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在民国时期,蒋介石用人有一条很重要的标准,那就是看对方是否出身于黄埔。只要是黄埔学生且对自己忠心的,基本上都能被他视为心腹、得到重用。

然而在黄埔四期中有一人的命运极为悲惨,他一生为老蒋效力,多次不顾个人安危冲锋在前,也立下过赫赫战功,抗日时期更成长为公认的名将。

可惜的是,他因不忿同僚的推诿,找到蒋介石据理力争,结果被正在气头上的老蒋下令处决了,实在是令人痛惜。

让老蒋没想到的是,这次错杀引起了军中的轰动,当即有数名将领辞职以示抗议。为了平息他们的愤怒,蒋介石不得已只能出面表明这是一起冤案。

这位带着遗憾离世的名将叫廖龄奇,他有何魄力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呢?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廖龄奇1905年出生于湖南祁阳,他的幼年可不一般,据地方资料记载,他5岁就能吟诗作对,7岁已熟练背诵四书五经,在当地小有名气,被誉为神童。

历史上神童很多,但大部分随着年纪渐长就泯然众人了。而廖龄奇不一样,他的成绩一直都很出色,并且在读书期间,他接触到了很多进步思想,因此萌生了参加革命的念头。

1925年,廖龄奇下定决心投笔从戎,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与林彪、段德昌、胡琏、张灵甫等人成了同学。

在校期间,廖龄奇各项科目的成绩都名列前茅,军事理论非常丰富。后来的北伐战争中,时任国民革命军独立第4军连长的廖龄奇将理论运动到实际,多次重创旧军阀部队。

在汀泗桥战役中,直系军阀吴佩孚麾下的部队抵抗得非常坚决,致使战局一时僵持住了。为了快速击败敌人,廖龄奇率部冲在了第一线,成功打开了缺口,但他自己的右臂也遭到了重创,此后只能用左手写字

这一战让廖龄奇名声大噪,也让他的职务被提升为88师264旅527团2营营长。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1932年,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廖龄奇跟随88师一同抗击日寇,他带着麾下一个营勇敢阻击,再次立下大功,所以职务也晋升为了团长。

廖龄奇第一次对敌日寇的表现不错,后来也保持了这样的作风。

1937年8月13日,日寇又在上海挑起战事,88师当时是国军三大德械师之一,被调到了第一线对敌。结果第二天264旅旅长黄梅兴就牺牲了,廖龄奇火线接任旅长,他带领全旅与日寇奋战了80多天,杀伤了众多敌军。

只不过当时中国军队的整体实力不如日本,所以最终88师从上海撤退至南京。大军还没来得及休整,又奉命投入到了南京保卫战之中。

当时廖龄奇率领264旅驻守在雨花台、中华门一带,日军来袭时他们首当其冲,但全旅没有一个人临阵脱逃。

廖龄奇以身作则冲到前线督战,受此鼓舞全体官兵都非常勇猛,麾下两名团长先后阵亡,部队损伤过半,一直坚持到了12月12日接到命令才撤退。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半年后的兰封会战,88师本奉命参与围歼日寇第14师团,结果88师师长龙慕韩擅自撤退,导致部署全乱,虽然廖龄奇尽力指挥了,但也对大局无补。

最终龙慕韩被处决,廖龄奇为了继续抗日便投奔了时任74军军长的老上司俞济时。俞济时知道廖龄奇的能力,所以很快就将他提拔为副师长74军58师副师长,没多久又晋升为58师师长。

职务越来越高,但廖龄奇遭遇的危机却越来越大了,这个危机其实是他自己带来的。

纵观廖龄奇的人生,其实是相当顺利的,自幼就被在一片称赞中长大,从军后又屡立战功得到上司表扬,基本上就没遇到过什么挫折。

这就养成了廖龄奇恃才傲物的性格,如果他认为对方比自己厉害,那么还会保持几分谦卑,但如果他认为对方没有能力,即便那个人位高权重,他照样会看不起。

接任俞济时成为74军军长的王耀武,在廖龄奇看来就是个溜须拍马之辈,廖龄奇自认能力不输于王耀武,只不过后者的运气比自己好一些。

所以平日里廖龄奇经常对王耀武冷嘲热讽,王耀武下达的命令他也经常阳奉阴违,这样一来两人就结下了怨。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俞济时离开74军并不是犯了错,而是要升迁。当时蒋介石要组建一支机械化的第五军,将俞调过去当军长。俞济时还是很欣赏廖龄奇的,所以想把58师也划到第5军里。

结果由于廖龄奇平时得罪的人太多,王耀武、白崇禧以及徐庭瑶联合向蒋介石告状,这导致了58师的编制没动,第5军军长还改成杜聿明担任了。

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廖龄奇的人缘关系实在不太好,这也为他后来的死埋下了伏笔。

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爆发,当时的廖龄奇请假回去结婚了,并不在部队中,所以74军接到参加的命令后,58师副师长张灵甫带领部队从江西新余赶往长沙。

可是这个情报早已被日军获悉,58师行至浏阳河边时遭到了日机的轰炸,损失非常惨重。还在省亲的廖龄奇听到这个消息,担忧部队的情况,于是连忙从江西万载县走去长沙,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9月26日回到了部队。

74军收到的命令是接替26军阻击日寇第6师团,然而还没等74军进入阵地,26军就先行撤退了。这样一来,74军赶到既定地点时,防线已经被日寇突破。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这时的情况已经很危急了,如果不能将日军打回去,整个74军都有可能被吃掉。关键时刻廖龄奇的悍勇之气被激发了,他不但不退,还带着58师反攻了日寇第6师团的防线,凌厉的攻势让日军吃了大亏,被迫撤退,74军的危机暂时解除。

然而没过多久,日寇另一支部队突破了春华山阵地,58师的侧翼出现了一个大口子,无奈只好撤退。

王耀武此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是命令各部坚守阵地,防备偷袭,但占有优势的日军又岂是那么好抵挡的?

激战一天后,51师师长李天霞擅自撤退。这天晚上日军又以伞兵突袭了74军司令部,王耀武的警卫都被杀死,他本人靠躲在草丛里逃过一劫。

见到这样的情况,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也不想74军全交待了,便下达了撤退命令。51师、57师因先前有准备,所以顺利撤出了阵地,但58师就比较惨了。

由于58师先前一直在与日寇缠斗,所以为了解决58师,日寇出动了两个师团猛攻,这导致没有援兵的廖龄奇压力倍增。好在廖龄奇的确能力出众,指挥部队与日寇反复激战,在兵力损失近4成后带着剩下的官兵突围了出来。

这个结果是非常不易的,换个人来可能58师就要全军覆没了!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然而廖龄奇突围后,也不知道是否心中有怨,没有按照命令率部去浏阳集结,反而直接带到了株洲整训。在整训期间,他又擅自脱离部队回了一趟老家,这就给人找到了推诿的机会。

第二次长沙会战让第九战区元气大伤,尤其是前期的惨败实在不好看,所以硝烟刚散,蒋介石就飞抵南岳召开军事会议。

如果真要追究起来,薛岳、王耀武、26军军长萧之楚、李天霞等人都有责任。不过这些人为了自己的前程,一致将锅扣到了廖龄奇身上。说是因他作战不力导致防线被突破,又说他战后没有反省,擅自回家逃避责任。

廖龄奇在军事会议上成了众矢之的,于是,一次好好的战后总结,就成了暗中角力。薛岳以及背后的白崇禧等人都不喜廖龄奇,而廖龄奇又是蒋介石的亲信,如果老蒋没有处置有着“抗命不尊、畏战逃跑、贻误战机”罪名的廖龄奇,那以后他们也可以依样画葫芦。

如果老蒋处决了廖龄奇,对白崇禧、薛岳等人来说更是件好事,大家指挥不当的因素都能被掩盖住,而且以后就不用看到这个讨厌的家伙。

说起来也是讽刺,最舍生忘死的将军要被一群官僚主义者扣上“作战不力”的帽子,也难怪会败。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其实廖龄奇还是有生机的,只要他老老实实跟蒋介石认个错求个情,按照老蒋护短的性格,说不定能保他下来,可惜性格决定命运啊

军事会议上薛岳等人对廖龄奇的指责非常强烈,偏偏廖龄奇对这些人不屑一顾,竟然没出声反驳,这导致蒋介石也信了薛岳等人的话。

老蒋是个要面子的人,感觉学生这样很让自己丢脸,所以休会期间他一个人跑到休息室生闷气去了。廖龄奇并不是不争辩,他只想找自己看得起的人争辩,所以兀自就闯进了蒋介石的休息室喊冤。

蒋介石正在气头上,立马让廖龄奇滚出去。廖龄奇的倔劲也上来了,开始大声为自己申辩,说自己跟薛岳等人合不来,想调到陆军大学去。

廖龄奇的要求平时看起来没啥,但眼下说来蒋介石就更认为是他畏战不敢上前线,所以气愤地拍了桌子,转身就要去会议室。廖龄奇眼看校长不答应,就一直跟着后面喋喋不休。震怒中的老蒋马上让宪兵将他扣押。

会议再开始时,大家都知道廖龄奇被捕了,于是更多的人选择了落井下石。不知是被这种气氛影响,还是想用这颗人头来杀一儆百,蒋介石当即宣布:“58师师长廖龄奇临阵逃脱,应即刻枪决!”

这个命令让在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廖龄奇被捕后就已知必死无疑,但是他的举动让人心酸。他连夜将58师财务清算一遍,没有丝毫差错地交给了秘书,再让秘书上交军部。然后又写了封信给新婚不久的妻子,说自己对不起她,让她再找个好人家嫁了。

公事私事都处理完后,他慷慨赴死。可惜廖龄奇为抗日做了那么多贡献,却连军事审判这道程序都没经过,就被匆匆处决了。

让蒋介石他们没想到的是,廖龄奇引起了军中的躁动,58师下的四个团长,王伯雄、邓竹修、何澜三人当即表示要脱离军队,只有蔡仁杰因跟继任的58师师长张灵甫关系好所以没辞职,但心中也非常不满。此外其他中下级军官也有很多说要走。

并且58师上下都对王耀武没有保下廖龄奇而心生怨恨,整个师都成了一盘散沙。

眼看群情激荡,蒋介石也知道自己杀错人了,于是连忙宣布为廖龄奇平反,按抗击日寇阵亡将官标准给予抚恤,并厚葬在南岳忠烈祠、给廖龄奇家属颁发了荣哀状。

为了稳定58师的军心,蒋介石又让74军的老资历余程万前去主持了一段时间军务,并让张灵甫担任代理师长。在这两人的努力下,58师渐渐没了那么大的怨气。

这年冬天,廖龄奇的墓建成安葬,全师上下也没有了别的意见,张灵甫这才得以正式成为58师师长。

此黄埔出身的抗日名将打仗不怕死,却被人污蔑畏战逃跑,惨遭冤杀

抗日战争时期,黄埔学生里牺牲得最可惜的,个人认为就是廖龄奇,多次英勇作战,没死在日寇的枪炮下,却死在了自己人的推诿之中,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南岳   浏阳   师团   日寇   军长   作战   麾下   长沙   师长   日军   名将   怕死   蒋介石   阵地   出身   部队   师师长   命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