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自己的故事—39

79年底,父亲转业到山东新泰刘杜公社。

刘杜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初期山东省委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就是在刘杜李家药铺召开的,山东著名乡村剧作家李万荣就是李家的孙子,当时才三四岁。

刘杜在民国时,河里产沙金,曾一度形成淘金产业,后因解放后兴修水利,建了一座长15里,宽3、4里的光明水库,蓄水后将原来淘金场所淹没而衰落。冬季也有个别人私自采金的,有一年几个人合伙采金,其中有一个采到了一个小金块,想私吞。当时人穿的棉衣棉裤都没有兜,没处放。最后没办法,只好含在嘴里,第二天这个人的脸全肿了,金的伴生矿如朱砂、汞都是有毒的,估计当时小金块毒性小点,只好住院治疗,据说花的钱正好是卖了那个金块的钱。

当地人说,这是报应。

库区占了大量农田,耕地极少,因此刘杜也成了吃国家补贴的贫苦山区,经济落后,农民收入极低。当地流传有这样一个笑话,一农民在山上开垦了33块地,种些玉米地瓜花生也有小麦之类,靠天吃饭,雨水充沛就有收成,不下雨就干旱,就会绝收。这个农民在刨完地后,查了查数,少一块,查了好几遍,还是少。地怎么会少了?纳闷!

原来帽席夹子(一种草帽)下盖住了一块,可见地少得可怜。

库区一个村光明南,53个光棍了,大的五六十,小的二三十,就连大队书记都是光棍。

不过刘杜的山上出产一种红心的山楂,当地人叫“甜红子”,非常好吃,现在已经形成产业,一到秋天,外地来收购的打车排满了路边。可惜当时只重视粮食生产,副业都没有起色。

父亲从部队一下到农村基层,很多东西看不惯,不习惯。加上弟弟智障,一天一天长大,到处乱跑,经常自己走出十几里,那时个人通讯设备缺乏,很不好找。也多亏刘杜地形是个葫芦头,交通不便,否则不知丢了多少次了。

父亲很多战友同事都到县里工作了,他哪儿也去不了,心情可想而知。

父亲很同情当地村民,剧作家李万荣和父亲很熟,他在乡间老家搞创作时,经常和父亲见面交谈。后来因为我与李老合作写一个抗日英雄石莱观音堂税卡集体光荣牺牲的剧本,经常见面,聊起父亲。

李老说,有一天李老和父亲在路上相遇,父亲说起村里一家违反了计划生育,超生了,计划生育小分队来第二天要来处罚。那时农民没有钱,只能把重要生产设备如拖拉机等开走。父亲暗示李老,让那户农民把拖拉机找地方藏起来,弄走了这家人就没有生活来源了。

父亲对违纪干部则不留情面。有个派出所所长违纪,公安局来公社要求配合缴械,父亲主要前往。到了派出所就说路过,与派出所长闲聊时,说起五四手枪,父亲说当时他的佩枪,可以对手枪熟练拆装,然后用派出所所长的佩枪演示,枪在父亲手里被卸掉子弹,随后通知等在院外的公安局调查人员把人带走。

父亲没事时还画了不少画,因搬家搬过来搬过去,只有几幅画在椴木板上的,在老家还能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新泰   税卡   金块   剧作家   库区   光明   山东   拖拉机   手枪   光棍   计划生育   所长   派出所   父亲   农民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