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纳米天线隧穿电流记录激光波形

Nanoantenna tunnelling currents record laser waves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1-00824-9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内部的隧穿电流非常快,可以直接进入近红外和可见光的振荡电场,为实现光-物质相互作用的阿秒计量和独特的光谱学方法开辟新的道路。等离激元纳米天线的近红外场检测技术,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局域电场,使其能够以相对较小的激光能量工作,而且还具有时间门控机制。作者通过控制驱动过程的磁场,并观察电流的延迟变化,观测到了仅携带飞焦耳能量的红外脉冲的波形。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从热载流子的角度研究等离激元光电化学

Plasmonic Photoelectrochemistry: In View of Hot Carriers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006654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利用等离激元产生的热载流子来驱动化学反应已成为太阳光催化领域的热门话题。然而,光化学过程中热载流子转移的基本机理仍然不明晰,尤其是对于那些涉及热空穴的过程。光电化学能够将热空穴定位在光电阳极上,将热电子定位在光电阴极上,因此提供了一种方法来分别研究空穴传输动力学和电子传输动力学。这篇综述依据等离激元电极的光电化学研究,对热空穴和热电子转移进行了全面解释。此外,作者讨论了等离激元材料的光谱电化学工作原理和应用。


通过激光扫描引导组装准三维图形阵列的等离激元二聚体并用于信息加密

Laser‐Scanning‐Guided Assembly of Quasi‐3D Patterned Arrays of Plasmonic Dimers for Information Encryption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100325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等离激元二聚体纳米结构在彩色显示器、数据存储、尤其是超材料中有着重要应用。然而,将等离激元纳米颗粒可控地组装到基板上形成图案化二聚体阵列仍然是一个挑战。基于激光扫描的简便方法,可制造具有可控取向的等离激元纳米颗粒二聚体的准3D图案化阵列,以进行等离激元信息加密。激光扫描聚合物覆盖的等离激元纳米粒子(例如金)阵列,通过局部光热选择性地暴露出被辐照的纳米粒子表面,引导另一种纳米粒子组装到暴露的纳米粒子表面上,从而在基板上形成二聚体。这种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组合方法非常灵活,可以利用不同大小和形状的纳米粒子形成高分辨率的等离激元二聚体。等离激元二聚体的z轴方向、粒子间距、纳米粒子大小和形状都可以被精确调节,从而实现二聚体阵列的耦合共振调制。此外,作者还证明了图案化二聚体阵列可以用于信息加密,它们的等离激元色可以重复显示和被擦除。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等离激元传感:连接点

Plasmonic Sensing: Connecting the Dots

https://doi.org/10.1021/acs.jpclett.1c00795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贵金属的等离激元敏感性通常归因于纳米结构的形态以及材料和周围介质的介电效应。在纳米尺度体积内,测量等离激元位移相对于局部电介质的变化作为分析物浓度的函数构成了等离激元传感的基础。然而,在多组分体系存在时,周围介质的情况变得复杂,而且各向异性纳米结构周围的非均匀吸附变得复杂,精确描述几个单独的组分几乎是不可能的。作者通过电磁散射理论、宏观混合规则和金属-分析物界面的微观力学的结合,设计了一种回溯式理论,无论纳米结构的形态和所分析物的性质如何,都可以将其用作通用模型,用以分析所有单个(微观)组分对观察到的(宏观)等离激元传感的响应。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通过表面等离激元还原CO2气体获得重构碳量子发射器

Reconfigurable carbon quantum emitters from CO2 gas reduced via surface plasmons

https://doi.org/10.1364/OPTICA.424170


「一周前沿」2021.05.10-2021.05.16

在Ag纳米颗粒的各种排列上进行CO2气体的等离激元辅助转化已引起很多关注。纳米粒子尺寸、间距和表面氧化程度的差异会在光斑下产生难以解释的光学、热和化学的复杂混合反应的。在随机排列的金属纳米粒子上,难以实现受激载流子在整个照明区域的分布和有效的散热。排列简单、原子清洁度高的银光栅,可以使涉及热电子的化学反应易于实现。银光栅支持的表面等离激元在532 nm激光下可催化二氧化碳气体形成发光固体碳,可揭示涉及热电子的低能量二氧化碳还原路径,实现了碳量子发射体的可逆化形成和空间控制。


本文转自:

https://mp.weixin.qq.com/s/6XMbTredI_FqYYyqDhEekA

欢迎搜索关注公众号:等离激元前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载流子   空穴   阵列   粒子   电流   纳米   颗粒   气体   光电   激光   表面   化学   结构   作者   电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