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数据,平均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深受脱发的困扰。大批90后都已慢慢加入脱发大军。

诱发脱发的因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导致脱发,精神压力过大导致脱发,饮食结构失衡导致脱发,化学物质诱发脱发,内分泌失调导致脱发等等。

2021年6月23日,日本东京医科与齿科大学西村栄美(Emi K. Nishimura)教授课题组在Nature杂志发表了题为“Obesity accelerates hair thinning by stem cell-centric converging mechanisms”的研究长文,文章报道发现肥胖可诱发毛囊干细胞耗竭,最终导致毛发减少。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老年雄性小鼠在给喂高脂饮食以后,和正常饮食组的小鼠对比起来,明显毛发稀疏。在随后的验证实验中发现,无论是雄性还是雌性小鼠,只要是采用高脂饮食,就会呈现出明显的“背秃”特征。

而且,小鼠越胖,“背秃”越严重!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导致小鼠脱毛

科研人员惊讶地发现,高脂饮食组的小鼠硬是把自己给“吃秃了”。他们用荧光GFP标记毛囊干细胞后发现,肥胖小鼠的毛囊干细胞被“挤”到了靠近皮肤的位置。

毛囊干细胞是属于多能干细胞一类,它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以分化成表皮,毛囊、皮脂腺等。说白了,毛发能不断的生长,靠得就是这些毛囊干细胞。

那么,在高脂饮食组小鼠中,这些毛囊隆突部 (位于毛囊偏底部) 的毛囊干细胞为何消失了呢?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高脂饮食后,毛囊干细胞在毛囊隆突部减少

研究人员收集了来自高脂饮食组及正常饮食组绿色荧光标记的毛囊干细胞,通过RNA测序,微阵列分析等一系列手段,最终确认MAPK 与 Sonic hedgehog(SHH)等基因在肥胖小鼠的毛囊干细胞中出现了显著的下调。SHH 此前被报道与毛囊的发育以及周期性再生有关,作者因此认为肥胖是通过 SHH 信号通路导致了脱发。

那么SHH基因真的会是诱发脱发的原因吗?Gli2是SHH通路的关键参与基因。在Gli2特异性敲除的小鼠中,科研人员同样发现了毛囊干细胞减少,小鼠“背秃”的现象!有意思的是毛囊干细胞在毛囊中的位置也发生了相似的移动。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Gli2基因敲除后诱发脱毛

SHH通路的异常会影响毛囊干细胞的命运,可肥胖又是如何调控SHH通路的呢?

在异常的毛囊干细胞中,研究人员同时发现这些细胞存在一定程度的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异常。进一步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引发的代谢异常是通过激活IL-1R信号,诱导毛囊干细胞内脂滴积累,活性氧(ROS)积累及NF-κB炎症信号实现了对SHH信号通路的调控。

至此,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肥胖导致的代谢异常可以通过SHH通路诱发毛囊干细胞的耗竭,进而导致毛发减少。

所以,小伙伴们要心中有“数”。

小鼠把自己“吃秃了”!Nature力证肥胖容易导致脱发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科研小榴莲”,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不代表本号观点,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WOSCI沃斯编辑,耶鲁大学博士团队匠心打造,专注最新科学动态并提供各类科研学术指导,包括:前沿科学新闻、出版信息、期刊解析、SCI论文写作技巧、学术讲座、SCI论文润色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小鼠   耶鲁大学   肥胖   力证   毛囊   干细胞   雄性   毛发   研究人员   荧光   基因   信号   异常   学术   饮食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