正领兵打仗和在后方出谋划策

是完全不一样的

另一方面 蜀国经历夷陵大战后

国力大减 人口严重匮乏

人才资源更是稀缺

老一辈的将领也所剩无几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诸葛亮派人跟东吴修好

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发展生产 休养生息

让蜀国国力再次强盛起来

为了北伐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

又跑去南方平定了叛乱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这才放心的开始北伐

只是第一次北伐的时候

老将还能撑一下

年轻将领张苞 关兴这些

还没有完全历练出来

主将魏延和赵云

这两人年龄都跟诸葛亮差不多

而对于武将来说

毕竟年轻力壮一些比较占优势

因此诸葛亮急需培养一些

年轻一代的优秀将领

这样一来 马谡自然会脱颖而出

而诸葛亮在马谡身上也是花了心血的

他最初是将马谡当做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

刘备虽然有遗言马谡言过其实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但是并没有完全抹杀马谡的功绩

诸葛亮想的是 若马谡多历练一些时日

应该是可以重用的

再说马谡已经经过七年历练

做的事情诸葛亮也是看在眼里

而马谡在担任街亭指挥官之前

可以说已经不是愣头青了

跟着诸葛亮做过很长时间的幕僚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如果没有独到的见解

估计诸葛亮也不会把他留在自己身边

北伐又缺人

诸葛亮自然会带上马谡

北伐开始的时候 连战告捷

魏国无人能挡其锋芒

魏帝曹叡无奈之下只得启用司马懿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司马懿是诸葛亮的老对手

自然知道此人不好对付

街亭又是蜀军的战略要地

如若丢失街亭 估计大军随时要被干掉

诸葛亮在安排人手去把守街亭的时候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就提前说明了街亭的厉害关系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诸葛亮说完 马谡第一个请战

如若赵云 魏延请战

诸葛亮可能会第一时间答应

只是换到马谡 诸葛亮犹豫了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让众将退去 表示自己要再想想

而马谡想得是

自己在军中一直担任参谋

从没有征战沙场的经验

将领对自己也是多有轻看

不若此次在街亭大显身手

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

马谡自是想抓住

又去诸葛亮帐中苦苦哀求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诸葛亮又一番劝说

看到马谡铁了心的要守街亭

又听得马谡愿立军令状

想到如此一来

马谡自然会尽心尽力

诸葛亮也是想培养马谡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让马谡带着大部队去把守关键位置

对抗曹魏名将张郃

街亭如果要是守住了

马谡自然可以出人头地

自己之后再提拔重用马谡

也就显得名正言顺

只是让诸葛亮没有想到的是

马谡到达街亭之后

竟然刚愎自用 独断专行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不按照诸葛亮计划行事

街亭一失满盘皆输

对马谡这个败军之将处置问题

蜀汉众多将领都替马谡求情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既然已经诚心悔悟

理应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如果诸葛亮这时偏袒马谡

势必会影响自己在蜀国的地位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以及丞相的威望

即便是不舍 也只能挥泪斩马谡

事实上诸葛亮自己也要付一部分责任

让毫无带兵经验的马谡把守街亭

刘备临终前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此人,诸葛亮不听,最终铸成大错

完全是在冒险

也让街亭的命运变得无法预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白帝城   先帝   魏国   蜀汉   街亭   铸成大错   言过其实   蜀国   出谋划策   遗言   国力   将领   临终   自然   经验   机会   军事   诸葛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