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宰相简表

中国的宰相在历代王朝有不同的称谓。下表是详细参照。

朝代宰相内容商太宰、冢宰、阿衡西周太宰、冢宰、小宰东周太宰、冢宰、执政官、少宰春秋齐:上卿→左相、右相

晋:正卿

秦:左庶长、右庶长

楚:令尹

越:大夫

宋:左师、右师战国相

秦:大良造→相国→左丞相、右丞相

楚:令尹秦

西汉丞相/相国

太尉

御史大夫丞相/相国—辅佐皇帝、总揽政务、统率百官

太尉—司掌军事

御史大夫—统率御史(监察官)三公东汉司徒

太尉

司空丞相即司徒、御史大夫为司空所改称

实权渐渐移至尚书,三公逐渐成为荣誉职三公↓尚书皇帝个人秘书三国曹魏:

司空

司徒

太尉

尚书令

尚书仆射蜀汉:

丞相

大将军、录尚书事

大司马、录尚书事

尚书令东吴:

丞相

左丞相

右丞相西晋丞相复置三公↓录尚书事尚书之最高职位↓尚书令、尚书仆射

门下侍中

中书令尚书先任者

皇帝侧近之首,兼掌出纳帝命

皇帝秘书长东晋录尚书事

中书监

中书令

中书侍郎

侍中隋尚书令

纳言

内史令为避隋太祖杨忠讳,侍中改纳言,中书令改内史令三省长官唐尚书令/尚书左、右仆射

侍中

中书令尚书省长官

门下省长官

中书省长官↓尚书左、右仆射

侍中

中书令

或他官加

知政事

参知政事

参预朝政

专典机密

同中书门下三品

与中书门下同承受进止平章事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等称号为宰相由于太宗曾任尚书令,后不再任命此官,改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

贞观之后,尚书左、右仆射不带“同中书门下三品”者,不是真宰相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唐代中叶之后,多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六部尚书或侍郎为本官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原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侍中等官职成为勋戚元老或节度使的加官

节度使兼同平章事者非真宰相五代十国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

大多沿袭唐代旧制,真宰相为“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形式

又有加延资库使(唐武宗时设置,后梁沿置)、太清宫使(唐后期设置,为首相加衔,后唐复置)、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及集贤殿大学士等称号区别首相、次相和其它宰相

吴/南唐: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同上

杨吴权臣徐温、徐知诰先后以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等头衔把持朝政,一如唐末朱温篡位前以相国总百揆自称,非常置

前蜀/后蜀: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同上南汉: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等称谓同上北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参知政事

一般设置两名或三名宰相

双相时首相兼领昭文馆大学士及监修国史,次相兼集贤殿大学士

三相时以兼昭文馆大学士者(即唐代的弘文馆)为首,兼监修国史者次之,兼集贤殿大学士者又次之

副相为参知政事

间或有一二权臣真除侍中一职,也为真宰相

不兼三馆馆职之同平章事或兼节度使之同平章事为虚衔,非宰相↓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门下侍郎

中书侍郎

尚书左丞

尚书右丞神宗元丰年间重校《唐六典》改革官制,废除绝大多数沿袭晚唐五代的差遣职务,政府架构形式上回归了唐代的三省六部制

首相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副相为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以及尚书左、右丞↓太宰兼门下侍郎

少宰兼中书侍郎徽宗时期蔡京曾以太师兼太宰总领三省,称为“公相”

太宰、少宰系原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改名↓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钦宗登基后,恢复元丰改制后的旧称南宋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建炎时三省正式并一,撤消中书、门下侍郎及尚书丞等衔,宰执官恢复“同平章事”“参知政事”衔↓左丞相

右丞相韩侂胄曾以“平章军国事”一职把持朝政,位在丞相之上

南宋“平章军国重事”多以勋戚老臣为之,有实权者唯贾似道一人,位在丞相之上

左、右丞相乾道时自左、右仆射改名

辽北宰相府:

北府左宰相

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南宰相府:

南府左宰相

南府右宰相

总知军国事

知国事

中书令

中书省大丞相

中书省左丞相

尚书令

尚书省左仆射

尚书省右仆射金尚书令

左丞相

右丞相

平章政事元中书令

中书省右丞相

中书省左丞相废除尚书省,只置中书省,仿照蒙古风俗,男右女左,男尊女卑,右丞相较左丞相高明中书省左丞相

中书省右丞相由于丞相胡惟庸专权而废止,而后及至清末行宪,不再有真宰相之职↓中极殿大学士

(原华盖殿)

建极殿大学士

(原谨身殿)

文华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入阁预机务、参预机务、入阁办事等称号原为皇帝顾问兼秘书,后期权力扩大,实际上掌握部分宰相的职权,首席大学士习称为“首辅”清中和殿大学士

(乾隆年间废)

保和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体仁阁大学士

(乾隆年间增设)

协办大学士雍正之后,殿阁大学士均为正一品,为名义上的文官之首,地位仅次虚位三公,时人称为“中堂”

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为大学士之副。

↓军机大臣雍正之后,以大学士,六部尚书、侍郎或亲王兼充没有品阶的军机大臣,入值军机处,处理军国机要事务

军机处成立后,内阁名义上仍为沟通中外的政府总机关,实际上只负责处理一般性的公开事务。因此清代大学士不兼任军机大臣者,不被时人视为“真宰相”

↓内阁总理大臣宣统三年仿日本立宪制度,预备立宪,裁撤旧内阁、军机处等机构。不旋踵清亡备注:明清废相后,皇帝躬览庶政、自兼相权、亲辖六部。大学士和军机大臣等的职权与前朝宰相实有差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宰相   集贤   司徒   中书省   中书令   相国   太尉   大学士   政事   侍郎   军国   丞相   尚书   门下   称谓   中国历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