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关于上天这事儿

曾经的人类想了不是一年两年

从玛雅壁画里的火箭“雏形”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到敦煌壁画里的飞天形象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

总之那个时候的人,都向往一件事

——离开地球表面

但是这个事,直到18世纪才算有了点眉目

切莫着急,咱们慢慢说起


对于飞行的理解

我们自然是从鸟类开始的

他们有的能远途、有的能滑行、甚至可以倒着飞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当然飞行这件事,最大的好处就是:快

不用绕道,无需等待,直线到达

于是人们开始研究:我们能飞吗???


当然,这可不是“You believe you can fly”你就能fly的

真的有人尝试过戴上翅膀对抗地心引力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哐……

毕竟人机鸟的翅膀,里面是空心的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随后的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博雷利证明

“人类的身体是无法靠自己飞起来的”

“想要飞行,只有靠热气球或者飞机”


话音还未落,1783年

From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成功制成了可以载人的热气球

绕着凡尔赛宫环绕了半个小时

这也是第一次,人类知道了什么叫俯视拍摄视角……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这里有个小插曲

有人说是淮南王刘安(汉武帝的叔叔)

第一次用鸡蛋试验了热气球

但实际上按照鸡蛋壳的厚度

不太可能~


就在蒙哥尔费兄弟成功的几个月后

还是两个法国人,罗齐艾和达尔朗德

乘着热气球到了1000米高空

这也算是人类的第一次高空航行

随后热球更是成功穿越了英吉利海峡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然而由于技术的限制

热气球的远航能力仍然受到很大限制

直到19世纪,一种长的像橄榄球的飞行器—“飞艇”研制成功

不但有螺旋桨还可以控制方向

在1900年,你要是能乘齐柏林飞艇旅行一次

非常酷~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不过就算是很酷

但飞艇还是太慢,飞机这事还是要列上日程

最早的飞机概念,来自于我们小时候的一种玩具

竹蜻蜓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由此人类开始了对于空气动力学的研究

利用上下对流产生的升力

1849年完成了第一次载人飞行器飞行

但最著名的事件,还是1903年莱特兄弟驾驶飞机飞上天空

时间正赶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飞机也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一个点的突破,人类航空史便迎来了大跃进

1939年,第一架直升机VS-300升空

1947年,“贝尔X-1”型飞机实现了超音速飞行

更不要提随后不到一百年时间,人类飞行器已经发展到了何种程度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话题聊到这,就要开始回溯一下

我们中国的航空发展史

那可真的是Too Long Too Hard~


1914年,北京南苑航空学校制造出了一架双翼推进式双座军用飞机

从动力到机体全部自主研发

这说明:表明中国已经可以开始生产飞机了

1918年到1920年

马尾海军制造厂、广东飞机制造厂、杭州飞机制造厂、南昌飞机制造厂、成都飞机制造厂

相继成立,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飞机制造业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但随后的二三十年间

中国的飞机制造业却开始了一段漫长的停滞期

并未建成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体系

航空材料、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基本依靠进口

在军阀割据的情况下,各自发展,没有任何技术进步

到抗战全面爆发时,中国航空工业 基本上没什么优势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雪上加霜的是:全面抗战爆发后的3个月里

中国航空力量消耗殆尽不得不依靠外援,直至战争结束

随后的近二十年间,直到新中国成立

中国航空几乎一无所获


1949年,新中国成立

三年后,抗美援朝战争:军队急需空军掩护

东拼西凑,修修补补,凑出了470架飞机,2000台发动机

支援了朝鲜战场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随后几十年间,中国航天航空事业开始大步发展

1958年,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歼教-1首飞成功

同年,发动机问题解决,第一架直升机首飞成功

1962年,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歼-5首飞成功

虽然收到了十年的部分干扰

在七十年代还是东北、华北、东北建立了生产基地

22座研究院所相继成立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后面的事,我们如今很多人都是时代的见证人

歼-11、歼15、直9、运20、歼20

大客机C919

不断的迭代,不断的增长,不断的缩小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中国航天,一飞冲天,并已经早早的脱离地球

开始迈向外太空~


虽然成绩喜人,但有一个问题我们依然在努力

——飞机发动机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需要认清的是,即使到了今天,我们的发动机技术

与西方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甚至早期的飞机发动机都来自于与俄国

但是在这个领域我们一直都没有放弃

比较先进的国产发动机WS-15,已经将目标推力定位18吨

如果能全部换装歼-20战斗机

与西方国家还是有的一拼的~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用于发动机的研发制造

曾经精密的零件制造工艺

也在时下最热的3D打印技术加持下不断完善

而且已经被用来制造发动机零件以及部分飞机部件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航空发动机技术

乃至整个航空航天领域会超越西方

而在3D打印飞机制造领域

也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惰性保护产品

为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完成我们中华民族几代人的蓝色梦想!!!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无人驾驶飞机发动机3D打印产品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离开地球表面:那些年我们的飞行梦想

(航空航天3D打印手套箱)


3D打印手套箱产品

认准伊特克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特克斯   飞艇   热气球   飞行器   战斗机   航空航天   中国   制造厂   发动机   飞机   人类   航空   兄弟   领域   梦想   地球表面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