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小桥流水,丝竹之音

一曲亭台烟雨中,一池碧波荷间红

茗茶、品香

这样的雅致生活

似乎是对中国风最好的诠释

18世纪法国的《Happer's Magazine》杂志刊登的艺术评论中,“中国风”已经出现,被称为“Chinoiserie",这个词语一直沿用至今。

也是在这时,欧洲大陆掀起了一股中国热,丝稠、 瓷器、漆器等被大量引进法国。“洛可可风格”正是这种对中国文化的憧憬与向往的反映。随后的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也深受中国风的影响。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洛可可时期画家弗朗索瓦·布歇的中国风作品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梵高的《杏花》

约翰·谢布贝尔的《关于英国国民的书信集》这样描述:“房间里每一把椅子、每一个玻璃镜框、每一张桌子,都必定是中式的:墙上贴着中国墙纸,图案满纸,却无一摩写天然……房间的几面墙上,中国情调的小壁架托着呲牙咧嘴奇形怪状的瓷狮子,放在也是瓷制的花棚架之中,黄铜箔片被漆成了绿色,就像阿卡狄亚的情侣们—样在树阴下躺着。”

花鸟壁纸、饰品、别具风情的明清家具、富含寓意的图案……这些成为西方家居空间中最受追捧的中式元素。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中国古典用色中的石青、朱砂、帝王黄

被巧妙地运用在空间墙面装饰中

营造出典雅深邃的意境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中国风的单词Chinoiserie, 来自法语 'chinois' 。在18世纪从中国进口瓷器,丝绸,漆器是非常时髦的,这导致了许多外国设计师和工匠模仿亚洲设计,他们凭借想象创造出许多奇特的东方style。

1.《中国周制婚礼》by弗朗索瓦·布歇,1742年作品。典型西方人对中的国印象和想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法国画家弗朗索瓦·布歇(Francois Boucher)作品《中国皇帝上朝》

欧洲刮过的中国风,发端于11世纪,得到了马可·波罗、圣鄂多立克等曾旅行中国的冒险家、传教士的有力助推。经几个世纪的流变,中国风17世纪全面渗透到欧洲人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日用物品、家居装饰到园林建筑等,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商贾乡绅,都趋之若骛。

2. 12片阴刻漆器屏风,在不同的房间咸的另一半,17世纪晚期,英国萨里汉姆庄园。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中国风直接形塑了西方时尚史上著名的洛可可风格。18世纪中叶,中国风达到顶峰。华托、布歇、皮耶芒、齐彭代尔、钱伯斯、瑞普顿等著名的艺术家、设计大师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工匠所创造出的众多中式建筑、艺术品和工艺品,为后人记录和保存了中国风席卷欧洲大陆的深刻痕迹。

3. 17世纪末18世纪初,结合了中国和日本风格的瓷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今年90岁的休·昂纳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他与约翰·弗莱明合著的《世界艺术史》,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阐述最为完整的艺术史通史。

他写作的《中国风:遗失在西方800年的中国元素》一书,通过欧洲现存的丝绸、瓷器、绘画、家具、建筑等具有中国元素的实物,梳理了西方文化领域中国风的兴起、兴盛及其衰落、流变的漫长而复杂的历史,为“打捞”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4. 18世纪40年代 约翰·帕克的妻子凯瑟琳夫人,继承了萨尔特伦宅邸 (Saltram House),他们着手进行改建和装修,张贴大量的中国壁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4世纪,法国的织工们在织物中模仿中国图案。起初,他们精确模仿出吐火的龙、欢快的狮子和凤凰。中国丝绸及其图案,因浓郁的异域情调,代表着那个神奇的东方,在欧洲人眼中别具魅力。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因此,中国风尚图案,在欧洲美术作品中也得到了再现。如上面的《圣厄休拉和她的少女》这幅画,画中女性圣徒所穿的长袍,缀满了凤凰图案。

5. 18世纪古董画。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瓷器是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而欧洲人对瓷器的喜爱程度丝毫不亚于中国人。一个最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意大利著名画家贝利尼和提香在15世纪之初合作绘制的杰作《诸神之宴》。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画面中,女神、男神手里都端着中国明朝样式的青花瓷碗。这些瓷碗,居于画幅中心位置,十分抢眼。

6. 18世纪红色中国轿子(法国)。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欧洲画家们也津津乐道地描绘中国题材作品。华托的《中国神灵》《中国皇帝》、布歇的《中国集市》《中国花园》《结伴钓鱼的中国人》,用西洋绘画的光影、色彩、立体再现手法,逼真描绘出中国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布歇《中国舞蹈》

画家皮耶芒的中国题材系列装饰画,不仅画面的构图是中国独有的散点透视,其表现手法也类似水墨画。其中一幅画中,杂技演员正在做着高难度的平衡动作,画中的演员闲情自若、仙风道骨。他的系列装饰画,人物、树木、花卉、山水,彰显出一股强烈的中国传统绘画之灵气。如果没有文字注解,也许会误以为出自中国画家之手。

7. 19世纪的中国风厨柜,库尔城堡,最初是用来作为一个书柜。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而在园林、建筑创作领域,欧洲设计师和匠人们也纷纷借鉴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型和布局,如现存于巴黎巴加泰勒公园的凉亭、瑞典哈加花园中的亭台、丹麦弗雷德里克包花园内的小桥、德国慕尼黑市区的中式宝塔等。

8. 20世纪初流行的中国风格优雅装饰。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9. 1680年萨里汉姆庄园椅子。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0. 1760年代,洛可可风格的中国风雕花装饰,by 卢克莱特福特,克莱顿楼(Claydon House) 白金汉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1. 1762-1868s 奥拉宁鲍姆宫殿(Schloss Oranienbaum)一个中国沙龙室。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2.1762-1868s 奥拉宁鲍姆宫殿(Schloss Oranienbaum)中国沙龙室细节。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3. 1765年“玛丽·安·耶茨夫人出演《中国孤儿》的肖像,by Tilly Kettle (1734 or 5?1786) 。《中国孤儿》是伏尔泰1755年写的一个五幕三十一场的歌剧,根据元朝纪君祥《赵氏孤儿》法文译本改编。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4. 1780年漆面镀金木竖琴,金叶与黑漆形成鲜明对比,顶部装饰有新古典主义中国风的茛菪叶滚边。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5. 1810年,英王乔治四世的4扇手绘墙板,中间图案为布面油画,by 罗伯特·琼斯(设计师)。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6. 1920s早期麦肯楼的中国室,麦肯楼是美国的第一个专业的室内设计师,亨利·戴维斯梦夏的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7. Ann Getty 房间壁炉两边的窄长壁纸,描绘了中国古代庭院。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8. Ann Getty,打开的是一个令人眼花缭乱房间,确切的说是东方风格,身后的边柜放着中国花瓶的台灯和瓷器装饰。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19. Benjamin Dhong梦幻的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0. Coco Chanel 的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1.巴黎克劳德酒店,中国漆面装饰的大厅。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2. 别致的吧台。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3.波茨坦无忧宫,令人难以置信的房间,柏林。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4. 杜奎特的花园。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5. 儿童中国漆木椅,并绘有孩子的纹章,1720s,奥斯特里公园。这是弗朗西斯爵士为自己较小的孩子,定制的整套家具中的一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6. 弗吉尼亚雪松(香柏木) 楼梯,下面是中国摆设。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7. 工艺精湛!18世纪中期,象牙制成的中国画舫模型,奥斯特利公园,伦敦。奥斯特利公园 Osterley Park,1576年由任商业代理和伊丽莎白一世顾问的托马斯·古艾山爵士建造,都铎式宫殿及园林,占地746英亩。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8. 汉普顿宫,颜色鲜艳的中国画墙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29.荷兰胡桃木玳瑁柜放着中国瓷器,Dyrham Park,格洛斯特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0. 皇后岛宫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1. 皇后岛宫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2. 皇后岛宫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3. 皇后岛宫殿 Drottningholm,斯德哥尔摩,瑞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4. 克莱顿楼 Claydon House, 白金汉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5. 克莱顿楼 Claydon House, 白金汉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6. 路易十五(Louis XV)镀金中国漆柜,约1750s。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7. 绿色中国风不对称漆柜,法国,约1880年。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8. 美国驻伦敦大使 海恩斯格雷伯- 100岁。房子里装饰着老的中国手绘墙纸。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39. 萨里汉姆庄园,有一个标志性古老的中国茶壶(1650-1670)。,始终在公爵夫人的私人房间的茶几上。这只中国漳州白瓷茶壶(欧洲镀银支架)。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40. 十八世纪晚期,中国出口到欧洲的一副水粉“优雅的花园一景”,克莱顿楼,白金汉郡。

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十八世纪欧洲:最炫的是中国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欧洲   国风   斯德哥尔摩   白金汉   约翰   瑞典   法国   瓷器   宫殿   中国   画家   图案   房间   风格   世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