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国家二等奖,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高原部队战斗力提升了

获国家二等奖,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高原部队战斗力提升了

相信很多人在前往西藏等高原地区旅游时,最害怕遇到高原反应。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气压差、含氧量少、空气干燥等的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简单来说,身体对缺氧环境的适应过程就叫做高原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

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带上氧气罩或服用含氧药物及时补充氧气,那还有没有一种更加简单便携的方法,来改善这种单一的人体供氧模式呢?根据国内媒体报道,陕西一科研团队发明了可以喝的氧,已获国家奖励,喝一次竟能辅助供氧40分钟!从此高原反应不再惧怕。

基于“喝氧”的研究,该团队研究结果表明,口服高氧液可明显改善缺氧反应,并且口服氧比静脉输注氧维持时间更长,并认为“高氧液进入消化道后,溶解氧可直接透过消化道黏膜进入人体组织,提高血液氧含量以维持全身各种器官机能的需要”。同时,该团队研究结果还表明,口服高氧液还具有显著的抗疲劳、加速体内自由基清除、对肺损伤有保护作用等较大的健康益处。

获国家二等奖,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高原部队战斗力提升了

徐礼鲜

2002年的一天,还在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麻醉科做主治医师的徐礼鲜接到任务,要去格尔木给患有高原病的患者治病,徐礼鲜教授于是带领了一支医疗队赶赴现场。

当时由于高原缺氧,徐礼鲜教授在治疗过程中突然发生了高原反应而缺氧,后来立即口服了一瓶5%的高氧葡萄糖,5分钟左右氧饱和度逐渐上升了5%。

这件发生在徐礼鲜教授自己身上的事情,从此给了他很大的启发:那还不如直接发明一款可以喝的氧,从消化道也能够提高动脉的养分压和氧饱和度。人体供氧,最重要的就是呼吸道供氧,但是许多病人肺弥散功能下降的病人,使用呼吸道供氧效果很差。如果另辟蹊径发明另一条供氧通道,就是静脉辅助供氧这个方法具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成本低廉、疗效确切、容易推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肺弥散功能障碍、呼吸中枢抑制和战地一线危重伤员的救治。

获国家二等奖,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高原部队战斗力提升了

有想法就要去付诸实践,于是徐礼鲜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按照以上的思路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最终一款可以喝的氧应运而生。

2009年1月,徐礼鲜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历经11年完成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特殊环境缺氧防治新技术及应用》,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个成果不仅证明了人体除可呼吸供氧之外,还可能通过“输氧”和“喝氧”来改善缺氧状态。

从静脉供养,它也能提高动脉的氧分压和氧饱和度,维持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而通过口服从消化道辅助供氧,它可以维持四十分钟左右,供氧效果提高了四倍之多。徐礼鲜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的这一最新科研成果,也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体供氧的单一模式。

获国家二等奖,陕西一团队发明可以喝的氧,高原部队战斗力提升了

​高原部队

网友评论:从此,在高海拔地区执行任务的我军士兵再也不怕缺氧了,长期以来困扰高原部队的缺氧难题得到了更彻底的解决,高原地区部队的战斗力也得到有效提升。徐礼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为我们国家的国防事业也做出了新的贡献。科技创新为我们带来新的思维和新的希望,让我们为徐礼鲜教授和他的科研团队点赞喝彩。(浔阳江上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麻醉科   高原   部队   团队   国家   饱和度   消化道   陕西   呼吸道   静脉   动脉   战斗力   科研   教授   人体   简单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