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2020年8月26日,深圳特区迎来了40岁生日,深圳进入了"不惑之年"。对拥有138家科技行业上市公司的深圳,说它撑起了中国科技产业半壁江山并不为过。如果这一切有一个原点,可能是特区成立8年后,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的供应链问题,深圳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的建立,在那之后,周边地区逐渐以华强北的名字为人所知,华强北最著名的是山寨,然而若以为这里只有山寨,你大概对中国科技行业所知甚少。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198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时间足够让全球科技产业数次洗牌,诺基亚、雅虎、柯达等巨头轰然倒地,40年时间已足够让深圳科创行业几度换新,华为、腾讯、大疆等公司拔地而起。

事实上从中国到美国,从亚洲到非洲,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早已经无法离开华强北。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上图这是一款无人机,正是大疆公司生产的精灵2,作为海外最热销的中国科技产品之一,大疆在美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中已占到77%的市场份额,全球的无人机行业在主板芯片上仍比较依赖欧美供应商,那么为什么是大疆能超越美国本土品牌,占领了当地市场呢?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技术能力与商业模式之外,大疆的一大优势在于成本,除了刚才提到的核心零部件,无人机基本原配件,还包括碳纤维板材、特种塑料、电调电机、螺旋桨、高密度电池、遥控器、供电模块等。另外还需要摄像头、云台、图传系统来支持航拍,一台无人机需要上百个零件,背后是一个庞大的供应商网络,像LILY,3DR等美国本土无人机创意公司,至今也未能解决供应链问题。

而在华强北有人说每一个柜台背后都站着一家工厂或代理商,大疆创建初期只做研发不做生产,在网上发标征求零配件制造商,在拥有华强北的深圳,哪怕一枚无人机螺丝钉也能吸引5~10个公司竞标。

"毫不夸张的说,一个普通人能够在华强北买齐全基本原材料,自己动手DIY一台无人机。华强北完备的供应商网络,让大疆拥有了国外竞争对手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进而成为美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唯一巨头。"西瓜视频创作人"X科技实验室"举例道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华强北给科技公司提供的除了成本优势,还有时间优势,凭借"黑人美颜"、"4卡4待"等定制技术,华强北原本做山寨机起家的传音,现在被称作"非洲手机之王",2020年一季度在非洲智能手机市场传音手机占有率第一,超出排名第二的三星近1倍。

客观讲类似的技术门槛并不算高,但这种实用的硬件产品创新在深圳做得到,在硅谷却很难,这是因为硬件创新的难点,除了技术研发,还要能够快速的把实物做出来。

2012年全球最大的硬件创业加速器HAX落户深圳市,其董事总经理说:

"若你突然想到一个创意,但要等5天甚至两个星期才付诸行动,那就不是创新了,你必须马上就能尝试,并且不断的尝试,美国没有这种活力,只有在深圳才能看到。"

他列了一组数字,在美国需要600美元,并花3个月时间来生产的产品,在深圳只需要200美元和6个星期。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对创新企业来说,深圳不仅拥有华强北供应商,还拥有富士康、立讯精密、比亚迪等众多代工厂,保证了打样组装生产及出货的速度,也就给当地公司提供了新技术率先试验与量产的时间优势。可以说深圳能走出OPPO、一加、传音等手机品牌和大疆无人机这样的科技硬件产品,是华强北的基因决定的。

今年二季度华为首次超过三星,成为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第一的品牌,而且在今年3月发布的华为P40系列中,整部手机的配件几乎全部由中国供应商提供,不过这套"全华班"的组成过程比想象艰难许多。

2014年华为准备推出Mate 7时找遍了国内指纹识别方案的供应商,但最后因为技术问题还是选择了瑞典FPC公司的方案和产品,代价是每颗芯片比国内供应商增加100元左右的成本,随后FPC拿下多数中国手机品牌的订单,体量在两年内实现了20倍增长。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直到2017年华为MATE 10和P10的指纹识别方案主供应商变成了深圳的汇顶科技,那一年汇顶的研发费用为5.97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3.73%,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高达16.2%。与之相似的故事是同样来自深圳的欧菲光,2014年欧菲光开始为中低端国产手机组装摄像头,直到2017年凭借其在多数模组方面的提前布局与研发,取代了中国台湾的光保科技,成为华为摄像头模组的主供应商,也帮助华为引领了"多摄手机"的风潮。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我们喜欢将华为作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标杆,但中国科技产业能有今天,不仅仅是因为华为一家公司的努力,背后还有很多项会以欧菲光这样在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的国产供应商,经历过最近10年的智能手机浪潮,华强北的山寨标签已经退去很多,大量没有核心能力的厂商逐渐被淘汰。

不过从产业升级的规律看,正是华强北在达到一定规模后,出现的快速迭代与惨烈竞争,倒逼着企业开始注重研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具备核心技术,拥有议价能力的龙头企业。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40年前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当时恐怕没人想到卖交换机的华为,敲代码的腾讯,做代工的富士康,造电池的比亚迪,搞无人机的大疆等等,会以不同面貌陆续出现在深圳,并从此与华强北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西瓜视频创作人"X科技实验室"在《深圳特区40年, “山寨”华强北如何照亮中国科技?》中详细叙述了华强北的作为科技原点的分析,40年再出发,不止华强北,深圳的未来已经产生了巨变,这一切在西瓜视频上都可以找到答案,登陆搜索查看吧。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拒绝空谈,实干兴邦,深圳以全新的姿态大鹏展翅,而后来的日子,各个在深圳的科技企业与华强北各自经历了角色定位的转变,终于撑起中国科技产业的半壁江山。

时至今日,在不计算华为的情况下,深圳上市科技公司总市值已经超过6万亿元,如果这一切有一个原点,我相信那是特区成立8年后,为解决电子信息产业的供应链问题,深圳赛格电子配套市场的成立,在那之后,周边地区逐渐以华强北的名字为人所知,40年深圳屹立、发展更加强劲。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同样,最近话题火热的"深圳最牛街道办"背后有着很多动人的故事,这个"网红"粤海街道办112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4.85万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整个江苏省上市公司总市值,可以排在全国省市第五位,而这背后的奥秘就在西瓜视频搜索"深圳特区40年","不惑之年"的深圳必将在科技创新上驶入深海区。

深圳特区40年,多家科技企业强大起来,大疆独角兽成长的奥秘

上西瓜视频,涨更多知识,学更多技能。#深圳建立经济特区40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三星   深圳特区   华为   无人机   非洲   独角兽   山寨   科技   经济特区   美国   深圳   奥秘   中国   西瓜   强大   优势   供应商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