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国美老教授顾生岳、宋忠元在中国画系上课。

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

是中国画学子们心中的圣地。

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电脑、

没有视频课件的年代,

国美国画系老一辈国画大师们

靠着自己亲身示范指导学生,

形成了一套注重画法规范的教学方法。

这其中,

课徒稿的作用,尤其重要。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课徒稿,

画家在平时的绘画草稿,

也常作为教学生的“课本”。

20世纪,新式美术教育制度确立,

中国开始借鉴西方绘画进行教学。

老先生们都是经验丰富的大师,

那些高深的画史、画理、画论、画法、画诀,

经由他们多年的实践和体悟,

变得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今天带大家看看,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课件”长什么样?

潘天寿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1961年,潘天寿先生给花鸟班上课

每个国家民族应有自己独立的文艺,对中国民族绘画之发展、培养民族独立、民族自尊的高尚观念有重要意义。

——1961年潘天寿先生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上的讲话

半个多世纪以前,正是有如潘天寿先生这样的老一辈艺术家们的共同努力,中国画的命运才得以改变,正是由于他们对民族绘画艺术的那份责任与坚守,才奠定了今天我们在中国画教育上不断演进的基础。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黄山写生 1961年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黄山莲花峰写生

陆俨少

陆俨少在绘制山水画课徒稿时,不仅告诉大家要根据客观对象创作,还细心地为大家区分了哪一种皴法对应了哪些地形、地貌,甚至还为大家标注出都有哪些前辈大师偏爱这些技法,让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同身受,融汇古今。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在绘制课徒稿的时候,陆俨少还有个小习惯,喜欢把心里话写下来。每张课徒稿上不仅有笔法和步骤,更有轻松有趣的“说明书”,要是再配上声音,活脱一个“视频教学”。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哪一家一定画哪一种皴法,主要服从描画的对象。我们也可以把几种笔路相近的皴法混合起来用,也可以在古人原有的基础上发展一步,自创新法,以符合客观对象。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这两块都是水成岩,长江三峡一段路上,很多这种石头,元代大画家王蒙喜欢画这种石法。左面一块用笔像牛毛,所以又叫牛毛皴。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这两块石是画的北方太行山的石法,我记得在北京郊区娘娘庙后面有一块大石,完全这右面一块的样子,也是所传五代时候大画家关同的画法。他是住在太行山,对景写生,可见古人法子都是在现实中来的。右(左)面一块在南口火车站旁边山石是这样的,也是宋代大画家范宽的画法。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这是叠糕皴,又叫折带皴,元代大画家倪瓒多画这皴法。他是无锡人,无锡乡下太湖边上都有这种形状的石头或土坡。倪瓒写生了这种土石,再根据了五代画家荆浩、关同的遗法,就创造出这法子来。这两图一用方笔侧锋,一用圆笔中锋,实是一种构造,方的是石,圆的是土。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皴山以披麻皴为基本功夫,因为除了大小斧劈,其余各种皴法,大致都从披麻皴中生发出来。懂了这个规律,尽可自己创法,不必死仿古人,以符合客观的真实。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我国南方的山石上面都蒙披着厚厚的青苔,或长着茂密的树木。带点带皴法,先点后皴,或边点边皴,也即是再也分不出哪几笔是点,哪几笔是皴。为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用激情来描写它,我以为完全可以把笔墨运用(得)比现实更奔放些。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黄土高原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带有这种山形,所以是土也是石。宋朝人有画的,因为宋朝画家很多是北方人。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这是贵州的山,多横的纹理。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这是土山,也是一种砂砾石经过风化的石山,山形相同,但用两种不同的画法,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山石纹理。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留白可以代表云气,亦可代表流泉或不能确指为何物。总之,山中自有了这几条白痕气象便不同。

这些看起来既像随意涂改的笔记,又像游玩山水的写生一样的手稿,不仅能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方便大家临摹学习,而且还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各地的风貌,在分析古代画家的作品时也能发现更多的细节。

朱颖人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朱颖人先生曾亲炙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一代大师,是吴茀之先生的入室弟子,更是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著名教授、当代杰出的花鸟画家。朱先生为人敦厚谦和,正所谓文如其人,他的课徒画稿笔记深入浅出、娓娓道来,且图文并茂,对中国画的学习、研究、传承和发扬,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禽鸟结构示意图

黄羲

黄羲(1899-1979),福建仙游人,原名文清,又名文倩,号大蜚山人。是我国著名古典人物画大师、著名美术教育家。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黄羲在国美任教15年,教学上孜孜不倦,先后编绘了人物画“十八描”范本和大量的教学示范课徒稿,为中国人物画教学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多次得到学院的嘉奖。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课徒画稿之一 — 传统人物画十八描之钉头鼠尾描

黄羲·尺寸不详·20 世纪 60 年代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课徒画稿之二— 传统人物画十八描之高古游丝描

黄羲·尺寸不详·20 世纪 60 年代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课徒画稿之三 — 传统人物画十八描之马蝗描

黄羲·尺寸不详·20 世纪 60 年代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课徒画稿之四 — 传统人物画十八描之行云流水描

黄羲·尺寸不详·20 世纪 60 年代

吴茀之

吴茀之(1900-1977),中国花鸟画大师,现代浙派中国画首领人物,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育体系的奠基者,新派花鸟的创始人之一。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吴茀之擅长写意花鸟画,兼能山水、人物,他的画作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设色艳丽,气韵生动。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诸乐三

诸乐三 (1902-1984),原名文萱、字乐三、号希斋,别署南屿山人。浙江安吉鹤溪村人。著名国画家、杰出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新中国成立,他坚持继承发扬民族文化。五十年代与潘天寿、吴茀之等为浙江美院中国画系的重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六十年代初,筹建美院书法篆刻专业,率先培养了我国第一代研究生。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藤花翠鸟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珠玑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扁豆园趣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案头清品

潘韵

潘韵(1905-1985),原名趣琴,号趣叟,长兴人。1934年上海新艺术专科学校毕业,长期从事国画创作和美术教育工作。1940年起,先后任杭州国立艺专与浙江美术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画史上山水、人物、花鸟俱工的画家并不多见,潘韵先生是一个山水、人物、花鸟俱臻上乘的全能画家,实为罕见。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画石示范

顾坤伯

顾坤伯(1905~1970),现代国画家、教育家。善作山水画,得力于沈周、文徵明,将沈、文重勾勒的画理与其所学土木工程讲究造型结构的严谨学理相贯通,同时又涉猎历代名家。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顾坤伯重视写生,善用水墨烘染,并渗以西法,自创新意,是一位善于示范而卓有成效的教育家。曾赴内蒙古及兴安岭、雁荡山、黄山等名山大川实地写生,独具风格。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顾生岳

顾生岳,一九二七年生。浙江普陀人,擅国画。历任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副教授、教授,浙江画院副院长,杭州市美协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顾问。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论起资历来,顾生岳先生是浙江美术学院(即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第一代工笔人物画教授。当年,他与方增先等人积极配合潘天寿院长关于中国画教学改革的思路,推动了中国人物画专业素描教学体制的健康发展;他所倡导的“三写(慢写、速写、默写)”教学体制和“情(移情)、意(立意)、活(活画)、速(求速)”的速写要诀,是对美术院校速写教学理论的重大贡献,极具理论的严密性和实践价值。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几何体教学图

方增先

方增先,现代画家,1931年生。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留校后为研究生。专著有《怎样画水墨人物画》、《结构素描》、《人物画的造型问题》、《人物水墨写生教学笔记》等。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1955年,方增先所在的浙江美术学院重新恢复了中国画系,原本学习油画的方增先也因此被转入国画系。在此背景下,天资聪颖、勤奋钻研的方增先充分利用学院当时的教学资源,博采中外各家之所长,创造出一套融合西方结构素描法和中国水墨画传统(主要是写意花鸟画传统)的新颖的中国画人物表现方法。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人体结构素描·方增先·尺寸不一·1982 年

吴永良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吴永良,1937年11月生于浙江鄞县。196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人物画科。擅长水墨写意人物画和指头画,为当今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画家,在意笔线描人物画教学和创作上具率先独创之学术成就。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老汉人体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捧书女青年、抚头女青年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女人体、男青年

童中焘

童中焘,1939年出生于浙江省鄞县。1962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原浙江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为陆俨少的助教,后任中国画系主任。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童中焘告戒初学画者,重要的是要画自己喜欢的,就像小时候抓周;要取自己最倾心的。弄清最打动自己的画境是什么,再从这一路入手慢慢扩大绘画视野,并深入下去。由自己为自信;画家要画自己最感动的、真正想画的东西;不要抄西方西化的东西,也不要抄古人形式化的东西。庄子说:“用志不伤,乃凝于神,解衣盘礴,优游自在,沉着痛快”是也。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附:老教授们亲身教学老照片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20 世纪 30 年代初国画教室实景。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潘天寿为学生示范指墨画。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潘韵先生与学生在船上写生。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1979 年,孔仲起指导学生在西湖写生,左起寿觉生、

曾先国、张伟平、郑方,右为陈向迅。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1988 年,陆俨少先生山水画专业课临摹示范。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1987 年 10 月 5 日,陆抑非先生为美国短训班上课。

没有电脑的年代,国画老教授们用什么上课?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画系教师们编写的部分中国画教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国画   皴法   教授   年代   画稿   人物画   画法   中国画   教育家   花鸟   浙江   中国   画家   美术学院   世纪   电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