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重庆的网红景点到底有多少?客观来说十个手指头都数不过来,如果可支配时间充裕,至少可以在这座城市居住一周以上,一边吃吃喝喝,一边走街串巷,感受山城的烟火气。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重庆最多网红景点的地方是母城-渝中区,比起洪崖洞、朝天门等传统景点,白象街的洋气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白象街在重庆渝中区望龙门和太平门之间,早在南宋时期就是文化重地。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南宋淳祐年间,重庆知府余王介在这里开设了招贤馆,为抗蒙大计出谋献策。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重庆第一家有钱电报局就开在白象街。

1891年重庆开埠,白象街一带洋行和金融机构林立,规模和影响力可以和上海外滩、广州十三行媲美。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清末民初的白象街不仅是金融街,也是西南的文化阵地,《渝报》、《新蜀报》、《新民日报》报社都设在这里,街上还有老码头大戏院、大清邮局旧址、美国大来公司旧址、李耀庭公馆旧址、重庆反省院旧址等。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当年的白象街是重庆的“名流区”,不同报社的主办人和主笔居住在这里,陈毅、老舍也曾经留下足迹。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这里保留不少开埠初期的老建筑,风格上融合了中国特色和西方特色,是折中主义建筑的一种。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除此之外,白象街还有一些典型的吊脚楼民居、巴洛克风格的洋房,就连始建于1953年的私立兴华小学也是折中主义风格,建于1930年的重庆反省院旧址在较早前则是晋商会馆。所谓的晋商会馆说白了就是山西商会的总部,从这个层面可以看出重庆在很早以前就有较高的商业发展潜力,扼守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这座城市最大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商业的繁盛,码头文化才能够盛极一时。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白象街由纵横交错的几条街道组成,建筑物多以青砖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相比起其他网红街区,白象街相对安静,洋气的建筑使这里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新婚男女和调性博主也喜欢来拍照。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相对来说,白象街对女性游客的吸引力大于男性游客,原因是女性游客更喜欢拍人像,男性游客随便走走看看比较多。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在白象街拍照,很容易拍出复古风和文艺风,身穿潮流服饰、清代服饰和民初服饰,和景物的契合度都很高。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交通攻略:距离较近的轻轨站是轨道交通1号线、6号线的小什字站,只有450米左右。

重庆洋气的白象街,众多名人曾在此居住,内有当地最早的电报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洋气   重庆   嘉陵江   巴洛克   渝中区   电报局   民初   景点   旧址   南宋   会馆   名人   游客   风格   服饰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