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1908年,西伯利亚通古斯河畔地区发生了一次巨大爆炸,科学家们研究了1个多世纪,时至今日,关于爆炸的真正原因,也无法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有人认为这是一场核爆炸;也有人提出,这是一颗流星或彗星落到地面而引起的。还有不少人把它和宇宙黑洞、反物质理论和诱发地震等一系列说法联系在一起。那么,通古斯大爆炸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爆炸发生于通古斯河畔60°55'N,101°57'E的位置,离贝加尔湖约有800千米。爆炸发生后,附近几千米范围内瞬间变成废墟。曾有离得较远的居民回忆道:天空突然出现了一道白光,灼热的温度刺痛表层的皮肤,火辣辣的,房屋在不停地晃动。大爆炸发生后,引起了巨大的地震波,连远在大西洋的美国,也检测到了异常。

列宁决心对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进行全面的实地考察,以便弄清事实真相。指派库利克作为考察队长,组成了通古斯科学考察队,队员都是各种学科的专家。

这支考察队于1927年初从列宁格勒出发,虽然此时距离事件的发生已过去了19年,但它却是对通古斯大爆炸进行的第一次现场科学考察。这次科学考察的旅程是漫长的,他们动身前往法纳法拉小城。此后,便深入称为“泰加”的西伯利亚大森林。

泰加,林深叶茂,荒无人烟,堪为20年代令人恐怖的地方。库利克行骑马难于超过厚厚的冰河。深入泰加仅仅两天。前进的道路就需要斧头才能开通。

4月中旬,考察队终于到达了米基尔塔河。站在河南岸,向北望去,库利克等人清楚地看到了大爆炸的遗迹。北岸广阔的原野上,有一些小山和小丘陵,山丘:光秃秃的,库利克走上小山,只见山上排排粗壮的树木都向东南方向倒下。山顶上的情景使人更惊讶,有一条20至25千米的地带,排满了一排排粗大的泰加树、松树、杉树,都向东南方向倒下。

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从这些树木的排列姿态推断,库利克断定爆炸中心距此地仍十分遥远。库利克打算继续前进,但由于缺乏给养,他的同事们纷纷要求停止考察,于是,他们被迫折回法纳法拉,以获得补给。同年6月,冰雪已经融化,库利克一行开始了第二次泰加之行。这次考察队使用木筏、沿河向西北方向前进,即朝若使树木倒下的方向前进,不久,他们到达了爆炸中心地区一伊凡地区。

一进入灾区,考察队员们看到一个直径为60千米的区域,植物完全被弹道冲击波所毁。早先存在的森林已经夷平,树根掀出地面,都向震中倒伏。这个现象有力地证明,物体坠落时伴随着巨大的爆炸。在着地点的中心部位,科学家们发现有一个直径为数公里的地表下陷圈,现在已成了积水的沼泽地。

另外,他们在周围还看到有近百个小的坑穴,最小的直径只有几米,大的也不过几十米,起初他们也把这些小水坑误认为是陨石坑。库利克想,那颗物体在爆炸时一定碎成无数小块,造成一场严重的陨石雨。可是后来探明,这些小坑是自然坑穴,在西伯利亚是一种很普遍的然现象;冬季的大雪积满了沼泽地带的煤区、集中在些低凹处;夏季,积雪融化,便留下了这些坑穴。另一件令考察队员们十分惊异的事是,除少数陨石残片外,他们在当地没有找到任何陨石。

这时,他们如梦初醒,库利克最初的推论看来是不对的;那个坠落的天体根本没有撞击地面,甚至它的碎片也没有落地。因此,这个天体不是陨星,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库利克率队返回列宁格勒,立即将西伯利亚爆炸的实地调查情况报告苏联科学院。科学院对此十分重视,立即拨款,派新的考察队。这次,随队前往的有摄影师斯特罗库夫,他成功地摄下了考察队的考察活动。但是由于工作艰苦、环境恶劣,考察队员们个个都患了病,不得不再一次中止考察活动。

一年以后,库利克又组织了次考察队,但却未获得更多的东西,他未能找到任何实物来证明爆炸是颗流星落到地面的理论。事实已很明显,爆炸地点的情况同流星落地的情况截然不同。库利克的助手卡里诺夫在一个大坑底部找到块树干的碎片,并摄了下来,从而肯定大坑不是流星碎片落下造成的。但是卡里诺夫未向库利克出示这张照片,担心影响他的理论。1937年组织的考察,希望找到有关的陨石碎片,却一无所获。

在此以后,大规模的实地考察告一段落,转而开始进行空中探测和研究分析。1938~1939年,前苏联科学院和前苏联空军共同对通古斯爆炸区域作了一次全面的空中摄影普查,这样,使得包括库利克在内的所有科学家,都比较准确地了解到受灾区的范围和精确位置。尽管事件的发生已过去了30年,但受灾的痕迹在照片上仍清晰可辨。

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与此同时,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着各种试验,包括树木倒下、燃烧等模拟试验。最后,科学家们作出一个比较确切的初步分析,即:1908年6月30日,一个飞行物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出现在贝加尔湖附近地区。此后,从东南向西北方向移动,顷刻间坠落到地面。

有些科学家们认为,可能该飞行物进入地球大气层后曾改变过方向。这种可能性主要根据来大约700名目击者的回忆。他们认为这个飞行物是来自其他星球的宇宙飞船。因为不是由外星人控制的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是不会自动改变飞行方向的。虽然目击者之中谁也未坦率地说见过这个物体在空中改变过方向,但根据目击者们在不同地点对该发光的巨型物体在西伯利业上空活动路线的不同回忆,可以得出飞行物曾改变过方向的结论。

因为、居住在西伯利亚以西的目击者们提供的此飞行物不断接近的路线,大大偏离了贝加尔湖附近记者们看到的路线。同时,空中探测表明,爆炸地区受破坏面积竟达5180平方千米之广。爆炸中心出现了奇怪现象,部分树木依旧挺立,倒下的树木却被烧成灰烬。科学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分析,虽然科学考察和家中观测都没有直接证明一个飞行物落到了地面,但此地区至少出现过两次破坏气浪:一是爆炸气浪,是碎片气浪。大火很快在广大的地区蔓延,但使人惊奇的是火势持续的时间却很短,可以说仅仅为一刹那。再有一个惊人之处就是,同西伯利亚其他地区的树木生长情况相比较、爆炸后的该地区树木生长速度十分快,甚至达到引人注目程度。

1945年,日本袭击珍珠港后美国的回礼——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当爆炸发生后,美国科学家发现其与通古斯大爆炸产生的现象惊人相似,爆炸中心造成的破坏远比周围地区小得多,树木笔直地站立着没有倒下。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958年之后,众多的科学考察间接证明,通古斯发生的爆炸是次核爆炸。前苏联地球物理学家索洛托夫和天文学家齐盖尔,曾多次到现场进行考察他们在那里发现了放射性物质的痕迹。部分植物生长速度突变,甚至比1908年前的树木、植物生长速度快几百倍。间接说明核辐射影响。

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经过研究,科学家们认为引起爆炸的物体并未触及地面,而只是在很近的空中爆炸的,根据考察结果表明,这次爆炸发生在距通古斯地面约8千米的空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科学家们在通古斯发现了一些碎小的金属球和金属条,埋在土里和嵌砌在树干上,这些东西很可能来自外层空间,金属球中含有大量的镍、含量之多为地球上罕见,金属条内则含有许多瓦斯气泡,同外层空间的其他物品基本相同。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杰克松和里扬却持另一种观点,他们在1973年宣布,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的爆炸是一种很小的黑洞现象。所谓黑洞,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宇宙现象,具有强大的“引力”,能吸去任何靠近它的物质。

据称,黑洞可以吸去周围的全部光,而不反射,因此,看去为黑色的洞。这两位美国科学家解释说:“小型黑洞是在冰岛和组芬兰岛之间大西洋某地区穿过地球。”但是,这一说法的证据不足,1908年此地区的报纸都未登载有助于了解这种不寻常现象的任何线索。此外,英国科学家F•维伯又提出新理论,他认为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是一颗彗星落到地面引起的。他的这一理论很快得到了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琼•布拉温、谢菲尔德大学达非德•海尤杰兹两位科学家的赞同。但是,反对这种理论的人提出两个疑问:第一,如果是一颗彗星,那么在落到地面之前时,观察天体的天文学家为什么没有观察到?第二,彗星没有落到地面上为什么会出现巨大的爆炸?

科学家艾舌尔•克拉克对此解释说:“这颗彗星是从清晨日出方向接近地球的,于清晨阳光的缘故,所以各地天文学家未能发现。这类事情在天文史上屡见不鲜,如马尔库斯彗星围绕太阳运转后,掠过地球远去,而天文学家维都未能发现。”对于第二个问题,他们解释为:“由于彗星接近地球时以每小时4万千米的速度冲破地球表面的大气层、由于摩擦产生了过热的气体,最终出现爆炸。

通古斯大爆炸有什么奥秘?

这种理论是否正确,还有待进一步证实。80多年的时间过去了,世界各国的科学家们纷纷提出新的理论、推测,试图去解开这个谜。但是,还没有一种理论是十全十美、无懈可击的。

通古斯大爆炸发生已经过去1个多世纪,众说纷纭的原因层出不穷,究竟背后的隐秘是什么?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通古斯   贝加尔湖   西伯利亚   考察队   科学考察   彗星   千米   美国   奥秘   物体   树木   地面   地球   方向   理论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