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有信仰吗?

你真的有信仰吗?

我们身边的人不乏有信仰各种宗教的,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或者伊斯兰教,不一而足。对于宗教信仰的多元化,我们已经习以为常,宗教信仰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对于触发人们开始信仰的具体事件和他们的初衷,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多数情况下,人们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遭遇了大大小小的挫折,这时宗教也许能起到修复情绪的作用,因而成为了人们的精神寄托。这也正是宗教的闪光之处,也是宗教教义能够触动人性的地方。

当人们进入了信仰的世界后,他们也许就淡忘了当初触动他们心灵的特殊感受,世俗的意识和情感渐渐地渗透到宗教信仰之中,从而丢失了宗教纯洁的一面。世俗与宗教之间的界限已经不再醒目,宗教所带来的情绪和感受也渐渐地淡漠了。虽然他们继续参与各种宗教仪式,但不再表现得那么虔诚,有时将宗教当作可以讲条件的对象,或者实现某种想法的工具。经历时间的考验,有信仰的人们是否再扪心自问一下:“我真的有信仰吗?”

也许人们觉得自己做得理所当然,不愿意承认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如果我们的行为背离了宗教信仰的出发点,远离了宗教的精神指引,那么它就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的结果。为此,我将一些常见的现象列举出来,大家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与它们有些吻合?

一、每天阅读教义,成为一种习惯,但不再会深入思考其中的含义。

二、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相互隔绝、独立,在现实中教义对自我的行为和意识似乎起不到多大的约束作用。

三、膜拜、祈祷出于强烈的现实性,只在乎自己的愿望是否能够尽快地实现。

四、受到了打击或者有了疑惑和期盼才“临时抱佛脚”,花钱买个安心,缺少长期的、虔诚的态度。

五、做善事或捐赠的目的是出于虚荣,或者换来更大的回报。

六、过于关注自我的得失,忽视社会和他人的利益。

七、注重表面的仪式和禁忌,不注重内在的修行。

八、对“神迹”很感兴趣,而不在意对自身行为的约束。

九、信仰变成了形式主义的“走过场”,不愿意多花时间认真地反省自己。

十、由于害怕今生或来世有因果报应而信仰,并不是主动、积极地向善。


上述现象表明,你已经偏离了信仰之路,对信仰失去了热情和虔诚,不再愿意思考和感悟,只是在宗教所拟定的形式中被动地等待它所给予的回报。事实上,你已经将与信仰有关的精神、意识活动转变为一种本能支配下的习惯,因而你的精神境界就难以得到提高。而且,这种习惯不自觉地遵循一条重要的世俗原则——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伊斯兰教   天主教   基督教   教义   宗教信仰   虔诚   世俗   仪式   注重   情绪   宗教   意识   现象   习惯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