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性贪黩无厌,征求货财,皇皇如不及。督抚司道畏其倾陷,不得不辇货权门,结为奥援。——薛福成

贪官和珅

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不少清正廉洁的好官,也出现过不少的贪官污吏。清朝的和珅在中国历史上算得上是最大的贪官之一了,对于他的富裕程度,可以算得上是富可敌国。

在政治上,和珅身为一朝宰相,乾隆对他也是十分重视,乾隆驾崩之前,他还特意叮嘱嘉庆不能将和珅处死。但乾隆驾崩才仅仅驾崩15天,新上位的嘉庆皇帝便立即下令将他处死。本来处死贪官和珅算得上是一件为民除害的好事,但为什么在十五年之后,嘉庆却后悔了呢?

出生贫寒,心系朝政

这一切都还得从和珅的故事说起,虽然和珅后来成为了富可敌国的大贪官,但他却是贫困起家。和珅并不是出生于大户人家,他也算是苦出生,自幼便失去了双亲。和珅从小的生活就过得很艰苦,此外他还有一个弟弟,两人都很有才华。大文学家袁枚就曾称赞和珅两兄弟:"擎天兼捧日,兄弟各平分。"

和珅自小便苦读诗书,又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受到老师的器重。与当时许多学子一样,和珅也参加了科举考试,想要考取功名但他却在科考中名落孙山。这对和珅来说虽然是一个不怎么顺利的开始,但似乎对于他后来的仕途却没有很大的影响。虽然事业的起步有着些许艰难,但是他后来几乎是一度青云直上,官位一步步提拔,甚至到了一身兼任多个朝廷要职的地步。

在古代朝廷当中,暗相勾结、收受贿赂的事情虽然屡禁不止,但其实却常有发生。随着和珅在朝堂之上逐步得势,官位节节高升,作为在皇帝面前大红人的和珅自然也引来了不少人的争先巴结,暗地里有人贿赂他的事情也是时有发生。但其实,和珅并不是一开始就贪污,也不是一开始就与朝廷朋党之间收受贿赂。最开始时的和珅还算得上是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

最初的和珅刚正不阿,并不懂得去收受贿赂。最初在和珅担任侍郎的时候,就有人为了升官而在私下赠送了一颗玉给和珅,当时的和珅对此不以为意,委婉拒绝了那个想要升官的人。此外,和珅还为了朝廷之事尽心尽力,可见他当时也不失为一个正直的好官。

贪欲膨胀,利欲熏心

但随着和珅在朝廷待的时间越来越就,他的官位也不断上升,在朝廷的生活当中他逐渐尝到了职权与名利给他带来的好处。在有人不断的巴结贿赂之下,和珅原本坚定的心还是在金钱的诱惑之下崩塌了。和珅越来越渴望金钱在物质上为他带来的满足与虚荣,利欲熏心,和珅的对金钱名利也越来越看重。

有钱能使鬼推磨,和珅的野心在朝堂之上逐渐突现出来。人总是贪婪的,这一点在和珅的身上似乎表现得特别明显。虽然和珅一度担任了朝廷的多个要职,身居高位的他自然是少不了国家的高官俸禄,本来他的生活就因为朝廷发放的俸禄和平时皇帝的赏赐而获得十分富裕。

贪得无厌的和珅,却依旧在暗地里收受贿赂,扩充自己的私囊。但事实上,当人处于这样高的地位的时候,面对那么多人的巴结与诱惑,似乎内心不够坚定的人想要不贪都难。

和珅虽然这样贪腐,但在应对朝廷的明争暗斗的时候,他却有着一套保全自己的独特方法,甚至还赢得了乾隆皇帝的倾心。虽然和珅贪腐的事情上人尽皆知,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乾隆对于和珅贪污的事情也是早有耳闻,但乾隆却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未对和珅做出个严厉的惩罚。

得力干将,左膀右臂

原来和珅虽然贪心,但事实上他在处理朝政之事的时候尽心尽力,精明能干的和珅帮助乾隆解决了不少大事。和珅的能力是不可否认的,朝廷的大小事宜,和珅都能够又快又稳妥地处理好,这对乾隆来说无疑帮他分担了不少压力。在清朝的朝廷当中,像和珅这样尽心尽力为皇帝分忧,处理实事的大臣却很少,因此和珅无疑成为了乾隆最得力的助手。

和珅除了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之外,在拍须溜马是也有一套功夫,常常使得乾隆龙心大悦。就这样,虽然乾隆知道了和珅贪腐的事情,但至少和珅对国家也尽心尽力,在朝堂之上也很少有人像和珅这样专心为国家做事的臣子,但乾隆还是对和珅十分看重,不与他计较他贪污的事情。

处死和珅,追悔莫及

所谓一朝君子一朝臣,虽然乾隆容忍了和珅贪污的事情,并且还把他当做得力干将,在临死前也告诫了嘉庆:不要杀和珅!但新继位的嘉庆皇帝对此却保持着相反的态度。对于和珅贪污的行为,嘉庆皇帝是极其不能容忍的,于是他在登基之后,很快就下令处死了和珅。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在处死和珅之后,嘉庆按照惯例查封了和珅的所有家产,将和珅的财产累计下来,竟然超过了清朝十五年的财政收入总和,可见和珅贪污的程度。

虽然在杀死和珅后,国库变得充盈起来,国家在一时之内也得以发展。在朝政的瞬息万变、日新月异中,不久就显现出来许多弊端,缺少了和珅这个得力干将,嘉庆在应对朝廷政事时也常常束手无策。

原来,和珅虽然贪心,但对于朝政事情的处理上却尽心尽力,算得上是一位好官。在处死和珅之后,嘉庆才发现在朝廷里像和珅这样有能力干实事的大臣却很少,这使得嘉庆在管理朝政时一度出现了许多问题。虽然朝廷之中官员众多,但大多数人只懂得趋炎附势,以花言巧语的形式来讨取皇帝欢心。

一旦遇到国家大事,朝廷里的大臣纷纷避之不及。十五年后,一个大臣为了迎合皇帝,上书将和珅说得一无是处,这使得嘉庆十分愤怒,下令处死了这个大臣。这使得嘉庆想起了先皇的告诫,但如今国家已由盛转衰,当年的繁盛也一去不复返,嘉庆对此也追悔莫及。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乾隆临终告诫嘉庆不要杀和珅,嘉庆不听偏杀,15年后才知其用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3

标签:嘉庆   乾隆   清正廉洁   利欲熏心   官位   朝政   干将   朝廷   临终   用意   贪官   大臣   清朝   皇帝   年后   对此   事情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