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界有多少人是滥竽充数?

学术界有多少人是滥竽充数?

明明只是一只猫,偏要说自己是老虎

------张鹏

我估计此文一发,很多学术界的人就会取消对本号的关注了。尽管如此,我还是忍不住要把我心里想说的话讲出来,否则我感觉自己会憋死。

其实,此文正是受到学术界朋友的启发和建议而写的。因为他们向我抱怨说:学术界混日子的人太多了,有的混了几十年,但是却连最基本的概念都不清楚。

我们得出这个结论,除了观察到了大量的事实以外,还有基于下面两条基本的逻辑。

第一,学术界的目的是创新

我认为,进入学术界的唯一的目的,是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新的观点、理论、方法,或者纠正前人发现中的错误。

所以,学术界与政界和商界完全不同,政界和商界都没有必要一定要发现前人未曾发现的观点和方法。政界只要做到完成行政方面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商界只要挣到钱也就算做得不错了。即使政界和商界使用的是别人的老办法从政或者经商也无伤大雅,你不能说他们是滥竽充数。

但学术界就不同,如果你没有做出任何学术创新,那完全是浪费时间和资源。因为学术界并不需要你去重复别人的理论。

第二,创新只是少数人能做到的

相对来说在自然科学方面要创新还简单一些,比如你是做材料研究的,你将两种不同的材料混在一起,形成了新的材料,这种材料是前人从来没有发明的,而且它的特性也完全不同,那也可以说是一种创新。但这已经不能算是学术研究了吧?我觉得这应该是应用研究。

但是在社会科学方面要推翻前人的理论、创造一种新的理论,并且新的理论必须优于前人的理论,这谈何容易?

结果我们就发现这种现象,一些人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创造了一套所谓新的理论,但这套理论不但漏洞百出,而且毫无实用价值,能看懂都很难,只不过是使用了一个新的名称。然后,这位学者一辈子都在不遗余力宣传他的这套新理论。我觉得这样做不但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浪费了社会的资源,还导致了误人子弟的后果。但这样的人还少吗?

更多的情况是有些人混在学术界一辈子都没有发明、创造过任何新的东西,他们连旧的理论都没有理解清楚,甚至都没有看到本质,然后倾其一生都用自己错误的理解著书立说、教导他人。

我觉得学术界滥竽充数很严重的领域包括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哲学,可能还有许多我没有列出的学科,希望读者补充。

小结

我认为,如果你不具备下列两个条件,最好不要选择学术作为你的职业道路。

第一,你对学术研究有强烈的激情,你很想发明一些东西,或者你无法忍受别人错误的理论,你总是充满创意。

第二,你有认知和创新方面的天分,也就是你在寻找事务的本质方面比一般的人要强,你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你有强烈的质疑精神。

可惜,许多在学术界的人都不具备上述两种品质中的任何一种,他们只好通过抄袭、拼凑、重复来获得学术界的一席之地。不过,许多人凭借这样的本领还混得不错,甚至成了学术权威。

如果这样的人走上讲台,你很容易发现他们双目无神、语音平淡、内容乏味、毫无新意,甚至连逻辑都不清晰,完全是胡说八道。听他们的课不如自己看书,当然也不能看他们写的书,否则你会对这个学科产生厌倦。

好了,我的文章又得罪了一大批人,好在我不是靠写文章为生的,否则我可能不但穷饿潦倒,更可能被人群殴。

(我的绝大部分文章在此都发不出,但在微信公众号《独立思考者2》能发表,敬请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滥竽充数   学术界   政界   学术研究   前人   商界   此文   学科   逻辑   本质   错误   学术   理论   发现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