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自己的故事—43

也许是自己脑子开了窍,记性好了,灵活了,也觉得学习可能是改变自己命运最好的出路,也用功了。最大的体会就是找两三个热爱学习的同学课后交流,取长补短,借别人的脑子解决自己的问题,用自己的嘴把掌握好的告诉别人,这样容易发现新问题,触类旁通。用自己喜欢的事打比方,容易理解记忆。我再把原来学过的旧课本找出来,从头翻了翻,就像开悟一样,一下子全会了。

原来学习也竟和喝稀饭一样,凉一凉,更顺溜!

在东北学的俄语,或许过多地补习其它文化课,英语是我终生的弱项。参加工作后,多次想自学但都半途而废。

前几年自己心血来潮跑到尼泊尔旅游,下了飞机出不了关,英语表格不会填,好不容易等到几位从北京飞来的年轻人帮忙,否则真出了笑话。

80年,考上高中,十二级,也是该学校办的最后一级高中。作为一个非重点高中,估计好多地方与重点高中都有很大差距。

在两年的学习中,我发现了自己有一大特长,每隔一段时间,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说是超级记忆,很多人说是与我左撇子有关,算是吧。

高中课本《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两本书,平时同学们都用功很少,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我也差不多。

高考复习前的一天下午,我决定重新把这两本书仔仔细细研究一遍。于是我告诉家里人,谁也别打扰我,我把自己关在卧室里,插上门,静下心来,从头一个字一个字就像对待一本重来没有看过的书一样。我感觉不是在看书,而是像电脑一样往里面输入。一个下午加整整一个晚上,两本书看完,我合上书,竟能从头到尾,概念、定义、定理,分析推理逻辑,我可以做到几乎不差。几年后,我在中专当老师,这两门课,我基本不用看教材;三十多年后我给大学生、考公务员还有考职称辅导,也基本通篇张口就来。

语文作文也是偶然所得,写一篇风景散文,就如人在景中,身边万物轻拂于心,喜悦自不当说。

当然,语文课还要感谢两位老师,一位叫娄元秀,一位叫夏庆武。娄老师一生未婚,别人说他有神经病,或许是他太敏感了吧?据我了解,父母有神经质或者神经疾病的人,所生的孩子都非常聪明,对在外事物特别敏感,但遗传疾病的概率也很大,但有时很难经受挫折。当时我写了一篇秋收的作文,娄老师作为范文在全班课堂上读了,夸了半天最后说我写错了,麦收应当在阴历四月十八之后。我听过真的很惭愧,山东的冬小麦与其它地方一季麦收割时间差大了。

夏老师教我时,我心血来潮想捉弄他一下,整整一个新作文本,我从头到尾就写了一篇文章。交作业时,我让语文课代表把我的放在最上面。结果那天晚上他熬了大半夜。为此,我还专门给他写了一首诗:

天空闪闪亮

地上夜明珠

窗内白发下

眼睛手中书


可惜娄老师英年早逝,夏老师后来调到市委宣传部,退休前后病逝。

教我物理课的老师是李传久,一米九几,站在讲台上,黑板就在他胸前的位置。讲课讲的很好,通俗易懂很容易懂。

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去书店买初高中物理试卷,解题,炼脑子,防痴呆。

因为他是我大奶奶家表姐夫,我们经常见面,他说,最大的兴趣就是解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尼泊尔   俄语   冬小麦   语文课   英语   从头到尾   用功   心血来潮   课本   重点高中   脑子   敏感   年后   高中   老师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