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张三丰作为金庸笔下的武林人物,相较于历史上关于他的传说也并没有逊色太多。青年时期的他,因为一腔热血而上了武当山,靠着自己师傅觉远大师所传授的残缺不全的九阳真经,硬是成为了一代大宗师,建立武当派,名噪一时。

应该说,张三丰的一生鲜有败绩,更多的是传奇性。可是,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却在一个小孩子身上吃了次亏,而且差点就身败名裂。

这个让他吃亏的小孩,正是赵敏。

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然而,造化弄人,上一次他与赵敏相见之时,赵敏尚且扮作张无忌的样子,想要逼着他张三丰加入朝廷。再次见面时,赵敏已经是背叛了自己的父兄,死心塌地地要和张三丰在一起。而张三丰在听说了赵敏的事迹后,竟然难得地对赵敏说道“好,好!难得,难得!

按理说,赵敏当年曾经害得武当差点被灭,自己的弟子俞岱岩终身残废、张翠山身死也和赵敏有着一些关系,那么张三丰此时为何不但没有丝毫责罚,反而是略带鼓励性地连声称道呢?

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在很多人看来,赵敏处于正邪中的“邪”的一方,与武林乃是势不两立的一方。但是,对于张三丰而言,所谓的正邪之分,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首先,张三丰当年的授业恩师觉远大师机缘巧合下学了九阳真经上的武功,然后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之传授给了张三丰。后来,何足道上门挑战,少林寺本来已经一败涂地准备认输,这时是张三丰与师傅觉远和尚挺身而出,挽救了少林寺的百年声誉。

可是,立下了大功的二人非但没有得到丝毫嘉奖,少林寺更是在不问青红皂白的情况下就要置他二人于死地。而之后,觉远大师就是因为带着张三丰出逃而心衰力竭而死。

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可以肯定的是,这件事对于张三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何为正?何为邪?号称名门正派的少林寺就真的是正义的代表吗?那些叫嚣着武林中名门正派的门派,其背后真的像他们表面那样光鲜亮丽吗?

恐怕不然。

所以,当初张翠山在带回了殷素素后,担心张三丰会责怪自己时,张三丰却向他说了这样一番话。原文为:

那有什么干系?只要媳妇儿人品不错,也就是了,便算她人品不好,到得咱们山上,难道不能潜移默化于她么?天鹰教又怎样了?翠山,为人第一不可胸襟太窄,千万别自居名门正派,把旁人都瞧得小了。这正邪两字,原本难分。正派弟子若是心术不正,便是邪徒,邪派中人只要一心向善,便是正人君子。

而今,相同的命运又降临在自己的徒孙张无忌身上时,他对待赵敏也是相同的态度,至于当日为难武当之事,在张老道看来,不过是过眼云烟之事。

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其实单从这一点来看,纵然是张三丰不责备赵敏也就不错了,完全没必要又是“好”、又是“难得”的进行夸奖。那么,张三丰的这番夸奖背后,还有何深意呢?

其实赵敏的行为颇有几分离经叛道的味道,虽说她是蒙古族女子,但是如此为了爱人而不顾一切地抛弃父兄,恐怕也堪称惊世骇俗了。

一个女孩子,可以为了感情、为了爱做到这个地步,其勇气确实值得所有人敬佩,而对于张三丰尤甚。

因为,曾经有一份感情(有可能成为真挚的爱情)摆在张三丰面前,但是张三丰却放弃了。

张三丰听说赵敏甘心背叛父兄,跟随张无忌,为何还连声称道?

张三丰当年与师傅觉远大师一同追盗经之人,一直追到了华山顶上,而就在那儿张三丰与郭襄有了一面之缘。三年后在少室山上,张三丰再次与郭襄不期而遇,此后二人又一起从少林寺出逃,也算是“同生死、共患难”了。

当时的张三丰对于郭襄表现出了极强的依恋,但是郭襄却因心念杨过而视而不见,而这一点直接促成了张三丰上武当山。但是,郭襄在自己心中的印象却没有就此抹去,反而是在几十年后,脑海中都不时涌现出当年那个明媚的少女,也就是郭襄。

张三丰对于郭襄之情,金庸写得比较隐晦,但是却是毫无疑问。可是,张三丰虽然执着于这样一份感情,却还是没有勇气去追郭襄,甚至是郭襄在峨眉山上孤独终老后他都不肯前去见一面。

在武学方面,老张乃是超级天才,但是在感情方面,老张明显就比较懦弱了。

因为这些原因,让他对赵敏也就自然而然地多了几分好感、几分敬佩之情,所以才忍不住地连声称赞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父兄   武当山   天鹰   峨眉   蒙古族   真经   正派   名门   少林寺   敬佩   远大   人品   师傅   当年   感情   赵敏   张三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