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之拉波夫八项原则

拉波夫的八项原则

1) 积累原则:对语言的知识积累越多,就越可能有更多发现。

2) 一致性原则:我们周围发生的语言演变和历史曾经发生过的一致。

3) 趋同原则:为了说明或证明某些已有材料,要搜集新材料,毫不犹豫地用其他学科的方法来检验。不同学科在研究方法上趋同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4) 属性转换原则:如人们对自己的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态度是趋向还是偏离,它是形成某个言语社团的语言态度原因之一,也是我们评价某种语言行为的标准之一。

5) 语言转换原则:拉波夫认为世界上没有只用一种语体说话的人,一个人的语言是一组互相关联的语体群,在构造、形式、社会功能上不同。

6) 注意力原则:同一个人说话的各种语体当中,说话人注意程度大小排列成次序等级。越自觉、有意识地使用某种语体,该语体就越正式。

7) 土话原则:土话、方言、俗语是说话人赋予注意力最小,但在结构上有规律的一种语言变体。

8) 拘束原则:为了获得对语言理论来说重要的材料,必须对说话人系统观察,然而系统观察说话人会感到拘束又会妨碍获得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语体   原则   变体   土话   语言学   俗语   次序   新材料   方言   注意力   学科   态度   说话   语言   材料   社会   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