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小偷,人们恨之入骨。

无论在拥挤的地铁里,

还是美景的沉醉中,

甚至疲惫的睡梦中,

他们都可能和我们“发生关系”。

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憎恨这些盗贼的人们,

给了他们一个专属称谓——三只手。

不认识别着急,说这个字之前,

咱们还是先说说三只手的来历。

网络百科记载,这是一个粤语词汇,

看来三只手的说法可能首先来自广东地区。

除此之外,网上还能找到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在古罗马剧作家普劳图斯的喜剧《一坛黄金》中,吝啬鬼欧克里奥丢失了金子,让奴才伸出手来让他检查,但没有查到,于是欧克里气奥急败坏地要求奴才伸出“第三只手”来给他看。


第二个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小偷都是把一枚铜钱磨得锐利无比,用来割人腰包,俗称“跑明钱的”,但有一个神偷与众不同,无需铜钱,有一次他为同行展示技艺。众目睽睽之下轻松把人钱财摘走而不被人所察觉,仿佛有第三只手,于是得了称号“三只手”。


第三个故事,说的有天“三只手”错偷了范仲淹的银子,不仅加倍归还了,还在银子里附上纸条:“不知是范忠臣的银子,今加倍奉还,望乞恕罪。”落款“三只手”。范仲淹想到人心黑暗还不如一小偷光明,愤然提笔:“世人都恨盗,岂知盗亦道;若然都有义,怎会世颠倒!”


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所谓“盗亦有道”,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

小偷也不一定是劳苦大众的对立面。

然而现实中,

“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的人们,

必然不可能给他们一个比“偷”更美好的称谓。

这就要说到“(pá)”字了。


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不仅新华字典里没有这个字,

收录8万多字的《中华字海》里面,

也没有这个字。

小编查尽字典,

只有在现代网络字典中指出,

这个字出自《清稗类钞》:

“沪人呼翦绺贼曰手,

犹言扒手也,亦曰瘪三码子。”


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其实最后写得很明白了,

三只手的扒手,并不是专业盗贼,

而是乞丐的第二职业。

曾几何时,乞丐都不要饭了,改要钱了。

如此说来……乞丐只要钱不要饭,

或者乞丐要不到钱就去偷钱,

这二者,哪一个更高尚?




敝帚字珍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

我们常用的汉字只有不到3000个;

新华字典收录汉字约8000个;

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终端,

可显示汉字约30000个;

中国标准《GB18030-2005》,

收录汉字7万多个;

而最新的国际标准《ISO-10646:2020》,

收录汉字9万多个。

汉字再多,

如果不认识、在电脑上打不出来,

这些汉字文化就都丢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和您一起,

寻找汉字的文化。

欢迎您关注:敝帚字珍

细说汉字 | 三只手一定是小偷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汉字   多字   古罗马   小偷   扒手   铜钱   奴才   新华   称谓   盗贼   银子   字典   乞丐   故事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