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1040米,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是世界上颇为罕见的袖珍小城,却具有完备的城市形态,具有很好的军事防御功能。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城门,北堡门为砖砌,筑有瓮城,瓮城城门面向正东偏北开设,与北堡门构成了两道堡门。两道堡门不在一条中轴线上,这既是遵循古代军事防御的原则,同时又寓有风水不外流之意,并使瓮城城门指向800 米外的一座小山丘“照壁”和“照壁”上的象征北斗七星的七棵槐树。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它融古堡地道、宫殿庙宇、军事宗教、民俗历史为一体,除此之外,还有小巧的钟鼓楼,顺畅的交通网络,众多的宗教场所等等,张壁古堡因“古庙神佛异,明堡暗道奇”而闻名海内外。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北堡门为张壁古堡的正门,因为交通方面的原因,游客基本都从南堡门进入。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张壁古堡集中了夏周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古迹,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城堡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比较完好的罕见古代袖珍城堡。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南有群山相依,东西南环沟壑,南、北、东有厚厚的城堡墙。墙板夯土筑成,堡内设有堡门、巷门、次巷门、院门、地道五级古军事防御体系。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人素有爱护文物的优良传统,即便是在战乱和文化浩劫的年代,他们也尽自己所能,呵护着这里的一砖一瓦,古堡的建筑风貌和众多文物古迹才得以完好留存。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天上奎星,人间张壁”,张壁古堡整个村子遵循中国传统古代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因此张壁村还被人们称为“星象奇村”。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建筑的布局也十分独特,地上堡墙夯土构筑,紧紧地怀抱着一方小城。整齐排列的各个民居院落,整体比东边巷子里的民宅要高好几个档次,明显能看出富裕程度的不同。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进入城堡,是一条连接南北两个堡门的交通主干道,这条长约三百米的街道以石板铺地,象征龙身,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清朝年间,堡中居民出于协调风水和兴盛文运的考虑,由堡外花费人力财力运入石材,将街道中央的青石板挖起,铺设了三列平行的红色长石条,一直从南堡门延伸到北堡门,它象征着龙脊。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以南、北堡门为中心的两个宗教建筑群与堡内错落有致的街巷、淳朴规整的民清民居,使得整个堡内古风洋溢。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古堡地下千年地道纵横交错,曲曲弯弯犹如迷宫;上下三层立体三通,军事设施一应俱全,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因此称它“地上地下双城子,堡院庙垣博物村”一点也不为过。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的最值得一看的都在地下部分,地道弯曲迷离,分为三层,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是存粮的洞穴。这里,马槽、将军窑窟、天井水井,还有粮仓、泻洪防堵、壁孔通讯设施和暗杀机关,无一不有。但明堡暗道究竟建于何时,何人所建,一直是困扰考古学家们的一个谜。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古堡地下遍布地道,与堡内四通八达。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各高2米、宽1.5米,土结构,各弯曲迷离,呈网状结构。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堡内现有水井6眼,每眼井的井壁上均开有洞口或洞门。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将军堡最气派,还能瞭望绵山军情运筹帷幄。地堡的出入口很是花样繁多,有洞口的可垂绳索系水桶汲水,供地道内人畜饮用,有洞门的搭木板跨过井筒可直接进入另一通路。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绝非民财民力所及,是军事需要、对外保密的战略设施。依据堡内有刘武周和尉迟敬德之像考证,认为是在唐武德二年(619)开始建造的,是尉迟恭帮刘武周与李世民交战守介休时所为,是“明筑城堡、暗挖地道”时的遗物。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堡外北、南面沟中有洞口,既可作为进出口,又可用作哨卡。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景区不光有地道可以钻,地面内容也是挺丰富多彩的。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是一个给人感觉很奇幻的地点,很多的谜团至今无解。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全城堡都是青石板路,岁月磨砺,饱经沧桑。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走在古堡蜿蜒的石板路上,能看到住在里面的居民张灯结彩,红彤彤的灯笼随处可见。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古堡内生长着罕见的槐抱柳,古街古巷古民居古意盎然。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的民居格局如此少见,十分有研究价值。除此以外,小小的张壁古堡内至今保存着完好的承载村民信仰的神庙系统,大小共16座宋至明清的各类寺庙完整齐全,且各有各的精美和奇特之处。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最具有特点的是,这个千年古村落里,还有类似唐代里坊制的遗存痕迹。在一条南北主街和东西七条小巷形成七个丁字街巷口上,还保留着比较特殊的巷门,有的还是高大的城楼样式。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整组建筑,除三大士殿外,都是三色琉璃屋脊,远望金碧辉煌,十分庄严气派,这也是张壁古堡对外宣传时最常见的照片。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值得一提的是在空王佛行祠廊下,树立着两通明万历年间的两通孔雀蓝色琉璃碑,通体琉璃烧造,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两边蓝黑龙纹花卉装饰图案,这两通琉璃碑属实罕见,在国内绝无仅有。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它有比较严格的巷门城楼。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小巧的张壁古堡功能齐全,无论是军事防御的城堡地道,还是寄托村民信仰的宗教神庙系统,以及居住生活的饮水排水等,统统完备,令人叹为观止。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由于古堡内东贫西富,所以,朝东的西巷门是城楼样式,而朝西的东巷门仅仅是个砖砌拱券门。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古堡虽然不大,但是很有特点。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巷门关闭后,这条小巷就与外界隔绝,内部相对独立,成为了封闭的堡中之堡。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其他小巷也是如此。整体看来,这就是一套完整的内部防御体系。

走山西:因“明堡暗道奇”而闻名的“张壁古堡”

这是一座极具历史感的古堡,古堡内以及周边旅游资源非常丰富,顺古堡而上就是著名的绵山景区,很值得慢慢品味。随着旅游业的兴起、传统文化的复兴,前来观光的八方民众络绎不绝,张壁古堡的知名度也越来越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暗道   古堡   介休   水井   哨位   城楼   山西   民居   洞口   城门   琉璃   罕见   地道   城堡   地下   军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