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低估的帝王:修长城这笔账,秦始皇算得有多清楚?

秦始皇修长是必须的还是劳民伤财的帝王虚荣心产物?

我们去参观万里长城的时候,一边慨叹伟大了不起,但同时你也一定会想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因为修长城是一个耗资巨大劳民伤财的工程,也更是秦始皇作为一个暴君一个铁证!

被低估的帝王:修长城这笔账,秦始皇算得有多清楚?

那事实是不是这样?修长城,不仅不是秦始皇为满足个人虚荣心的一个举措,而且还是秦始皇算了一笔精明的账,才做出这样的决定,修长城绝对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长城怎么来的呢?是秦灭六国之后,秦始皇对北方游牧民族的匈奴总侵扰的边境,派大将蒙恬带30万大军,北击匈奴去了,最后把匈奴一直打退回漠北去了。有人说那秦始皇为啥不乘胜追击把匈奴灭了就完了呗,为什么会召集那么些民工?呜呜泱泱地修长城,劳民伤财。

其实秦始皇在算一笔账,什么账呢,打匈奴的话,你深入到人家的地方,先说地形不熟暂且不说,这个花费就特别大,因为这边沙漠里头,那骑兵的花费是非常高的。还有一点是在长距离的运输供给上,运粮草最费劲,那可不是搬点东西过去就完了,运粮的人还得吃饭呢,就《史记》里面不是有一笔账算过吗?你把一担粮草运到这个漠北,光是花费就是192 担粮草,1:192的比例!这是多大的一笔开销。这就好比,派一个连的兵器运送面包,结果这一道上就得吃没一个师的面包库存。更何况还有其他的军费开支,活活把大秦国的这个财政给拖垮了,反观修长城呢却不是这样,比方说两个月以内调动5万民夫来修长城,总共也就是100万两银子,而打一次仗最少得1000万两银子,这个比例是1:10,所以秦始皇算了一笔很精明的事,反正我修长城防守,我也不想要你大沙漠的不毛之地。

被低估的帝王:修长城这笔账,秦始皇算得有多清楚?

达到目的就行呗,这是一笔很精明的经济账,再说你到漠北打人家匈奴去,匈奴本身逐水草而居,一边打仗一边放牧,人家生产战争两不耽误,在草原上给你打,可咱这个汉族军队过去打,你总不能满沙漠找地方种粮食来解决运输的问题。所以就撤回来在你没实力再来进攻的空档里变成了修长城。在汉族地区,你要是游牧民族再来打我们,你非得过长城这一关,而长城这周边都是种粮食的,我可以随时的解决这个粮草和军饷的问题。可是你游牧民族到长城上跟我们打,你可没有那么大的可以放牧的草场了,这就等于我们把原来的流动战场变成了固定的战场。一下子就在地利上占了大便宜了。

被低估的帝王:修长城这笔账,秦始皇算得有多清楚?

所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皇帝,确实有雄才大略的一面啊,人家不是说仅仅是是满足虚荣心劳民伤财去了。像这个级别的人物,他考虑算得是大帐,你别看秦始皇看起来气势汹汹,但他并不是莽夫,而恰恰是那小算盘扒拉的叮当乱响了。

在秦始皇陵竣工的时候,秦始皇也说了这么一句话警示后世:“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十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秦皇大帝,佑我华夏!我等子孙后代休得无礼。

秦时明月中也有这么一段对话,我分享给你。

卫庄:嬴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盖聂:他是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人。

卫庄:这算什么结论?

盖聂:他是一个自古从来不曾出现过,未来可能也不会再出现的人。

卫庄:你对他有这么高的评价。

盖聂:这不是我的评价,当是后世史官们的评价。

卫庄:历史是胜者书写的。

盖聂:嬴政和他的帝国会失败。

卫庄:为什么?

盖聂:因为他只是一个人,却做超越了人的事情。

卫庄:那他就不能继续超越?

盖聂:他只是一个人,这个庞大的帝国因为他一个人而存在,但也只有他能做到。

卫庄:所以他如果死去的话·····

·盖聂:他会死去,因为他是人,没有人能够不死。

卫庄:这就是你离开他的原因?

盖聂:我离开只是因为我自己的使命,对一个朋友的承诺。

卫庄:对你而言,这个东西一直更值钱。

盖聂:的确如此。

卫庄:我们衡量价值的方式从来就不同,不过在嬴政这一点上,我跟你保持同样的看法。

你看,连秦始皇身边的人是最能看懂秦始皇的,就好比你是一个公司的高管,你一定是最清楚公司高管想要干什么的人,但你不能说,也不能戳穿,更不能阻拦,因为公司不是你的,你只是一个打工的,顺带是一个最明白的旁观者,你的使命就是养家糊口,其他的那都不是你的能力能处理的事情了。

所以,非庸人必行非常人之道。我们一介草民,在登上万里长城的时候,希望你能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个当初理性使然的问题,而不是架空式地看待问题,如此一来,也能让你思考问题的时候显得更加成熟,希望你能明白我的意思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如果理性和感性你都无法区分,那看科普节目就失去了意义。

被低估的帝王:修长城这笔账,秦始皇算得有多清楚?

最后,我个人看法啊,其实秦始皇和隋炀帝两位都是最实干,也最能干的皇帝确实被黑得最惨的皇帝。但现在我们看到新官上任三把火的事情,却都习以为常了。

关键是长城也并非秦始皇所创,游牧民族窥视中原早已有之,之前各国都有建长城的传统,冷兵器时代嘛,有没有飞机大炮,秦始皇只是把长城连贯起来并扩建出了史上最大的规模。

这就有点像爱迪生,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但发明电的并不是爱迪生,秦始皇对长城的应用被骂,而爱迪对电的应用反而却在世界留名,不过,这也不奇怪,这是人类社会认知的一个习惯。多的就不说了,如果你有什么独特的见解与看法,请在互动区留言与大家聊一聊,感谢你支持本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修长   爱迪生   万里长城   汉族   劳民伤财   漠北   游牧民族   华夏   粮草   长城   帝国   匈奴   后世   虚荣心   帝王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