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总结了物理复习的七种方法。下面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七种方法。

一、物理模型法

针对物理问题的特点,抓住其主要因素、排除次要因素、提出物理模型,将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对物理模型的研究。这种方法的思维过程是,分析物理问题的条件、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特征,建立与之适应的物理模型,通过模型思维进行推理。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二、等效法

等效思维方法是将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等效为一个熟知的物理模型或问题的方法。例如我们学过的等效电路、等效电阻、合力与分力等效....常见的等效法又“分解”、“合成”、等效类比、等效替换、等效变换、等效简化等,从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三、隔离法与整体法

隔离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方法。绝大多数物体总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此为解决问题方便,常将研究对象与其他物体隔离开来,但有时需要以整体为对象,此时要求整体内部各个部分间有相同的加速度。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四、估算法

估算法是应用物理知识、把握问题的本质,抓住主要数量关系,忽略次要因素进行的数量级计算。这类考题主要不在数而追求方法正确。物理估算题,不追求数据精确,只追求答案正确。近几年高考试题中频频出现。由于物理估算题具有文字简洁、显示已知条件少、待求量与已知量之间联系隐蔽等特点,往往使考生束手无策,失分率很高。估算与精确计算相比,要求考生对所学的知识运用更灵活、思维更敏捷。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五、图像法

物理图像是形象描述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规律的常用工具,也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正确的物理图像,能在我们分析物理问题时提供清晰的物理图像,图像往往能把与问题相关的多个因素同时展现出来,这样,既有助于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对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我们把握相关物理量间的关系,有的问题甚至通过图像便可直接得到解答。因此,用图像来解题成了解物理题的常用方法之一。利用图像解物理题时,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全面理解图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例如一个在坐标图上表示的物理图像,它的坐标轴代表的是什么物理量?是什么单位?是标量还是矢量?对于一些图像其图形相似而物理意义不相同的图像,如位移一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振 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等,应该注意区分而不能混淆。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六、极值法

描述某过程或某一状态的物理量在其发展变化中,由于受的物通,准物年个的制的,其取假往往只能在定范区内才能行合物理问题的实际。而在这一范围内,该物理量可能有其最大值、最小值或者是确定其范围的边界值等一些特殊值。由此,物理问题中常常涉及到这些物理量的特殊值的问题,我们把这些问题称为极值问题,在各种习题和高考题中,此类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七、守恒法

用守恒定律及守恒量去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可称之为守恒法。在各种物理变化的过程中,往往存在着多种量的守恒,如质量守恒、电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等。利用守恒关系来建立和求解方程,往往可使问题得到较简捷的解答。守恒,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的,因此在运用守恒法求解问题时先要注意对问题条件的分析,只有在其满足守恒条件时,才可用对应的守恒规律来求解问题。

物理学习一点都不难,这七种方法你会用吗?

此节从整体的物理复习方面总结了七种复习方法,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这七种方法都有很多的应用,因此,同学们要在复习中有意地去应用。#2019生机大会##教育##物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隔离法   极值   物理量   物理   物体   模型   图像   规律   思维   正确   因素   条件   过程   关系   方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