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精辟笔记之语篇

语篇是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特定语境中一个句子也可以视为语篇。

语篇既指口头话语,也指书面篇章。

块式语言:指由词语或短语组成的语篇缩略结构,比如一些标题和警告牌。

句群:几个相关的句子联合而成的语篇。

段落、文章:内部分为节、章。

书:可细分为单行本、卷、丛书。

会话中,双方轮流发话,相邻的发话叫邻接对,多个邻接对在意义上构成一个整体叫话轮,话轮内部交互问答形成了话链。

语篇的性质和特征:

1) 衔接性。句子与句子间组成语义整合体,表层结构上存在一定语法依赖性。

2) 连贯性。逻辑意义连贯,符合语用规则与认知原则。

3) 语境相关性: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

4) 信息性:语篇通常要传达一定信息,一个语篇的信息度不宜过高。

衔接:有形连结手段,通过关联词语以及语法手段连结,是语篇的表层结构、有形网络。主要有指称和照应、替代和省略、语法衔接、词汇衔接等。

连贯:无形连结手段,通过各种语义手段连结,是语篇的深层结构、无形网络。通常利用词汇的逻辑语义与关系语义。

指称:用此句中的指示词去指示或称代彼句中的人、事、物、时间、地点、话语、状态、行为、事实关系等等。

照应:通过指称与被指称的语义关系作为一种互相诠释的手段,作为理解的参照项。

(一) 内照应:语篇内部有明确的指称对象的。根据指称对象的位置分为前照应和后照应。

(二) 外照应:指称对象不存在于语篇或语境,而存在于双方固有知识或共有信息之中。

(三) 零照应:在客观存在的照应关系中,本该出现的先行词或照应词的位置上为零。

(四) 直指:只有置身于当时的语境中才能知道指示成分的。

(五) 指称转移:出于某种需要而令指代关系不按照字面所指。比如字面上是第一人称而实际指代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字面上是第三人称或第二人称而实际指代第一人称,字面上是单数实际指代复数,字面上是泛指实际指代确指。

替代:避免行文重复,替代上文的已知信息。有名词性替代,动词性替代,分句性替代。分句性替代就是前照应和后照应。新的名词替代避免重复同时起到说明、例示作用,显得具体鲜明。动词性替代有把动词谓语转化成名词谓语的「ダ」替代法,同一动词反复法指的是利用已出现的动词词根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替代法。

省略:也叫零替代。旧信息可省略而新信息不能省略。省略离不开具体语境。分为名词性省略、动词性省略、分句性省略。

词汇衔接:通过词汇手段使语篇连贯,常用的词汇手段有复现和同现两种。

复现:同个词以原词的形式重复出现,或通过同义近义、整体部分关系、上下位关系在语篇中反复出现。

同现:相关语义的词在语篇中同时出现,相关语义分为两种,一种是意义上完全相反,一种是意义上相互补足。

语法衔接:通过接续词或其他语法手段连结语篇,语法衔接方式有以下7种。

1) 顺接型:表示先后、因果、推论等关系的。

2) 逆接型:具有转折、让步、相反等意义的。

3) 添加型:具有累加、递进、并列等意义的。

4) 对比型:具有对比意义的接续词、副词。

5) 等同归结型:使用具有例示、诠释、解证、归结作用的接续词、副词。

6) 转换型:转换话题,改变语脉的语篇衔接方式。

7) 补足型:保全语脉、补足呼应成分,或者纯粹是补充说明。

语义关联:通过句子的语义关系、逻辑关系以及上下文关联。是无形的语篇衔接方式,体现在以下三种关系。

1) 题述关系:话题与解说的语义关系。

2) 引用关系:穿插相关的引用句。

3) 应对关系:主要指口语交际中的应答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连贯   同现   分句   词性   语义   语境   语言学   字面   动词   精辟   人称   句子   语法   词汇   手段   关系   笔记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