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1、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本项目从农户角度出发,目标是解决农村闲散劳动力、促进农民增收,同时处理餐厨垃圾、农业有机废弃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虻鸡共养体系是利用简易养殖设施实现在养鸡的过程中,在鸡粪中接种黑水虻虫苗和微生物菌剂,处理鸡粪的同时产生黑水虻鲜虫和黑水虻虫沙。既能解决养殖过程中产生的臭味,又能增加鲜虫和虫沙收益,同时可将鲜虫直接给鸡饲喂,生产高品质生态鸡蛋。对比传统养殖模式,本项目体系可实现零污染、零排放,经济效益又能大大增加。

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本项目特点:

特点一:此养殖模式起点低,见效快,全程零污染,零排放,又对环境不造成任何危害。

特点二:从业人员跨度大,使农村闲散劳动力和无法外出务工人员(带小孩的妇女及50/65岁的中老年留守人员),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特点三:可促进外出务工收入并不高的年轻人回流农村创业,随之解决了农村空巢问题,两地分居的夫妻更加团圆和谐,对少儿的教育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又让空巢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

特点四:有利于建立农村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农民创收,生态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项目推广模式和实施方案政府主导,公司加农户合作经营的模式。

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分三个实施板块:一是帮助农村解决餐厨垃圾、有机废弃物的处理,按照政府指定的场地公司投入相应的设备,将餐厨垃圾等污染物通过分拣、粉碎、微生物发酵等程序将餐厨垃圾变成无污染、无臭味、可供黑水虻食用的饲料,用发酵桶密封保存,进入下一个处理环节。

二是将处理后的黑水虻饲料分发到农户手中,利用黑水虻养殖设施,生产出黑水虻鲜虫和虫沙。

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三是利用虻鸡共养设备由农户操作,在养鸡的过程中养虫,生产生态鸡蛋、黑水虻鲜虫和虫沙。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和推动,公司提供整个运行过程中需要的各项技术、设备设施、虫苗菌种等相关技术指导和项目所需材料,农户提供闲置场地、闲散劳动力。

经济效益分析虻鸡共养模式:按照一组600只蛋鸡计算,需要设备设施固定一次性投入11000元,鸡棚投入10000元,一个养殖周期(360天)鸡苗到产蛋过程中流动投资18000元,共计39000元整。生态鸡蛋收入129600-饲料成本64800-设备7000(分3年单期)-鸡苗18000元 =49800元纯利润。虫菌互作虫粪产出6480+2592-投入4320=5652纯利润。

养600只鸡年收入49800+5652=55452元。养虫模式:按照一组60只一平方养殖盒计算,需要设备设施固定一次性投入10000元,养殖棚投入10000元,共计20000元整。单批养殖周期10天,每年按360天计算,产出鲜虫36吨,单价2000元每吨,鲜虫收入72000元;虫沙36吨,单价400元每吨,虫沙收入14400元;虫苗和菌种投入4200元每月,共计50400元;单组每年产出72000元+14400元-产出50400元=36000元。餐厨垃圾处理,按照20吨每天处理量计算,需要场地约15亩,设备投入约20万元,人工成本20000元每月,收益为提供农户黑水虻养殖饲料收益、餐厨处理费,待定。

乡村经济振兴克迈拉虻鸡共养及黑水虻特色养殖创收模式背景意义


结论:带动农户的两种养殖模式效益分析中每组只需要一个闲散劳动力,每天工作1-2个小时即可完成,农户投入的前期资金可通过政府提供的免息贷款解决,公司提供所有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公司负责回收农户养殖生产的生态鸡蛋、黑水虻鲜虫、虫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黑水   模式   闲散   农户   劳动力   饲料   乡村   鸡蛋   设施   意义   生态   背景   垃圾   收入   特色   农村   项目   设备   经济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