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求

言忠不宜多,慎言贵达义。观人观时间,不谈无益事。


“言忠不宜多”,说话要诚信中肯,不要说太多的话,因为言多必失。


“忠”是儒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追求,除了“忠”之外,儒家也追求“恕”,它们都是对外的。其中,“忠”针对国家,要求你忠君爱国,永不背叛。当然,现在没有皇帝,也就没有忠君一说了,但仍然要爱国,要对国家忠诚,永远不做对国家有害的事情,永远为国家服务。“恕”则针对他人,要求你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尤其不要记恨别人。


至于“不宜多”,这不但是儒家的追求,也是道家和佛家的追求,佛道儒都不提倡多说话,认为“贵人寡言”。释迦牟尼有一个比喻:智者就像寺院里的钟,钟不敲不鸣,智者不问不说。交朋友也要这样,话不要太多。孔子说:“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意思是,该说而不说,就会失去朋友;不该说却说了,就会得罪别人。我有时也会失言,比如夸学生的时候。例如,一次有朋友来访,我向朋友们介绍我的学生时说,别看他们其貌不扬,其实每个人都非常有才干,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我的学生们听了觉得老师在夸自己,但好像又有点不对劲,似乎笑也不对,不笑也不对,不知道该作何表情。当然,我是在开玩笑。我平时话也不多,除了教育学生和讲课,基本上不怎么说话,也会尽量少说话。讲课时,我的话就很多了,每次都滔滔不绝。讲《金刚经》的时候,足足讲了一个星期,才讲到“如是我闻”。我每次讲课都会录音,录音整理成文字,经过润色修订,就可以出版成书,任何人只要读了我的书,就等于听了我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儒家   释迦牟尼   佛家   忠君爱国   言多必失   都会   严于律己   爱国   寡言   金刚经   智者   说话   朋友   国家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