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盲"是一种什么体验,背后有啥原理?西瓜视频带你了解

我承认我有点"脸盲",我记不住人的脸,主要靠发型和衣服认人,如果换了其中的任何一样,就有50%的可能性不认识,全换了可能有99%可能性不认识。就更别说女孩化妆、烫发、换造型了。

我的朋友倒是能记脸,但是记不住名字,一个班级36个人,用了一个学期才记住人名字,还没法一一对应。

这到底是为什么?

据西瓜视频说,我们大脑右半球有个区域叫"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 face area)",它的作用是将各个面部特征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一来,即使局部细节发生变化,我们也能认出来。如果这个区域被破坏,就可能患上面部识别能力缺乏症,俗称"脸盲"。

但是如果一个一生都记不住人的模样,不管是朋友家人,甚至是镜子里的自己,在他们眼中都是一样的面孔,这就是所谓的脸盲症。

"Hi科普啦"(西瓜视频优质创作人)的视频让我了解了脸盲症到底是什么症状?请不要对号入座。他的定义是:脸部识别能力缺乏的症状。在目前的数据统计中,全世界大概有2%的人患有脸盲症,他的类型分为两种,分别是看不清别人的脸和看清后失去辨识能力的症状。

第一种情况是看到陌生人后发现脸部的五官都非常模糊,就像是打了马赛克一般,努力看清,但是却混沌一片。

第二种情况是可以看清一个人的五官,但问题是在他们的脑海里,所有人的面貌都像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除了特别明显的服装差异外,根本无法辨识。

虽然患有脸盲症的人无法识别面部,但他们还是能够分辨其他物体的,所以可以靠识别脸部以外的特征来记住人,比如发型和发色身材和声音的独特性,靠这些结合起来再加以分析,但是万一有一天这个你已经习惯曾经外貌的朋友突然换了造型的话,就很有可能认不出来了。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比如在西瓜视频观看美剧和英剧时涨知识的时候,发现根本分辨不出金发碧闭眼的女主角导致观看的情节非常模糊,这也是脸盲症,其实不然!这里牵扯到了一种心理学现象,叫做"跨种族效应",因为人们熟悉同一种族的外貌特征,所以对于其它种族的外貌就很不敏感了。

当然外国人在识别亚洲人的面孔时也是一头雾水,这个效应的基本原理是因为大脑获取脸部特征时得到同种族面孔的信息更加详细,但是当你接触到越来越多不同种族的人的时候,效应的影响就会慢慢消失了,所以那些从小就喜欢追外国剧的朋友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

因为跨种族效应并不等同于脸盲症,前者只是获取信息有些模糊,而后者是真的无法辨识面孔,但导致脸盲症的原因分为两种:

一种是先天性脸盲症,它是由单一行性基因缺陷导致的,所以这是一种低概率的遗传疾病。

另一种是后天脸盲症,是原本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后来因为一些意外导致脑部受损,比如向头部受创和脑部中风等疾病,导致大脑里识别面部的神经损伤,就无法再去辨别其他人了。

不过根据研究显示脸盲症状并不会影响大脑智力和记忆力,所以前天脸盲的人并不会发现自己存在脸盲症,他们它们以为:所有的人都无法识别陌生人的面孔。而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治疗脸盲的方法。

虽然真正的脸盲症比较少,但是还是希望随着AI识别技术的发展,以后手机上可以轻松识别,对号入座,解决脸盲。

更多精彩解密,请点击西瓜视频优秀创作人主页:Hi科普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西瓜   创作人   视频   对号入座   脑部   脸部   外貌   面部   种族   症状   面孔   效应   大脑   特征   原理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