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经常刷微博或者各种社交平台的读者朋友们一定都见识过小学生作业本上的段子,时不时还惊叹现在的孩子真是有才华。当然啦,关于孩子写作业的故事,相信每一个经历过的家长都能聊上三天三夜。

前两天,林先生就聊起了自己7岁儿子的数学作业,这件事到现在还让他觉得莫名其妙。

“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有一天林先生的儿子吃完晚饭之后,突然说要请教林先生一个关于数学作业的问题,林先生当时还有点纳闷,数学是孩子最擅长的学科,平时孩子问的问题都是英语或者语文,今天是什么数学大难题把我儿子给难住了?没想到这一看,连林先生也非常不解:“这到底哪里错了?”

原来,林先生的儿子给他看的是一份经过批改的作业,儿子有一道题被老师打了一个显眼的叉,林先生仔细一看,这是一道算术题:1.2+6.8=8。儿子要向他请教的是这道题为什么是错的。

“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林先生一下子也搞不明白,于是线上质问老师是不是改错了,没想到老师给出的解释是:正确答案应该是8.0,林先生的儿子少写了小数点和0,所以导致这道题失分。

听了这个回答,林先生虽然觉得老师说得有道理,但他也表示自己不服这样的给分标准,理由是8=8.0,儿子给出的答案是正确,只是在书写的时候粗心大意了一些,老师不应该一票否决直接给一个叉,而应该做个扣分的记号就好了,这样既能提醒孩子注意细节,也能肯定他在逻辑上已经做对了这道题。

林先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老师却没办法反驳了,只好告知林先生下次会纠正这回的批改。

林先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一道小小的数学题,也能体现不同的思维方式。

“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01

那么在孩子学数学的过程中,还有哪些能力值得重点关注呢?

①细心

以上事例结合我们自己学习数学的经验,不难发现,数学很多时候都存在许多“坑”,这些“坑”经常让人避之不及,又爱又恨。小数点,方程式,应用题,单位换算,几何作图等,相信很多人都在此栽过跟头。

由于数学的许多算式条件都有非常严谨的适用范围,所以数学也是一门非常考验耐心和细心的学科,只有首先具备了“不掉坑”的能力,才能在数学推理的丛林中来去自如!

“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②书写

别看数学是一门跟数字打交道的学科,它对书写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最常见的情况是有些写字很快的同学经常会吧1和7写得让人“傻傻分不清楚”,如果是在作业或者考试当中,老师心情不好就有理由画上一个大大的叉。

另外,到了高年级,当数学知识涉及到更繁琐的推理时,书写的的重要性就变得更加明显,一份工整的推理过程会让老师感觉赏心悦目,相反,如果书写乱七八糟,即使推理过程是对的,也会因为太难分辨而失去一些卷面分。

“到底哪错了?”小学生“1.2+6.8=8”被老师打叉,家长不服质问


③发现问题

数学的推理题当中经常给出一定的条件,要求证明特定的结果,有些其他条件是隐含,所以会考验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能力。如果发现不了问题就解决不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反推法就是一种很好的寻找隐含条件的方法,通过结论去一步步反推,寻找哪些条件是缺失的,缺失的条件在哪里可以找到,最终反推到所有已知条件,问题就得到了解决。

经常听到有人说,数学只要学会加减乘除,就能解决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但其实数学在生活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应用上,还体现在各种各样的逻辑思维,学习习惯中,学好数学,一定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丰富有趣的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老师   小数点   作业   事例   缺失   小学生   细心   学科   没想到   儿子   家长   条件   理由   能力   数学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