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作家彭托皮丹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作家彭托皮丹

丹麦现实主义作家彭托皮丹

丹麦小说家。出生于丹麦小镇弗雷德利卡的牧师家庭。但从青年时代起,他便接受新思想,主张个性自由、个人解放,成为宗教家庭的反对派,高中毕业后,他违背父亲意见独自来到哥本哈根,就读于一所理工学院,立志作一名工程师。后由于哥本哈根艺术环境与政治形势的影响,他改变初衷,转而从事文学事业。

1818年,彭托皮丹在乡村与一个恬静庄重的家家女结婚,同时开始其写作生涯,出版小说《破断的翅膀》,此后定居于妻子的家乡奥斯比。1887年,彭托皮丹举家迁往哥本哈根,他的第一个妻子离他而去。至此,他与人民直接接触,使自己与斯土斯民相结合的意愿归于失败。

【作品特点】彭托皮丹的文学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主要有作品有短篇小说《去翳》(1890)、长篇小说《乐土》三部曲(1891-1895)、《幸运儿彼尔》(1898-1904)、《守夜》(1894)、《死者的王国》(1912-1916)和《人的乐园》(1927)等。其中代表作《乐土》是作家“才华充分展露的一部杰作”。彭托皮丹其他重要的作品尚有《幸福的彼尔》(1898—1904)、《死人的天国》(1912—1916)等。在这些作品中,作者通过对正直、纯洁及宁静美好的大自然的歌颂,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的向往,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厌恶。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作家彭托皮丹

丹麦现实主义作家彭托皮丹作品

「历史上的今天」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丹麦作家彭托皮丹

丹麦现实主义作家彭托皮丹作品

作家晚年还写有小说《男人的天堂》(1927)和自传《寻找自己》(1943)等。

彭托皮丹重视研究社会问题,他的作品大多以农村为背景,以相素的现实主义手法,真实生动地展现出丹麦的生活图画,以及丹麦人民的情感世界。作品风格清新、活泼,赋予小说一种独特的感人力量。“由于他对当前丹麦生活的忠实描绘”,1917年他和另一位丹麦作家吉勒鲁普同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诺贝尔   丹麦   哥本哈根   作家   王国   反对派   乐土   幸运儿   社会问题   现实主义   获得者   文学奖   妻子   家庭   作品   小说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