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诗中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让人潸然泪下

作者:华人智库


毛泽东诗中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让人潸然泪下

伟人毛泽东


毛泽东老人家的诗词作品向来都不是以文采见长的,他所写的每一首诗词都是最为贴切当时所处的环境的,他那些豪放大气的辞藻很容易就能够把人带到毛主席的心境中,一同感受他的远见卓识和宽宏胸怀。

毛泽东生平写的诗词还是很多的,抒发以天下为己任远大志向的《沁园春·长沙》;歌颂数以万计红军不畏困难、英勇奋斗的《西江月·井冈山》;展示慷慨激昂革命豪情的《采桑子·重阳》;还有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等等,作为"业余诗词者",毛主席所写的诗词不多,但每一篇都非常"精"。

毛泽东诗中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让人潸然泪下

毛泽东在延安

毛泽东生平最后一首诗词名叫《诉衷情》,它的内容这样写道:"当年忠贞为国愁,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这是毛泽东生平最后写的一首赠予周总理的诗词,写这首词的时候,毛主席身体早已大不如前,久日躺在病床上,手脚不麻利,但是头脑却异常清楚,而此时周总理情况也不理想,身患重病,行动不能自理,两好友分隔各地养病,对于彼此的思念和牵挂却从没断过。

这一首《诉衷情》是当时毛泽东有感而作,作为最后一首诗词,亦不同于前面的作品那么激昂,更多的则是像诗词题目一样,忧伤缠绵。

忧国忧民,饱含深意

这首诗词字数不多,大致的意思也很明了:当年多少忠贞烈士为了国家,满腔热血投身革命,又有谁怕过牺牲呢?现在我们成立了新中国,以后的国家又要靠谁去守护呢?国家大业没有完成,身体却不复当年,十分疲倦了,双鬓也染满了白发;你和我这般人物,怎么又能忍住将以往的努力都付之东流呢?

在这首词的背后,毛泽东深知自己身体已经不行了,但还是预感到了革命前路的艰辛与未知,老一辈革命家纷纷离去,国家的未来将会发生什么,毛主席心里很是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诗中表达的淋漓尽致,读着都是满腹泪痕,让人潸然泪下。


毛泽东诗中的爱国情怀,忧国忧民,让人潸然泪下

毛泽东在北戴河


毛泽东曾总结过自己的一生就做了两件大事,一是赶走了敌人,将日本人打回了他们自己的老窝,二是自己的所发动的"文革",点头的人很少,摇头的人很多,而这首词描述的也正是那时候纠结的毛主席,天下一片红,毛主席依旧还想"向上天再借五百年"来完成自己的宏图大志,表达出自己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领导担当。

"没有毛泽东就没有新中国",这句话一点都没有毛病,当年毛泽东率领红军进行万里长征,翻山越岭、脚踏雪岭、横跨江河......最终建立革命根据地,把一个曾经支离破碎、满腹沧桑的旧中国改革成为如今这个新兴的且统一的新国都,毛泽东的功绩永远是第一的,他为新中国的建立创下了卓越功勋,毛主席一生所做的事情是永远无法道清楚的。

作为华夏儿女,可以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但不能盲目崇尚、追逐,我们国家有着渊源的文化知识,有着先进的科技,虽然有的地方没有做的那么完善,但需要我们后代去逐步实现的,需要我们携手共同去完成毛泽东的最后的殷切期盼。

结语

毛泽东一生都在为国家、为人民着想,在病床上都不忘和老友担忧国家未来,对于他的愿望,我们后起之辈定当不负所托,拼死守护住国家、守护住人民、守护住国家的疆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0

标签:忧国忧民   老窝   东流   井冈山   北戴河   宏图大志   爱国   潸然泪下   满腹   忠贞   红军   新中国   生平   诗词   情怀   当年   身体   国家   毛泽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